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ene Nemirovsky),俄裔法国犹太人女作家,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星期天(短经典精选)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5%
《星期天》首次出版于二○○○年,共收入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十五篇短篇作品,其*早一篇创作于一九三四年,最晚一篇写成于一九四二年初——同年七月,内米洛夫斯基被捕,一个月后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溃败,借助“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内米洛夫斯基勇敢而敏锐地记录下了时代变局中社会与人心的裂隙。
契诃夫的一生(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传记《契诃夫的一生》首次出版于一九四六年,道出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烟花一场”的人生。契诃夫出身贫苦,最初写小说只为谋生,直到遇上年长的伯乐靠书信指导他、鼓励他。文学上的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病痛与孤独更常伴左右,但他始终对周围人保有的真诚与善意。内米洛夫斯基笔下汹涌的文字在描摹契诃夫时竟平静、柔软了下来。“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和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袁筱一
猎物(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猎物》首次出版于一九三八年,是一部司汤达式的小说。社会底层青年让-卢克与富家小姐为爱而结婚,希望通过自己的才智实现阶层上升。在上流社会碰壁后,他疏远了富家小姐,转而为八面玲珑的政治家工作,以谋求社会地位。然而,就在他成名前夕,爱情以另一种面貌再度袭来,令让-卢克失去了一切。狩猎者终究成了自己的猎物。内米洛夫斯基虽为女性,却写出了疯狂而普通的男人的一生。“这年头,一个人生活太艰难了,需要许许多多的勇气,许许多多的爱……”
法兰西组曲(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小说本应由五个不同的“乐章”组成(参见本书附录一《手稿注释》),但内米洛夫斯基只来得及写完前两个乐章就遭纳粹杀害。第一乐章《六月风暴》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的画卷,冷峻地勾勒出逃亡路上资本家、平民、士兵、农民的百态。第二乐章《柔板》由道路转入小镇,微妙的对抗与缱绻在小镇居民和德国士兵之间展开。一段段有名有姓的命运,未传达的噩耗、未完成的爱情、未行动的觉醒,都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魅力推至顶点。现在有一个更加平淡无奇的问题,只是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看到下一本书的时候,难道不会忘记前一本书的人物吗?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点,我要写一本长达一千页的作品,而不是写一本由几卷作品组成的作品。——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伊莎贝尔(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伊莎贝尔》抢先发售出版于1936年。伊莎贝尔(Jézabel)即《旧约》的人物耶洗别(Jezebel)。她是古以色列亚哈王的王后,因信奉异教神而迫害众先知,成为恶毒女人的代名词。小说主人公格拉迪斯同样因扭曲的狂热犯下了无可挽回的罪行:法庭上,美丽妖娆的格拉迪斯被指控杀害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大学生。人群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上了岁数,但保养得很好;她拥有上流社会的情人,可她拒绝结婚;死去的穷学生或许是她的另一个情人;这样迷人的女子为什么非要杀人?继《大卫·格德尔》《舞会》《孤独之酒》之后,内米洛夫斯基全神贯注、彻有效底地描摹出一个魔女形象,以及对青春的病态欲望。
狗与狼(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狗与狼》首次出版于一九四〇年,简单来说,是少女和少年之间的三角恋故事。女主人公亚达是一位贫穷的犹太女孩,童年的一次短暂历险让她偶遇了富有阶层的男孩哈里。长大后,她嫁给了青梅竹马的男孩本,一起逃亡到巴黎,并再次遇见了哈里。此时,亚达和本依旧贫穷,而哈里仍然富有,更不用提他娶了巴黎银行家的女儿。背井离乡的处境滋养着新的情感,也为三人分崩离析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部小说中,内米洛夫斯基并不满足于讲述缠绵悱恻的恋爱故事、剖析爱情的发生机制,更深刻地呈现了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她表面谦卑,骨子里却一股傲气,我觉得很可恶。”
大卫·格德尔 舞会(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大卫·格德尔》抢先发售出版于1929年,是内米洛夫斯基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纽约时报》评论它具有巴尔扎克、陀思妥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小说主人公大卫·格德尔是一位犹太金融家,流着赌徒的血。他与合伙人马居斯赌,为女儿的新车去赌,为女儿的未来跟俄国人赌。他在事业和家庭上勉强拼得了胜利,也终于迈向了苦涩的结局。小说《舞会》抢先发售出版于1930年,是在《大卫·格德尔》的创作间隔中完成的。故事瞄准了一户投机暴富的犹太家庭——康普夫妇一家。他们为了跻身法国上流社会,兴奋而焦虑地筹办着一次舞会,十四岁的女儿安托瓦内特也渴望参加,被康普夫人自私地拒绝了。于是,愤怒的安托瓦内特悄悄进行了报复。舞会当天,康普夫妇在家中翘首以待,安托瓦内特则冷眼旁观……
孤独之酒(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孤独之酒》首次出版于一九三五年,自传性的文字兼具冷冽与炙热。内米洛夫斯基借小说主人公埃莱娜讲述了自己厌恶的童年:遭遇变故的俄罗斯中产家庭,无尽的逃亡,投机的商人父亲,贪婪、自私的母亲,缺席的亲情、畸形的爱情,孤立的境地,只有家庭教师是温暖的。在母亲赶走家庭教师之后,早慧的少女决意用爱情来报复母亲。当成功的报复无法阻止原生家庭的荒唐时,她又做出了一个选择……“我孤独,但我的孤独苦涩而又令人陶醉。”作者简介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Némirovsky,1903-1942)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短经典精选·软精装(套装共5册)
《雨后》是威廉·特雷弗的著名短篇小说集,一九九六年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评为年度好书。一个盲人钢琴调音师,他对首任妻子的美好记忆随着第二任妻子的到来发生变化;一个婚姻触礁的女人,她必须在愤怒的丈夫与闺蜜之间做出选择……特雷弗以充满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十二个直抵人心的动人故事,揭示人生的种种窘迫处境。 短篇小说集《爱情半夜餐》出版于一九八九年,所收录的二十个故事以薄伽丘《十日谈》的方式展开:第一篇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经历了从相恋到结婚的温馨甜蜜,却在婚后数年里变得越来越沉默。这一天,他们决定召集朋友们到海滩上进行一场通宵达旦的海鲜大餐,每个人都必须讲一个故事,到天亮时由丈夫向朋友们宣布两人分手的消息……于是,故事开始了。收入本短篇集的《皮埃罗或夜之秘密》一篇是图尼埃本人钟爱的作品。 《星期天》首次出版于二○○○年,共收入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十五篇短篇作品,其*早一篇创作于一九三四年,*晚一篇写成于一九四二年初——同年七月,内米洛夫斯基被捕,一个月后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从战前巴黎家庭的起居室到战时法国男男女女的生活,从塞林格式的残忍小事到一九四○年的大溃败,借助“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内米洛夫斯基勇敢而敏锐地记录下了时代变局中社会与人心的裂隙。 《爱,始于冬季》是西蒙·范·布伊的第二部作品,收入五个短篇小说,故事分别发生在魁北克、纽约、都柏林、罗马和斯德哥尔摩。五座寒冷的城市,几个孤独的男女,因为童年时的缺憾和伤痛,站在放弃人生的悬崖边上,最后爱令他们度过生活的冬季。本书获得二○○九年度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走在蓝色的田野上》是克莱尔·吉根的第二部作品,描写爱尔兰现代社会中的绝望与欲望,精悍之中透着极其克制的冷调,情节起伏出人意料,让人惊叹在短篇格局中竟有如此跌宕的内容。本书出版后获得英国重要短篇小说文学奖“边山短篇小说奖”。此次新增一则短篇《漫长而痛苦的死亡》。
秋之蝇 库里洛夫事件(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小说《秋之蝇》抢先发售出版于1931年,是以内米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写就的。主人公塔季扬娜是一名忠诚、能干的仆人,也是卡林纳家好几个孩子的奶妈。俄国革命爆发后,卡林纳一家开始逃亡,她留下看家,埋葬了卡林纳家惨死的小儿子尤里,还不远万里为主人家送去缝在衣服里的珠宝。后来,她随他们一起定居巴黎。然而,就在卡林纳一家开始享受新生活的时候,塔季扬娜对旧时光念念不忘,愈发显得多余,如秋天的蝇虫般无力地挣扎……小说《库里洛夫事件》抢先发售出版于1933年,讲述了前的漫长潜伏。杀手莱昂·M接到革命委员会的任务,肃清国民教育大臣库里洛夫。他必须耐心等待九个月,在普鲁士大帝来访时采取行动,以引发很大的反响。于是,杀手伪装成瑞士医生潜伏在库里洛夫身边。九个月里,他听库里洛夫倾诉衷肠,观察库里洛夫的家人、幕僚,甚至偷听他们的谈话。足够多的了解能够抵消仇恨吗?复杂的人性会妨碍任务吗?总之,九个月后,库洛里夫必须死。
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套装共8册)
如果不是四十岁就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米洛夫斯基会是托尔斯泰式的伟大作家。本套装包含:狗与狼、猎物、法兰西组曲、契诃夫的一生、大卫·格德尔;舞会、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孤独之酒,共8册。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