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田
刘金田,1959年2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 参加《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编辑工作。参加撰写《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主编《邓小平画传》。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中国1978—2008》《旗帜》《科学发展铸辉煌》等和电影《丰碑》撰稿,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与浙江》《开国纪事》《情系长江》等总撰稿。
北方谈话:邓小平在1978
3人今日阅读
【内容简介】 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朝鲜回国后,即到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理论界将这些重要的谈话与邓小平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的南方谈话相对应,称之为“北方谈话”。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根本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邓小平的北方谈话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乃至开辟中国道路的破题开篇之论。
大国记忆:新中国七十年经典瞬间
1人今日阅读
本书分为“浴火重生”、“重整旧河山”、“奠基立业”、“走自己的路”、“曲折中前进”、“历史大转折”、“世纪跨越”、“科学发展”、“筑梦中国”和“奋进新时代”共十编,选取了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等近二百个历史瞬间,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七十年这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宏伟画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走过的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已经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并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所有中华儿女,包括海外同胞和各国正义之士,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地域,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民族自卫战争。这场战争不但挽救了中华民族,显示了炎黄子孙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并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客观和深入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体现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日御侮这一伟业,穿插大量历史图片,反映了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现中华民族的浩气和尊严,希望引起对民族和世界未来的更深刻的思索。
邓小平的政治信仰
本书记述了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后为什么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记述了邓小平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前后的腥风血雨中表现出的坚强党性;记述了邓小平在“三落三起”时对党的无限忠诚;记述了邓小平在东欧剧变后对党始终充满信心,记述了邓小平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珍贵的史料为佐证,向读者展现了邓小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和为党奋斗的光辉一生。
世纪伟人邓小平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共党史专家、邓小平研究专家刘金田创作。全书按时间顺序,系统介绍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和卓越贡献,对于投身革命、经历战火、进入中央、当选总书记、出席联大特别会议、与“四人帮”斗争、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推动改革开放、倡办经济特区、提出“四个坚持”、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南方谈话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准确的记述。
邓小平在1992
【内容简介】 本书以邓小平1992年视察武昌、长沙、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为主线,全景式展现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的背景、主要活动、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书以第一手的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为依据,辅以报刊、杂志、回忆录、传记、专著等综合资料,具有权威性和文献价值。
邓小平视察纪实
【内容简介】 《邓小平视察纪实》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邓小平视察活动的原创纪实作品。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全面记述了1956年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到1994年期间视察全国的主要活动,并对邓小平每一次视察活动都作了更为详尽和系统的分析。作者以邓小平从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后至辞世前这个时期到全国各地考察的活动为线索,较好地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制定的经过、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并反映出来,深入浅出,令人回味。
邓小平:照片背后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百余幅邓小平的照片为线索,用精炼的语言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全面地记述了邓小平从一名求学的少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程;书里有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画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生动地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做出的重大贡献。阅读此书,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邓小平同志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邓小平的故事
本系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出类拔萃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文韬武略出众超群,革命精神足称楷模。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虽然书中所讲述的人物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成为我们民族用之不竭的财富。
南方谈话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先后发表一系列谈话,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南方谈话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本书以邓小平视察南方为主线,依托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全景式地展现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深刻刻画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鲜活形象。
邓小平三落三起
《邓小平三落三起》以他人生的这三次起落为主线,以简述他传奇一生的同时,着重描写他的三次被打倒和冲破万难又重新站起来的过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平实的语言,全面展示了他充满坎坷又不屈不挠、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品读《邓小平三落三起》,足以让读者深切的感受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领略他那博大似海的宽广胸怀。
邓小平在江西日子里的思考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井冈山根据地有着血染的风采和殷红的历史,连同给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井冈山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革命文化中珍贵而难得的红色资源。而如今众多企业正是从这些红色资源中汲取经营管理之道,谓之“红色管理”,并如星星之火般速成燎原之势,在中华民族振兴复荣的卷轴上画下了精彩亮丽的一笔。本书稿理论联系实际,论证了井冈山是红色管理的摇篮这一论点。书稿中关于众多著名企业采用红色管理经营理念的成功案例,对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红色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深入研究红色精神、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我们的党、军队和民族就会更加健康、坚强、有力量!
邓小平的历程
暂无简介
中国共产党90年90个第一
《中国共产党90年90个第一(1921-2011)》由刘金田主编。 《中国共产党90年90个第一(1921-2011)》讲述了: 第一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第一次党的全 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党的整风运动,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从 只有50多人的小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 大党,并坚强有力地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 胜利。 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 想,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我们看 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坚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伟大事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敌后抗日民 主政权……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让 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全 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 第一份土地承包合同,第一批经济特区,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一次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 党是怎样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完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次完整提 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彻底推翻 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建立了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使人民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 运的主人。 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提出小康 目标,第一只股票,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次全面取消农业税 ……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使13亿多中国人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仅 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一次大型文艺工作座谈会,第一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 会……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国 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 族高昂的精神风貌。 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海 峡两岸高层人士第一次以民间名义会晤……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 前团结,领导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各界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 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第一次军队改编,第一次 实行军衔制,新时期第一次百万大裁军……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 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并在革命胜利后成为人民民主专政 的坚强柱石,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 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倡导 与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2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背景,以邓小平率先提出、直接领导、参与制定并大力支持和推动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为主线,以党中央关于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评价为指导,同时吸收和借鉴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采用史论结合、个人经历与重大决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真实、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在我国这2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他的丰功伟绩和主要理论贡献。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20年重大决策》以专题研究的方法展开。全书共分20章,一章为一个专题,每一个专题即是一个重大决策或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理论观点或事件。各专题间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既充分反映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我国这2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同时也全方位地、真实地再现了这20年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的奋斗历程。
幸福中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十年,踏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荣业绩,写下了举世瞩目的恢弘篇章,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我们党为了建设幸福中国,为了百姓安康,带领各族人民办成了许多大事,办好了许多喜事,办妥了许多难事,办实了许多实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刘金田编著的《幸福中国》正是以上述“大事办成”、“喜事办好”、“难事办妥”和“实事办实”四部分为篇章,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幸福中国的伟大实践。
中共党史非常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世界改变中国的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他为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中共党史非常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世界改变中国的邓小平》结合中共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邓小平的传奇一生进行了全景式的阐释,并对邓小平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刻剖析。对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十年文革秘辛、打倒四人帮的幕后曲折、改革开放的艰难决策,与诸多领导人的关系、香港回归、南巡讲话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分析,是一部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和中国党史重大事件的重要读本。
图说陈云
“唯实是求,珠落还起。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老谋深算,国之所倚。”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 一张陈云打算盘的照片题写的诗。这首诗,是陈云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筹谋 擘划的形象写照。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背景,以邓小平率先提出、直接领导、参与制定并大力支持和推动的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为主线,真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在领导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无疑像春风吹拂了大地,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于全党和全社会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丰功伟绩和理论贡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解读中国书系:邓小平与20世纪政治人物
邓小平不仅是我党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是深谙人际交往艺术的大师。邓小平是党的领导集体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和指导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一生结交的各界人士极其广泛,涉及上层下层、党内党外、大陆港台和国际政坛。其中既有他的战友和同志,也有他的对手和分歧者;既有开明的党外民主人士和海外侨胞,也有外国官方领导人和著名国际友人。邓小平在与各界人士交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既坚持原则,又富有人情;既敬重长者,爱护同志,又体贴战友,关心下属;他一生只为真理斗争,不计较个人恩怨;他知人善任,举贤用能,从善如流。从邓小平的处事交往中,我们能得到激情的感召、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邓小平:一个世纪的传奇
《邓小平:一个世纪的传奇》以纪实手法,以客观真实、丰富、细腻的史料,生动叙述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富有传奇色彩、波澜壮阔的一生,全方位地、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的传奇历程,同时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深邃的思想、超群的智慧、惊人的胆识和人格魅力。 读者从中可以真切地看到邓小平传奇的人生历程,真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历史脉搏和温度,深刻领略到伟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该书是细致了解党史、真正读懂邓小平的精品力作。
邓小平:一代领袖的国际风采
邓小平一生精彩跌宕、辉煌曲折,后世可以研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由此国内外研究和关注邓小平生平业绩的读物可谓汗牛充栋。 《邓小平:一代领袖的国际风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特别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和生平历程。通过《邓小平:一代领袖的国际风采》可以从不同侧面理解邓小平的思想历程。
档案细说邓小平
《档案细说邓小平》是为了纪念2014年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写。书中收录百余幅邓小平亲笔批示等档案,以及部分重要的邓小平档案照片,用简洁的文字对这些图片蕴含的故事北京和情节加以细说,用档案图片来展现一个真实的邓小平。
邓小平评点古今人物
《邓小平评点古今人物》安全可靠、体例新颖、选题独到、内容全面,是一部缅怀邓小平、纪念邓小平、研究邓小平的新著。
邓小平在1984
该书讲述了邓小平在1984年的主要工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开启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等等。该书用丰富、详尽的史料充分展现了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高超智慧、果敢和魄力。
毛泽东与新中国
这是一本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全新著作,本书以史为主、史论结合,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国防建设和和平外交建设等十几个专题,全方位展现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反映毛泽东卓越的智慧和胆略、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本由中共党史专家精心编著的著作,拥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教学价值,是大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不可或缺的宝典。
徐向前:做救国救民的事/元帅少年丛书
本丛书通过对大量珍贵资料和图片的整理,再现了领袖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参加革命的传奇故事。 《徐向前:做救国救民的事/元帅少年丛书》通过回溯徐向前元帅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参加革命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共和国元帅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轨迹。
陈毅:上马杀敌,下马写诗/元帅少年丛书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文革期间,陈毅、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为“二月逆流”。1972年1月6日陈毅在北京逝世。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陈毅:上马杀敌,下马写诗/元帅少年丛书》通过回溯陈毅元帅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参加革命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共和国元帅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轨迹。
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
不论历史走多远,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始终不变。阅读《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抚今追昔,每一次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能获得砥砺前行的力量。
领袖故事丛书(全6册)
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或创造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书采用生动的故事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将六位领导人从出生一直到晚年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饱满生动的形象,再现了领袖们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丛书是培养青少年读者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范本;丛书亦为广大读者重温历史和伟人伟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用纪实文学的手法,通过若干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选择故事,围绕“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宏大叙事主题展开。本书对这一宏大主题不是空洞抽象、苍白无力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解读。 全书约60万字,着重讲述主人翁选择中国共产党故事:他们做出“选择共产党”这一决定时的时代大背景和周围的生活小背景是什么?是哪些人、哪些事件影响了他们,促使他们选择了共产党?他们每个人在思想上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本书主要围绕这些问题,来重温他们的入党故事、人生选择和政治决断。
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史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重要文件。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系统记述了邓小平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亲自主持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对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进行了深入介绍,包括毛泽东逝世前后的中国政坛情况、拨乱反正的初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庆30周年讲话等。第五章至第七章详细描述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全过程及对该决议的评价等内容。书中指出,邓小平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决议起草的宗旨,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建国30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特智慧和宽阔胸襟。
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实务
本书从内容上分为: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宣传工作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原则及方法,党的宣传工作的范围,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党的媒介渠道宣传工作,党的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基层宣传工作的领导等章节,针对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述。融知识性、系统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章节中设置的“流程图示” “同步解读” “核心概念” “链接延伸” “经典案例”等七个板块,进一步地提升了丛书的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可读性。本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语言通俗流畅,风格清新活泼、版式匠心独运、理论阐述清晰有条理,案例经典有趣。每一个板块都体现着编者的精心设计,力图为广大党务工作者打造一本实用性强、使用方便快捷的小手册。
我知道的邓小平
《我知道的邓小平》撷取了70位当事人回忆的部分片断,以表达我们对邓小平的深深敬意和不尽的思念。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讲述了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
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
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为什么在扑朔迷离风雷激荡的岁月,始终可以对社会现实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反应?他的法宝就是走出中南海,下基层!可以说,走出中南海,成全了一代伟人。因此,要全面认识邓小平,必须首先了解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
清廉领袖毛泽东
农民的儿子,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为战士打雨伞,不舍不弃旧衣装,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反对在天安门塑铜像,废除“贵族学校”好人不怕群众,公开报道灾情,不能揩公家“油水”,把官僚主义扔到粪缸里,礼品要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