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出生于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毕业于比萨大学,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观测天文学之父”“近代物理学之父”。 1582年前后,提出了摆的等时性定律。1589-1591年,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许多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1616年,向红衣主教Orsini分发了他的第一次潮汐描述。1632年,《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激怒了教会,次年被判处终生监禁,指定居住于佛罗伦萨效区。1634年,写成一本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1637年,发现了月亮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42年1月8日,去世,享年77岁。
星际信使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3%
《星际信使》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早期作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通过光学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状况、银河系的情况以及木星卫星特点的科学史作品。全书由译者序、两篇英文版序言和一篇导言、正文以及结语六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除了“献辞”之外,被划分为“关于望远镜的介绍”“观测月面”“对月面现象的猜测”“月球上的山脉比地球上的山更高”“解释月面灰光现象”“对和性和银河的观测和讨论”“对银河系的观测和讨论”“发现卫星的四颗卫星”八个部分,详细记录了伽利略通过望远镜重新理解“宇宙”的科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兼具历史色彩和科普作用的著作。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采用对话的形式,参与对话的是支持他的两个朋友,沙格列陀和萨尔维阿蒂,与一个亚里士多德观点支持者辛普利邱,对话分为4天,除第4天讨论潮汐问题的基本观点有错外,前3天的主要论点都为后来科学的发展所证明。书中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哥白尼日心说和托勒密地心说的各种分歧,并用作者的许多新发现和力学研究新成果论证了哥白尼体系的正确和托勒密体系的谬误。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彩图珍藏版)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是运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伽利略的代表作之一,是科学史上不朽的名著。译者武际可教授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知名学者,中文版系他根据1914年美国学者亨利·克鲁和萨尔维奥的英译本译出。该译本的特点是将伽利略在17世纪的一些概念和术语用现代物理学中大致对应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很快拉近本书与现代读者的距离,便于现代读者理解。 另外,译者为本书撰写导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带领读者领略名著之美。编辑为相关内容配了丰富的彩色插图,许多图片都具有很珍贵的收藏价值,不但展现了科学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特质,而且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和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
科学元典丛书:天文系列(套装共7册)
科学元典-天文系列包括7种图书:《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天体运行论》《世界的和谐》《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宇宙发展史概论》《星云世界 》《宇宙体系》。这7种图书都是天文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作,且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比如,《天体运行论》开始时影响有限,几十年后,伽利略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成果验证了哥白尼学说,所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在》的出版,对于支持和普及哥白尼学说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元典丛书: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是伽利略继《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之后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本书是伽利略长期对物理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现代物理的di一部伟大著作。本书写作风格是谈话的方式,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