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叶兆言(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内地男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的创作题材多样,著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散文,包括《艳歌》《夜泊秦淮》《花煞》等,其中《追月楼》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
璩家花园
13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1%
相传,金陵璩家花园曾烜赫一时,人丁兴旺,后历经战乱,繁华不再。 20世纪50年代,留洋归国的费教授慕名到此,居住在摇摇欲坠的藏书楼遗址。结庐在人境,怡然自乐,他像遥远的古人一样生活。 1970 年,璩家花园搭起成排的简易棚。中学教师璩民有为费教授四处奔走,讨还薪水。他想挣得一百五十元“辛苦费”,买一台“蝴蝶派”缝纫机,向照顾儿子璩天井的“家庭妇女”李择佳求婚。她在内心,其实很愿意嫁给他。 90年代,樶早一批个体户当街卖起了盐水鸭,璩家花园的有钱人突然多了起来。此时,天井告别了二十年钳工生涯,他开始着手修缮狭小的老屋,筑成温暖的小巢,等待服刑十年的妻子阿四早日回家。 …… 世事如潮过,寻常百姓家。《璩家花园》是作家叶兆言樶新长篇小说,以南京城南一座老宅院,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为主线,书写共和国七十余载平民史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经商、国企改革、发展经济、棚户区改造……“璩家花园”目睹了主人公天井及一众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的命运起伏,也见证了当代重大历史时刻的轮番登场。 “它是我体量樶大、时间跨度樶长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有太多我的记忆,我正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叶兆言说,“这本书留给女儿。”
南京传
3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0%
《南京传》是中国历史的别传,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读懂南京,就是读懂中国历史。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城市历史,从211年孙权迁治,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江苏读本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4%
《江苏读本》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所写的一部江苏人文地理读本,是解读江苏的经典之作。 在作者丰富的叙述中,江苏十三个辖市的繁华背影、盛世气象和历史变迁尽收眼底。以南京、苏州、扬州、徐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盐城、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十三座城市为叙述主线,不仅从地理疆域上交待了一个轮廓清晰的江苏,同时,文化、政治、经济与历史的交织,理性和情感的缠绕,又在这幅文化版图上将这些城市及其构筑的“江苏省”的文化全景勾描出来。从江苏的历史渊源,到江苏的当代发展;从江苏的自然地理,到江苏的文化情结;从宏观的描述,到对十三个省辖市分别从小处解读——深入浅出,纵横捭阖,构成一部阅读江苏、了解江苏的绝佳读本。 “江苏不是一个很大的省份,它很年轻,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创造力。”本书既是资料详实的人文历史与地理读物,又是文辞优美的通识散文、信息丰富的行旅指南。在书中,作家考察身边的历史,追溯消逝的往事,展望可期的未来,全景式勾描江苏的前世今生。本书中有三分之一篇幅,属于修改和增写,增写部分近七万字。对书稿的全新增补修订,保证了《江苏读本》的传承性和经典性,也强化了这本书独特的文化范本价值。
叶兆言:万事翻覆如浮云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5%
叶兆言散文,分为“旧式的情感”“回望与纪念”“与南京有关”“欲采蘋花不自由”四辑。叶兆言的散文文笔简洁,风格恬淡,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每一篇文章中都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读后余味无穷。
生有热烈,藏与俗常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7%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写给每一位在平淡时光中灿烂如春的人。全书共有五章,分别是:“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年少记忆“心之所至,即为故乡”——故乡风物“少时乐新知,中年思故友”——怀念友人“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理想情怀“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烟火漫卷。在先生的笔下,无论是漫谈古城南京、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好友,都显得学识渊博、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文字平易质朴,与读者毫无距离,在生活的俗常之中、细微之处,捕捉对生活热烈又深切的爱。
叶兆言散文
1人今日阅读
叶兆言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学者型散文的代表之一。其笔耕不辍的创作,陆续出版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旧人物》等40余部散文集,并且以其鲜明的冲淡平和的叙述笔调、丰富驳杂的题材,简练平实的语言而独具特色。此次编选,特邀请了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叶炜来编选并撰写导读,是对叶兆言散文创作的一次完整权威的梳理。
通往父亲之路
“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进过张希夷。” 《通往父亲之路》为叶兆言全新作品,是他回归写作初心,以六十余载生命体验,初次直面、致敬、反思父辈的人生之书。张左出生不久,父母即因不和分开,他自幼由外公魏仁与外婆抚育,与其父张希夷情感疏离。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张左、张希夷、魏仁三代人,是父子或师徒,有恩亲,更有离合疏近。“父亲”,是肉身交替,还是精神的承传相继?“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南京人
《南京人》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以及南京城的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书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叶兆言“秦淮三部曲”: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所著长篇小说,写于1996年。小说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大背景下发生在南京城里的爱情故事:杰出的语言学家丁问渔,是南京某国立大学外文系的教授,在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年轻漂亮的任雨媛,尽管两人之间有着重重障碍,但丁问渔通过锲而不舍的追求,还是使得爱情在任雨媛心中逐渐萌发。 整部作品文字细腻,作者通过许多当时的历史人物和相关史料,将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南京城的历史风貌,又刻画了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而坎坷的爱情经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叶兆言长篇小说系列 后羿
《后羿》是有名作家叶兆言所著长篇小说,写于2007年。小说重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并赋予其全新的现代色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是一个盖世英雄——他先后射下九个太阳,气候从此风调雨顺;杀死众多吃人的猛禽恶兽,百姓终于安居乐业。但后羿的妻子嫦娥害怕射日会招致天帝降灾,便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仙丹——她背叛了后羿,断送了爱情,一个人在月宫中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
刻骨铭心
《刻骨铭心》是著名作家叶兆言2018长篇小说新作。《夜泊秦淮》之后25年,新历史小说扛鼎之作。这是一部以男人们为主角的正气之作,群像小说,书写男人家国情怀,兄弟情谊,描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风云变幻,裂变时代的痛与爱。比《夜泊秦淮》更大气阳刚、正气磅礴。
夜泊秦淮
“叶兆言创作的题材并不独沽一味,但他最耀眼的作品,首推《夜泊秦淮》系列。这四个中篇从清末讲到四十年代,南京城内小户人家里的传奇喜剧,士绅门弟后的情色冲突,叶以模拟鸳鸯蝴蝶派的笔法,写来丝丝入扣。叶著不乏世故警醒的禀赋,因此在涕泪之外,别有所见。”
花影
沒人知道妤小姐癱瘓之前在想些什麼。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種痛苦,妤小姐好像只是久久地沉浸在鴉片煙的麻醉之中,她似笑非笑,癡癡地看著前方。大宅內,似乎又用寬大的長條木板鋪成地坪。那是一條喜洋洋的紅色大道,空盪盪的,不見一個人影。空氣中,迴盪著辦喜事的人聲和爆竹聲,熱鬧非凡,經久不息。這輝煌壯觀的情景,只有妤小姐一個人看得見。 新舊交織的年代,江南的小城,頹敗的、淫逸的深宅大院。鴉片氤氳中,一個大權在握的任性姑娘,周旋在幾個男人間。多少年來,這座大宅從未缺少過男歡女愛,高牆深院之中,人們縱情聲色、醉生夢死……唯獨她,在慾望與占有背後,發現了真正的愛情。 葉兆言長篇小說,曾改編為電影《風月》(陳凱歌執導,鞏俐、張國榮主演)。
花煞
《花煞》主要内容包括:清朝末年的某一天,许多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来到了梅城,一些市民很快悄悄做了教民,据说是被洋人的蒙汗药给迷住了。于是一场远近闻名的烧教堂、杀洋人的“梅城教案”爆发了……小说以此为引子展开叙述,结构上分3卷,第一卷叙写了“梅城教案”爆发的缘起经过和其中的风云人物胡大少的英雄史;第二卷写了在“梅城教案”后被处决的风云人物胡大少留下的两个遗腹子胡天、胡地,在梅城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为所欲为、显赫一时的故事;第三卷写了英国记者哈莫斯在梅城浪荡、游历数十年的见闻逸事。这3卷在结构上既相互独立,却又在某些人和事的交点上穿叉回旋,勾勒了一个中西交汇、土洋混杂、光怪陆离的小城历史。
重述神话:白金典藏版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中,后羿是一个盖世英雄——他先后射下九个太阳,气候从此风调雨顺,杀死众多吃人的猛禽恶兽,百姓终于安居乐业。但后羿的妻子嫦娥害怕射日会招致天帝降灾。便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仙丹——她背叛了后羿,断送了爱情,一个人在月宫中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 在《后羿》一书中,著名作家叶兆言重述了这个神话,并赋予其全新的现代色彩:嫦娥忍辱负重抚养神的后代——羿,羿在嫦娥的帮助下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而嫦娥在羿成为皇帝后失宠,羿在濒临绝境时意识到只有嫦娥的爱才是他力量的源泉,进而放逐嫦娥,使其飞天以避开危险一由于嫦娥的爱,后羿从神成为了人。由于后哭的爱,嫦娥从人成为了神。在叶兆言令人目眩的精彩重述中,阴谋与爱情、奉献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在小说中轮番上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神话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惊世情缘。 本套丛书还包括:《碧奴》
回忆一些事:文学、风物与诗意的行吟(叶兆言散文作品集 余华 苏童 格非 王安忆推崇的作家)
《回忆一些事:文学、风物与诗意的行吟》精选了著名作家叶兆言广为流传的58篇佳作,主要是对江南文韵、文友趣事、父子亲情、师友故事等的忆念,从中既可以了解江南古城的前世今生以及人文发展,了解作者从少年时期萌发的文学梦想到实现的追求过程,还可以了解其与师友、父亲、太太以及女儿之间的温馨趣事,感受一代代人求学治学的热情执着,文字质朴,感情真挚。
仪凤之门
⚪著名作家叶兆言暌违四年长篇小说新作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出了仪凤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从仪凤门为圆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历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融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在历史巨流河中的砥砺与风霜,见证一座城与城中人的创伤与坚韧。
无用的美好
这可能是2018年顶耐看的小书之一。一部谈心之书,也是交心之作。叶兆言的散文自在亲和,如促膝而谈,妙语连珠,不动声色,却能观照世道人心的苍凉与热烈,洞察这至痛与至善的人间。有《无用的美好》一路陪伴,再峥嵘的岁月也不寂寞了。叶兆言全新散文集,收录了《革命性的灰烬》《痛和善》《无用的美好》《成仁》《江南的南》《以纸窃火》《在另一种语言中》《这一种冷》等名篇佳作。数笔星火炽烈,满纸庄严慈悲。叶兆言不改初衷,带着对平凡人事“忍不住的关心”,用看透世情的冷静与令人尊敬的诚实,同你对面而坐,促膝漫谈:少年人的择选与舍离,奋斗者的孤独与坚守、世俗与理想、认真与坚持……去蔽世界的幻象,还原人生的真相。生活的馈赠,往往来自无关功利的付出。“美好”固然“无用”,却有扛起人生的力量。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本书为作家叶兆言解读国外经典作家作品的随笔散文集,所谈论的作家既有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也有略萨、奈保尔。本文集兼具小说家的敏锐与批评家的执着,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位文学大家的私人阅读史。
华语短经典第二辑(套装全8册)(王安忆,阎连科,史铁生,叶兆言,刘庆邦,张炜,张抗抗,迟子建)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史铁生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足球》《来到人间》《午餐半小时》《爱情的命运》《白色的纸帆》《绵绵的秋雨》《夏天的玫瑰》《钟声》《死国幻记》《两个故事》《往事》等作品。 《姊妹行》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王安忆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鸠雀一战》《姊妹行》《天仙配》《酒徒》《临淮关》《黑弄堂》等作品。 《采浆果的人》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迟子建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七十年代的四季歌》《采浆果的人》《一坛猪油》《一匹马两个人》《微风入林》《雾月牛栏》《逝川》《月光下的革命》等作品。 《冬景》是著名作家张炜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张炜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钻玉米地》《铺老》《紫色眉豆花》《黑鲨洋》《海边的雪》等作品。 《奴儿》是著名作家阎连科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阎连科为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柳乡长》、《革命浪漫主义》、《奴儿》、《三棒槌》、《司令员家的花工》、《去赶集的妮子》、《爷爷、奶奶的爱情》、《在冬日》等作品。 《幸福票》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刘庆邦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种在坟上的倭瓜》《到处都很干净》《黄花绣》《麦子》《信》《车倌儿》《鸽子》《谁家的小姑娘》《幸福票》《响器》《梅妞放羊》《遍地白花》等作品。 《写字桌的1971年》是著名作家叶兆言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叶兆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儿歌》、《作家林美女士》、《十一岁的墓地》、《写字桌的1971年》等作品。 《白罂粟》是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张抗抗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白罂粟》、《何以解忧》、《面果子树》、《去维多利亚》、《鸟善走还是善飞》、《富人阿金》、《干涸》、《北京的金山上》等作品。
追月楼(当代名家精品珍藏)
《追月楼(当代名家精品珍藏)》主要收录了余步伟遇到马兰、马文的战争、艳歌、追月楼、枣树的故事、关于厕所、悬挂的绿苹果等内容。《追月楼(当代名家精品珍藏)》从民间的角度反思历史《马文的战争》同名电视连续剧获第25届金鹰奖。
一号命令
一起震惊全国的政治事件! 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 一个多难之邦的浮沉起落! 国家命运未知,个人前途未卜,林副主席的“一号命令”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历史机密?动荡时局下,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 1969年林副主席的“一号命令”惊动了全国,军校退役的赵文麟接到疏散命令,却不知该往何处。 他曾经是国民党军官,打过日本鬼子,九死一生,解放前夕在四面楚歌中起义,虽然成为解放军中的一员,却始终有点另类,一贯要求进步的妻子紫曼觉得自己嫁错了人,上吊自杀,让赵文麟愧疚终生。赵文麟回到老家,巧遇初恋情人沈介眉。当年美丽的大小姐、中央大学的老师,如今沦落到几近赤贫,赵文麟竟然认不出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女人。 世事沧桑、人事变迁之残酷惨烈,令人感慨不已。 在这里,听到灵魂的呻吟!
苏珊的微笑
《苏珊的微笑》内容简介:你真的认识你的另一半吗?睡在枕边的其实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官场、情场、生意场上永远没有公平竞争,她出身名门,嫁给了凤凰男,眼看他仕途得意,婚姻却出现了危机……她天真娇憨,爱上已婚成功男,为他放弃了“蚁族”男友,却无力走进他内心深处…… 他起于贫贱,凭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走上仕途顶点,躲过了官场上暗流汹涌,却在情人与发妻之间纠结不已,一场忽如其来的官场风波,将他推上风头浪尖…… 房子、孩子、父母、小三、保姆……
枣树的故事
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这套文库,既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机勃勃的转型期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来。我们同时相信,中国的文学事业将伴着蒸蒸日上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更加绚丽。衷心感谢中宣部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广大作家、文学评论专家给予本文库的大力支持。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这是一个用大时代大事件作背景的简单爱情故事:一个中年花痴丁问渔在婚礼上爱上成为人家新娘的任雨媛。那是一九三七年一月份的事,然后一直到了十二月,死追烂缠又诚意无限的丁问渔终于如愿以偿,和雨媛爱情成了两情相悦的局面,然而日军进城,即将展开历史上著名的大屠杀…… 看的出来,作者花了很多力气检阅史料,将民初一大群名人和一堆史事,用丁问渔为线,全都罗织在一起,成为一本虚实相映照的小说。吸引人的部分就是这一大部分,至于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倒不是那么容易令人动容的,并不能很清楚感受到一个寻花问柳的中年公子哥,怎么会突然爱上的在婚宴上穿戎装的小女生,感觉上不过是个为爱情的滋味而爱的人,爱着主体竟然好像并不重要。 最后的结局更是愕然,和爱人走散的丁问渔在江边被日本人个快艇机枪扫射,倒了下去,故事就完了。好像作者写累了,又或者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大的体裁不知从何下手,只好半途撒手,让主角入土为安。 所以这样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没有动人心扉,也没有辗转反侧,只是对不时跳出来的历史部分,觉得趣味盎然就是。
我们的心多么顽固
这也可以称做是一部书写知青这一代人历史的小说。不同的是,知青这一代人的生活在想像中获得了真实性的重构。此前的知青小说,大多与“宏大叙事”相关。似乎知青这一代生来就是造就和承担历史的。当然这一历史幻觉和知青一代生活的具体情境有关。然而,在叶兆言这里,他改写了有关知青的历史叙事。小说的主角蔡学民——也就是老四或后来的四爷,和他的情人后来的妻子——薛丽妍或者阿妍,从一开始的相互吸引,就和人的情欲有关,他们的生活历程中的欢乐痛苦,也无不与人的情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情欲似乎和不断书写的至死不逾的爱情和忠诚无关,有关的是人对欲望的无限要求和肆意的放纵。即便在知青时代,放纵的条件极端有限的情况下,情欲之花仍然在悄然开放。
没有玻璃的花房
作为大教育家叶圣陶的后代,叶兆言颇有旧学根底。许多年来,祖父的大名压得他喘不过气,如果说他从中受益匪浅,那就是他坚定了迎接挑战的野心。现在,叶兆言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他就是他自已,他以自己的作品在中国文坛占下一席之地。他是当代作家中非常成熟的一位。本书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成长小说。 小说中的“成长历程”除了血腥、背叛、惊栗、爱情及性的培育之外,还有青春,还有鲜艳,还有秘语灵文的滋润。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的灵魂由正常到不正常,由健康到不健康,由光明到黑暗的可能。
1937年的爱情
我的目光凝视着故都南京的一九三七年,已经有许多年头。故都南京像一艘装饰华丽的破船,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事过境迁、斗转星移,作为故都的南京,介绍信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已不可能再引起人们的青睐,这座古老城市在民国年间的瞬息繁华,轰轰烈烈的大起大落,注定只能放在落满尘埃的历史中,让人感叹让人回味。南京是逝去的中华民国的一块活化石,人们留念的,只能是那些已经成为往事的标本。南京的魅力只是那些孕蓄着巨大历史能量的古旧地理名称,譬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的台城,譬如“王谢堂前双飞燕,飞落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南京似乎只有在怀旧中才有意义,在感伤中才觉得可爱。
杂花生树
本书是一本文化散文集,收录作品九篇,包括《周氏兄弟》、《阅读吴宓》、《革命文豪高尔基》、《〈围城〉里的笑声》、《闹着玩的文人》、《人,岁月,生活》、《江南女人》、《江南文人》、《从解手说起》等。主要探讨了现代知识者和文化人的人格、心灵与性情,从中生发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随着作者的阅读历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文化人物、文化现象,包括高尔基等对中国一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影响的人物,纷纷跃然纸上,使本书更像是一本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对于了解这段历史而又对它抱有兴趣的读者,《杂花生树》不失为书桌旁一杯香醇可心的咖啡。但对不甚熟悉此间过往的读者,则像是在听一个陌生的专家(作者的气度闲适而专家,且他确有那专家的理由)述评一群陌生人的旧事。本书语言畅达、俗白,少雕琢;恬淡中不乏戏谑。散文中大量是百姓人家的浅易口语,绝少那种为夸耀学问而故意拿腔拿调的句式。
走进夜晚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他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他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他的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关于饕餮的故事梗概
本书收录了叶兆言的几部小说力作,包括《关于饕餮的故事梗概》《陈小民的目光》《玫瑰的岁月》《一号命令》等,其中,《关于饕餮的故事梗概》讲述了民国时期南京一户饕餮世家——傅家的一段食色相融的人生悲欢,《陈小民的目光》客观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变化的社会现实,《玫瑰的岁月》记叙了藏丽花以及其周围的人的一段段往事,《一号命令》记录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多难之邦的浮沉起落。
三昧文学馆·中国当代名家小说系列:十字铺
欢迎走进奇妙的作文世界 亲爱的小朋友们,打开这一页的同时,你已经进入了这个奇妙的作文世界: 在作文世界里,你可以学会有用的写作方法; 在作文世界里,你可以读到很多有趣的文章; 在作文世界里,你可以说你心里想说的话; 在作文世界里,你可以和好朋友们一起快乐地学习…… 最终,你会发现, 你爱上了作文…… 读漫画学作文 丛书精心设计了小薇老师、小新和小白这三个漫画形象,在趣味十足的漫画与故事情节中讲解作文技法,方法实用易懂,帮助孩子轻松入门作文写作。 精品范文宝库 精心编排图书体例,以优中选优的原则编选精品美文,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模范作文,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学写优秀文章。 名师精彩点评 邀请全国小学语文班主任细致评析范文亮点,贴近语文教学,实用性强。 图文并茂 丛书配有大量精美插图,以图文并茂、活泼新颖的形式,让孩子爱上写作文。
小说月报2011年精品集
诞生于1980年1月的《小说月报》是我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最受海内外各界读者喜爱的文学选刊。创刊三十年来,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色,选得快、选得准、选得精,受到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本书为《小说月报》2011年度精选,收录中篇小说11部,短篇小说11篇,系本着“新中选精、精中选优”的方 针,从《小说月报》(含增刊中篇小说专号)2011年度选发的小说中,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所产生的,其中既有知名作家的新篇,也有实力小说家的力作,更有文坛新秀的小说精品,在作品题材、写作手法、表现形式、叙事风格等方面,代表了目前国内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最新成绩和发展趋势。全书分为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大部分,按照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每篇附有作者的近照和创作小传,书后附有《小说月报》2011年全年总目录。
白天不懂夜的黑
这是一部反思80年代文学热的中篇小说。在当下,怀念80年代突然成为一个热潮,而且在怀念中还加入许多美化的感情,让80年代变得更加面目模糊。而叶兆言在怀念80年代的热潮中保持了冷静,正如小说题目所写,“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在远观80年代时,忽略了许多“黑”。他用小说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了自己对80年代的思考,尤其是表达了当时文学热的思考。
陈旧人物
《陈旧人物(增订本)》收录作家叶兆言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二十九篇,作者无意去追求“绯闻”式的细枝末节,而是竭力捕捉人物的意蕴,品位人物身上所散发着的独特的文化味道。他用个人的眼光、温和的口气、品评的笔调写了二十九个旧时文人,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特殊的家世使作者离这些陈旧人物很近,他记述这些人物的文字,仿佛是谈论老邻居一般随意散漫,断然没有作秀般的怀念、致敬或叩拜,透露出日常的亲切感。这怕也是《陈旧人物(增订本)》与其他一般性关于纪念五四人物的传记、揭秘文字的最大不同吧。《陈旧人物(增订本)》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
挽歌
本书是“叶兆言自选集”之一。同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与苏童的大宅院不同,叶兆言的小说人味多于鬼气。不过也不要因此误读了叶兆言,他的小说由言情写到侦探,由拟旧写到新潮,其实他更是一个描摹世情的高手。他渊博的历史底蕴以及多面手的才情使他能够轻松地游荡在故事和哲思之间,时而绚烂妖冶,时而平实淡泊,他让看客在历史背后唏嘘动情,又让读者在现实面前黯然无语。本书是叶兆言短篇小说集,收入其《战火浮生》等代表性短篇小说佳作4篇。
马文的战争
《马文的战争》中的文字,就题材来说,都是现实中的现实,都是当下的生活,然而与历史中的现实生活,并没有太大本质不同。小说家关心的是那些永恒话题,譬如爱情婚姻和亲情家庭,譬如忠诚和背叛,譬如离怀愁苦和伤痛死亡,譬如有或没有硝烟的战争。故事在什么背景下发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为什么要叙述这样那样的一些故事,当然还包括如何有效地去叙述,包括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独特观点。 现实生活终究会变成历史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妨喋喋不休。
儿歌
本书是“叶兆言自选集”之一。同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与苏童的大宅院不同,叶兆言的小说人味多于鬼气。不过也不要因此误读了叶兆言,他的小说由言情写到侦探,由拟旧写到新潮,其实他更是一个描摹世情的高手。他渊博的历史底蕴以及多面手的才情使他能够轻松地游荡在故事和哲思之间,时而绚烂妖冶,时而平实淡泊,他让看客在历史背后唏嘘动情,又让读者在现实面前黯然无语。本书是叶兆言短篇小说集,收入其《儿歌》等代表性短篇小说佳作12篇。
陈一凡
本书收录作者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二十九篇,所记叙的人物,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本书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
看书
叶兆言,南京人,著名作家。1957年出生,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亲叶至诚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母亲姚澄是省锡剧团的著名演员,“兆言”这个名字,就是各取父母名字中的“姚”和“诚”的半边组合成的。 本书是作者读书随笔的合集,作者以小说家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直接透视图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