书籍封面

4000年中国天文史

天文学是个古老的基础学科,古人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认知的标准,观测星空更是人类迈出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重视“观象授时”等天文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天文成就曾处于世界高峰,亦对之后全球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马克·博奈-比多的这本著作,通过回顾中国天文的历史及其科学贡献向中国天文学致敬。他带我们穿越回一个又一个朝代,踏上了中国天文4000年发展之旅。现代天文通过探测、定位和准确的记录这些瞬间的宇宙现象,可以更好地解释我们的宇宙,就像汉代的天文学家在2000多年前所做的那样。下一次仰望星空时,我们不仅看到的是闪烁的星光,更是古人的的智慧积累,这些是我们的历史,更是我们的国家宝藏。《4000年中国天文史》得到中法SVOM项目中法SVOM项目中国科学家魏建彦、法国科学家贝特朗·科尔迪耶(Bertrand Cordier)的联名支持,并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倾情提供珍贵古星图图片。
微信读书推荐值
83.7%
179人点评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
这些成就都预示着,中国很可能在2030年左右成为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人们可以根据日出时刻太阳出现在对应狭缝的位置来判断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