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封面
◎全書搭配西方繪畫彩圖。 ◎赫胥黎無可比擬的致幻記,近代首次完整紕漏用藥體驗的文獻。 ◎理解《美麗新世界》中藥物政治的祕境,進入赫胥黎世界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神祕經驗的忠實紀錄與深度思索,一睹藝術靈光的堂奧。 ◎藉迷幻藥攀越巔峰同時跌落谷底的門戶樂團(The Doors)團名由來。 赫胥黎用藥經驗的*一手文獻: 探索人類心智*超yue境界、*危險邊陲 誰在呼喚你 你從容回應 Somebody calls you, you answer quite slowly…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 赫胥黎無可比擬的致幻記,近代首次完整披露用藥體驗的文獻。 ● 理解《美麗新世界》中藥物政治的祕境,進入赫胥黎世界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 神祕主義經驗的忠實紀錄與深度思索,一睹藝術靈光的奧祕。 ● 藉迷幻藥攀越巔峰同時跌落谷底的門戶樂團(The Doors)團名由來。 「我想,我見證了亞當被造出來那個清晨所見的一切──每時每刻都有奇蹟,以赤裸裸的方式顯現。」《眾妙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此書名借用了英國詩人、畫家威廉.布萊克的詩句:「如果我們將知覺的門洗滌致淨,萬物便會以其無限的原貌出現在我們眼前。人們若將自己封閉起來,便只能從洞穴的狹窄細縫中窺探事物。」 赫胥黎出身科學與藝術世家,同代評論者咸認他是「前所未見」、具科學智識兼而擁有文學底蘊的創造性作家。赫胥黎十二歲開始寫作小說,十六歲因眼角膜受損傷及視力,此期間,赫胥黎學習盲人識字系統,由於視力問題棄捨了科學門廊,轉投文學廟堂。赫胥黎首部小說《克羅姆.耶婁》(Crome Yellow,1921)以憤世嫉俗的口吻,對現世社會發表嚴肅批判。二十世紀經典反烏托邦讀本《美麗新世界》中,他更進一步闡述新世界親情將不復存在、宗教失去價值、知識屢遭迫害,人類將停止追求真理,淪為滿足感官逸樂的原始動物,既無批判能力,亦無否定意識。赫胥黎警告人類勿耽戀於物質,並抨擊當代對科技文明的盲目憧憬,乃是一種反自然的無知悲劇。 〈眾妙之門〉被譽為吸毒者聖經,是赫胥黎1953年親試致幻劑「麥司卡林」後的筆記集冊,其中述及「不經文字、直探感官極限」的親身體驗,影響西方當代文化,更是藥物文化與藝術體驗、宗教信仰結合論述之濫觴。〈天堂與地獄〉則可視作一續篇,深入探討了藝術經驗的感官極限與非常態的心智情況。或有論者認為:赫胥黎以文字表達自己對麥司卡林的體驗與評價,導致後世無數人生命淪毀。門戶樂團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更提及,組團時正是讀了此書,深感書中所述與團員經驗的冥應,職是之故,樂團才命名為響亮而簡短的「門」。 神話學家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大腦是禁錮者。它會收束我們的知識,然而一旦我們的大腦被迷幻藥一類東西炸得粉碎,那些禁錮便消失了。我們固然都得生活於此時此地,侷限於我們的特殊觀點,然我們若想成為類似湯瑪斯‧曼、喬伊斯、保羅‧克利與畢卡索那樣的藝術家,就須進入其他觀點,進入總體的全局幅度。這是一個極深刻的挑戰。」 神祕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赫胥黎:「LSD,100 µg,肌內注射。」(1963.11.22) 赫胥黎死前要求妻子使用100微克的LSD,分兩次注射入體內,此舉動機難測:LSD既無止痛療效,也不能引發意識安定感。是否,赫胥黎希望能在生死交關的瞬間,進入無意識,以便與那不可言說的真實之域接軌?
微信读书推荐值
待评分
推荐
一般
不行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