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与格雷戈里夫人等人共同发起“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 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叶芝的艺术代表着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叶芝早年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此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诗集(增订本)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6%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托·斯·艾略特推崇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如叶芝所自称和众所公认的,他发起的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创造了一种新(现代)的民族文学——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文学。叶芝的诗风几经变法,熔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象征主义、现实主义于一炉,在艺术上达到了他所谓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性质的结合”。诚如一位论者所说,他“在现代作家中最具现代感,而无须是现代主义者”。1923年,“由于他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获诺贝尔文学奖。本诗集由译者多年间打磨出版的各个叶芝诗集译本结集增订而来,除之前出版过的374首译诗又修改一遍外,还新译了叶芝生前未发表过的早期诗作38首,加上选自评论小册子《在锅炉上》中的3首诗,共得译诗415首,是现有收录篇什最多的汉译叶芝诗集。
苇间风
3人今日阅读
《苇间风》出版于1899年,是叶芝早期诗歌的顶峰,也是叶芝诗歌创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这部诗集收录了诗人最早的一些杰作,包括《流浪的安古斯之歌》和《隐秘的玫瑰》。 在叶芝致其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叶芝将《苇间风》称为“爱尔兰和个人的短歌”。多篇披闪着斑斓的神话彩衣,表达人类共通的深层情感,对爱与美,对永恒的追寻和咏叹。兼具浪漫主义的华丽,唯美的梦幻和凯尔特的神秘。 这部诗集包括37首诗,和叶芝的长篇注释。注释译文约万余字,解释诗歌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背景。叶芝曾这样写道:“……评论家大多花上一半的篇幅抱怨我为很短的诗写了很长的注释。我倒是希望人家会因为这些注释文字的价值而原谅我的诗。”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当你老了
3人今日阅读
本书节选均为叶芝最经典的代表诗作,叶芝的早期诗歌以其独特的爱尔兰题材而有别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韵律感强烈,充满柔美、神秘的梦幻色彩,诗中表现出一种忧郁抒情的氛围,笔触颇似雪莱。中期的诗歌中有一种新的精微的具体性,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措词上,其结果就是一种新的质朴无华的、具体的风格。它更关注精神的意象和细节,所表现的情感也更为明确。叶芝后期诗歌的风格更为朴实、精确,口语色彩较浓厚,多取材于诗人个人生活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细节,且多以死亡和爱情为题,以表达某种明确的情感和思索。
凯尔特的薄暮
3人今日阅读
读叶芝,你总能重拾生活的诗意与浪漫。 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与当地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后,《凯尔特的薄暮》在叶芝的笔下自然地诞生了。本书汇聚了众多爱尔兰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将读者带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凯尔特世界。 叶芝以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精灵、仙子、鬼怪等奇幻元素,同时也融入了爱尔兰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点滴,并借此阐释着对人性、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跟随叶芝,走进这个奇幻玄妙的精灵国度,重拾好奇、妙趣与想象力。
当你老了
2人今日阅读
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诗作中诗人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再现了诗人对女友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
新世代美绘经典:人间椅子+黑猫+春之心脏+等待(全4册)
2人今日阅读
《新世代美绘经典》遴选四部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人气画手的“高定”插图,为新世代读者还原经典文学最唯美的印象,让经典不仅被阅读,更被感知。 《黑猫》是爱伦·坡对人性堕落的冷酷剖析。主人公在暴力与疯狂的泥沼中沉溺,直至被黑猫的凝视逼入绝境。画师真仓鞍马以哥特风格的强烈光影,将文字中的梦魇转化为画面中的恐惧,展现罪恶灵魂的沉重。 《人间椅子》是江户川乱步对窥探欲的精妙隐喻。一名匠人将自己隐匿于椅子之中,窥视外界的同时也被自身的欲望与恐惧囚禁。画师仄白用冷峻的线条与深沉的色调,将椅子化作孤独的象征,不仅描画出一则怪诞的故事,更引发读者关于归属与迷失的深刻思索。 《春之心脏》是叶芝关于时间与生命的哲学寓言。一位老人穷尽一生追求 不朽,却耗尽了他所有的能量,而陪伴他的少年则在平凡的劳作中发现了生命的温度与意义。仄白以晶莹而浪漫的笔触,将岛屿上的玫瑰与百合描绘得如珠宝般闪耀,既象征对永恒的追求,也诉说着这一追求的徒劳。 《等待》是太宰治对虚无与孤独的低吟。一位年轻女子坐在车站的长椅 上,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存在,内心被矛盾与渴望交织的情感层层裹挟。画师金井绮罗用素净的笔触,将车站的静谧与长椅的冰冷化作视觉上的触动,仿佛时间的凝滞与挣扎都被镌刻在画面中。
穿越月色宁谧:叶芝诗歌新译与精注
1人今日阅读
创作生涯长逾半个世纪的叶芝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上承浪漫主义先辈,以勤勉而虔诚的创作接续着一个亘古常新的想象传统,构筑起自己完整而严谨的象征体系,又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从诸多名篇中浮现的巨大身影为无数后辈诗人瞻望。对于想要精读和系统把握现代诗歌的读者而言,叶芝无疑是一个适宜的起点。 象征主义者叶芝同时也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和历史研究者,他那些哲思深蕴的诗作以玄奥晦涩的风格著称,虽然中译本众多,但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阅读它们的感受仍然如处云雾。本书的写作亦是由想要窥透作者深意真正读懂一首诗的好奇心启动,历时四年而成,细读苦研仿佛拨云见月的过程。 全书辑录叶芝各个时期代表诗作一百首,采用前中文后英文并对其中六十余首逐行详细解读的编排体例(另有三十余首未加注,是为留白以供读者练习)。作者在研读叶芝诗作和散文等一手材料,对其哲学思想和象征体系有了清晰理解的基础上,以贴近作者的贯通视点对诗篇进行细致文本分析,以贴切的语言翻译和阐释,意图提供一个既能展现叶芝思想体系与诗歌创作概貌、又富于细节和深度的叶芝诗作精注本,令普通读者也能像诗歌研究者一样领悟杰作精髓,从字里行间去到他的心乡幻境,开启一段穿越月色宁谧的行程。
随时的修养2:自然与诗系列(套装共8册)
1人今日阅读
在这本书里,有以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而且绝对没有无病呻吟的文字。一本书,小巧的身材,舒服的手感,适合你在任何地方翻开它。行进中的地铁,弥漫着香气的咖啡馆,放松筋骨的沙发,公园被晒得微微发热的长椅……阅读它是一件绝妙的事情。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呼吸顺畅自由。阳光倾注在大地之上,灵魂也在此刻吸收热量。一切都觉醒了,然而一切都默不作声。
当你老了(果麦经典)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6%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选。1889年1月30日,叶芝和茉德·冈尼初次邂逅,从此开始了一生了的沉迷纠葛。“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阳光……”他们有着诗一般的初识,却未能得到一个诗意的结果。之后28年里,叶芝多次向茉德求婚,却多次被拒,直到五十多岁才不得不与他人结婚。对此,茉德表示“世界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你而心怀感激”。1923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9年,叶芝去世,茉德没有参加葬礼。叶芝,倾尽一生为女神写诗,诉说他的深情款款。他曾说过:“我所有的诗,都献给茉德冈尼。”从这些情诗中,我们可以感受那炽热的爱意和诗情。
凯尔特的曙光
《凯尔特的曙光》是W.B.叶芝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是他早年浪漫主义华丽风格的代表作,也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它收集了爱尔兰西部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本散文集以一首“走进曙光”的诗作结束,正是因为这本散文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也被称为“凯尔特的曙光”。W.B.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凯尔特的薄暮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代表作《神话集》里的重要作品。《神话集》是叶芝推崇爱尔兰传统和民间文学的结晶,具有和他的诗歌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凯尔特薄暮》是叶芝受欢迎的民间故事集,生动展示了爱尔兰民间神话、灵异和魔幻故事,以及那些充分接纳仙人存在的可爱的爱尔兰人民。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的爱情诗选,选自他的诗集《路口》《玫瑰》《苇中的风》《七座森林》《绿盔》《责任》《柯尔的野天鹅》《麦克·罗巴蒂斯和舞者》《塔楼》《旋梯》《新作》和《译作》。
叶芝诗精选
本诗集由译者多年间打磨出版的各个叶芝诗集译本结集增订而来,精选叶芝的《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诗篇,其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诗人运用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等手法,呈现出美妙精彩的诗歌世界。诗集展现了其早期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以及其后期现代主义诗风。
当你老了
本书从叶芝一生的诗作中,精选出了104首诗,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会亮担任译者。叶芝早期的诗歌深受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有着浓郁的爱尔兰地方特色;中期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满了现实感;晚期,叶芝十分注重现实主义和哲理性,风格有了新的发展。
辛格及其时的爱尔兰
这是著名爱尔兰诗人、戏剧家威廉·巴特勒·叶芝(W.B. Yeats)为早逝的约翰•米林顿•辛格专门写的一部回忆录。 当叶芝和辛格1896年在巴黎相遇时,叶芝31岁,而辛格只有25岁。那次见面注定会铸就爱尔兰文学复兴的神话。 叶芝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他告诉我他生活在法国和德国,阅读法国和德国文学,并且他希望成为一个作家。然而,他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看,除了一两首诗和几篇印象主义风格的散文。我对他说,放弃巴黎吧。你永远无法通过阅读拉辛来创作作品。回到爱尔兰吧,住上一段时间,就好像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表达一种尚未找到表达方式的生活。”
叶芝精选作品(英文版)
叶芝在中国zui广为传诵的诗歌是《当你老了》。这次我们一并出版,并在此附加上汉译,以飨读者。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在可爱的永恒之处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代表诗作,学者、翻译家傅浩经典译本,收录内文插图和生平年表 ... 【编辑推荐】 1.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袖,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艾略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2. 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等影响,其诗风格独特,是英文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 3. 选用学者、翻译家傅浩经典译本,译文几经修订;收录叶芝生平年表。 4. 内文收录叶芝弟弟Jack Butler Yeats彩色插图4幅;封面选用匈牙利当代画家Enikő Eged画作,自由浪漫;护封精装,精巧开本,内文特选胶版纸,版式疏朗,藏读两宜。 ... 【内容介绍】 本书精选叶芝各时期代表诗作,出自《月下》《十字路》《玫瑰》《苇间风》《在那七片树林里》《绿盔及其他》《责任》《库利的野天鹅》《麦克尔·罗巴蒂斯与舞者》《碉楼》《旋梯及其他》《帕内尔的葬礼及其他》《新诗》《最后的诗》等诗集。选用学者、翻译家傅浩经典译本,并收录叶芝弟弟杰克·巴特勒·叶芝的插图和叶芝生平年表。 ... 【名人评价及推荐】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而且可以说是任何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T.S.艾略特 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 ——W.H.奥登 在他煎熬苦辛的一生中,叶芝不断突进,不断刺破,直到创造出一个比华兹华斯之后其他任何诗人的创造都更坚实的世界。 ——理查德·艾尔曼
叶芝诗选(英汉对照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叶芝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叶芝诗选》英文部分精选叶芝各时期代表作品,配以国内著名翻译家袁可嘉先生的经典中文译本,以双语对照形式呈现,极具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叶芝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
驶向拜占庭
目录: 1。威廉●布莱克诗选译 2。罗伯特●彭斯诗选译 3。威廉●叶芝诗选译 4。美国歌谣诗选译 5。包勃●迭兰诗选译 6。威廉●威廉斯诗选译 7。罗●洛威尔诗选译 8。塔特●休斯诗选译 9。希默斯●希内诗选译 10。托马斯●哈代诗选译 11。戴维●劳伦斯诗选译 12。埃利蒂斯诗选译
伟大的诗人们 英文诗歌名作精粹(买中文版全译本赠英文原版 套装共14册)
本套装包含《雪莱诗选》《拜伦诗选》《济慈诗选》《叶芝诗选》《王尔德诗选》《飞鸟与夏花》(泰戈尔作品集)《纪伯伦散文诗选》7部诗集,中英文独立成册,中文版选取翻译大家的译本,英文版在英文原作的基础上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团队进行注释。 《雪莱诗选》精选雪莱的《西风颂》《赞精神的美》《阿波罗礼赞》《印度小夜曲》和《阿童尼》等诗篇,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完美的诗歌技巧。其中《西风颂》是被国内读者熟知的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拜伦诗选》精选了拜伦的《雅典的少女》《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伯沙撒的幻象》《意大利的一个灿烂的黄昏》《唐璜》(节选)等经典诗篇,大多充满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气势恢宏且包罗万象。 《济慈诗选》精选济慈的《咏和平》《睡与诗》《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伊莎贝拉》等诗篇,展现了其浪漫主义风格,善于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夜莺颂》是被国内读者熟知的经典诗歌,诗人用夜莺象征处处是音乐、美酒、朦胧光影下的宁静的理想世界,与处处是焦躁、病痛和不安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把主观感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中,以情写景,以景传情,意境独特新奇,不落俗套。通篇由奇妙的想象引领,写来自然、流畅,使得此诗成为浪漫主义抒情诗歌中的力作。 《叶芝诗选》精选叶芝的《快乐的牧人之歌》《在你年老时》《丽达与天鹅》《天青石雕》和《布尔本山下》等诗篇,展现了其早期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以及其后期现代主义诗风。其中《在你年老时》是被国内读者熟知的英国经典歌颂爱情的诗歌,其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诗人运用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再现了诗人对女友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 《王尔德诗选》精选王尔德经典诗歌,如《从春天到冬季》《我记忆中的娇女》《真正的知识》《进入意大利的十四行诗》《旅途感怀》《玫瑰和芸香》等。王尔德的诗歌充满热情、美感、智性与艺术气息,从中我们可以品读和体味出诗人的“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 《飞鸟与夏花》(泰戈尔作品集)收录泰戈尔脍炙人口的四部诗集:《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和《园丁集》,泰戈尔的诗作清新动人,把对人生的感悟寓于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之上,总在不经意间触到内心柔软的角落,让人感同身受。 《纪伯伦散文诗选》收录了纪伯伦的《先知》和《沙与沫》两部作品。《先知》包含28首散文诗,属于哲理抒情诗集,借智者之口回答了关于爱憎、善恶、美丑、罪罚等人生和社会问题;《沙与沫》属于抒情散文诗集,以“沙”“沫”等自然景物为比喻讲述人生既短暂渺小又永恒伟大。《纪伯伦散文诗选》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生的东方箴言书。
幻象
这是一本曾经影响了几代人,觉得拥有了它,就拥有了真理的书。 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叶芝创作的一本惊世奇书!是神话?星象学?东方神秘主义?这本旷世奇书在国内被整整遗忘了半个多世纪,此次被重新出版献给广大读者。 叶芝的《幻象:生命的阐释》,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的一本关于阐释人类灵魂的书!好像是神话故事又像是星相学。他通过“真”、“假”、“意志”、“面具”、“创造性心灵”、“命运的躯体”的排列组合创造了二十八种相位来探讨人类生命和历史的奥秘。巨轮示图展示了一系列代表月相的数字和象征;一切可能的人类类型都可归于二十八相中的某相。叶芝把这本多年探索出来关于生命奥秘的奇异之书用他诗人的口吻称为“沙漠几何学”。他用诗人的天赋敏感启亮了关于生命的内在规律。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现代英语著名抒情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本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主要代表,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叶芝在《幻象》献词中说:“我渴望一种思想系统,可以让我的想象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同时又使想象所创造的或能创造的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种历史就是灵魂的历史。”叶芝把神话作为人类智慧的象征表现,具体地纳入了他的哲学系统。这种哲学不仅仅是意义的阐释,更是经验的神话。 《幻象》以诗性的智慧和想象描述了人类和历史的发展。这种描述具有某种与古代智慧的价值及象征的连续性。《幻象》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历史循环论;第二部分为人类心理学;第三部分描述人死后灵魂的净化和转化过程。 《幻象》以二十八月相为结构,每相各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命阶段、主观程度、性格类型。每一相各有自己的“意志”、“命运的躯体”、“ 创造性心灵”和“面具”,还有各自的代表人物,例如第十六相的代表人物为布莱克、拉伯雷、阿莱丁诺,以及某些美丽的女人。叶芝认为历史是按螺旋性发展的,从顶点向外围发展,螺旋发展到最大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幻象》是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象征体系,诗人试图借此体系来控制宇宙。《幻象》也可以说是叶芝诗歌的潜结构的表述,它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叶芝对于人类复杂经验的感受,并使他的诗具有一种几乎是无可超越的——至少现在西方还没有人超越的——同时又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丽达与天鹅
暂无简介
第二次来临:叶芝诗选编
本诗集系在漓江社老版叶芝诗选《丽达与天鹅》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了二十多篇,更加完整、充分地展现了叶芝各时期创作情况。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创作风格的变化,我们将所收入的诗歌大致划分成五个阶段,即后期浪漫主义阶段、走出后期浪漫主义阶段、接近现代主义阶段、成熟的高峰阶段和晚年阶段。当然,这些划分不是绝对的,前一个阶段的特点偶尔也会在后一个阶段重新、重叠出现,这也正说明了叶芝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扬弃,而是螺旋上升的。 《第二次来临》是叶芝诗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很有名和很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诗名出自《S经》,与叶芝自己的神秘象征主义体系也有关,即历史每一循环两千年,“伪耶稣”就会来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选它做书名,也取其字面意思,喻指裘小龙的叶芝诗选译本,第二次在漓江社出版。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经典:优美的诺贝尔系列精选(套装共7册)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凯尔特的薄暮》 叶芝早年搜集自斯莱戈和戈尔韦的神话、传说合集,融合了众多神秘浪漫的爱尔兰乡间神话,是作者早年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与乡间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文章洋溢着神秘浪漫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展示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幻想世界之全貌。正如作者所说,希望“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其意义不仅在于拾起了散落在乡间的纯朴珍宝,更是爱尔兰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推动力量。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阿恩》 挪威作家比昂斯滕·比昂松的众多优秀作品之一。文中对挪威美丽、恬静的乡村生活进行了描述,同时向读者展示了在这一环境下生活着的勤劳、淳朴的挪威人的喜怒哀乐。小说以阿恩父辈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开始,对阿恩所生活的环境和其成长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将阿恩与伊莱以歌曲为媒的相遇、相知、对彼此的暗暗思念以及戏剧性的真相大白等故事娓娓道来。《阿恩》不失为了解挪威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翅膀的痕迹》 泰戈尔三部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的精选,是泰戈尔作品中具哲理、具文采、脍炙人口、具高尚品德与修养、和谐的文字。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花的智慧》 并非严谨的科学或自然史著作,而是梅特林克对人类境况的哲学研究的延伸。梅特林克在《花的智慧》中,对各种植物作了令人惊叹的描写。由此可以说,“没有一粒种子不是彻底地创造一些属于它自己的装置设备,以摆脱出母体的阴影。”梅特林克的《花的智慧》一书,是对植物的美学、科学和哲学相融合的观察和描写,这对今天人们深入地观赏植物,无疑仍有启发。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系列:明娜》 利用暑假的闲暇,我离开德累斯顿的老街,前往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莱森小村庄,并在偶然之下邂逅了一位戴着过时小帽的美丽女子,她是一位家庭教师,名叫明娜。我们在这田园牧歌式的地方度过了美妙的时光,我也被她深深吸引。但在她偶然流露出的黯淡神色里,我看见了匍匐在她灵魂深处的忧伤。不久,一位神秘的画家闯入了我们的故事,正是这个人将明娜拖离了混沌,却又因自己不羁的性格将其抛弃。此时的明娜不得不做出选择……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系列:夏夜里的人们》 作者首先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典型的芬兰风光:“千湖之国”的蔚蓝湖泊,林木葱郁的巍巍群山,瞬息万变的阳光之美,深不可测的天空之景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正是在这样丰富多彩的背景下,不同的人物展现出形形色色的命运。小说中有些人的命运阴森可怕,另一些人则和谐幸福,而这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是夏季特有的。作者的人生观在此表现得极为清楚:力求自由、丰富和完美。诚然,小说中的人物不像《少女西丽娅》中的人物那样具有深度,但这些人物活泼轻松,正好与作品中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机地协调起来。 《孩子们必读的诺贝尔文学经典系列:小毛驴与我》 讲述作者与一头小毛驴齿唇相依的真挚情感。小毛驴银儿躯体娇小,全身毛茸滑溜,聪明可爱,体贴又有耐性,是许多孩童的玩伴,也是作者的知已。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岗、教堂、大街、小巷……走过诗人的故乡——西班牙韦尔瓦省的摩格尔。
幻象
献辞 导言 卷一:哈里发所学的 卷二:哈里发所拒绝学的 卷三:鸽子或天鹅 卷四:普路托之门 译后记 附录1: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附录2:受奖演说 附录3:叶芝生平年表
叶芝精选集
叶芝一生勤奋,笔不辍耕,写出了大量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作品。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民族意识、个人情感和神秘哲学交织呈现于其创作之中。 我社本着优中选精的思想,辑成《叶芝精选集》以飨广大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
叶芝抒情诗选
《叶芝抒情诗选》遴选了诗人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作。具体选自《月下》(1882—1894)、《十字路》(1889)、《玫瑰》(1893)、《苇间风》(1899)、《在那七片树林里》(1904)、《脸盔及其他》(1910)、《责任》(1914)、《库利的野天鹅 》(1919)、《麦克尔•罗巴蒂斯与舞者》(1924)、《碉楼》(1928)、《旋梯及其他》(1933)、《帕内尔的葬礼及其他》(1935)、《新诗》(1938)、《最后的诗》(1938—1939)中最具代表的部分诗作共199首。 叶芝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88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十字路口》到1903年结婚为至。这一时期,叶芝的诗歌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其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第二阶段主要从1904年到1925年,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它们有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的思索,椰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爱尔兰民族独立的暴力行动的看法。” (陈恕著,《爱尔兰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第三个阶段主要从1926年到1939年,这一时期,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诺奖童书:爱尔兰童话故事
暂无简介
诺奖大作家写给小读者共14册(勒克莱齐奥、吉卜林、泰戈尔、福克纳等诺贝尔文学得主写孩子们的童书)
《蜜蜂的生活》: 该书据说是梅特林克受到法布尔的《昆虫记》启 发而创作的一本自然观察笔记,充满诗情画意,知识信 息含量很高,可读性极高。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记录了 蜜蜂的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蜜蜂这一生 物种群在生存过程中的各种习性、状态、制度,以及蜜 蜂在各个生存时期的不同进化过程,同时将对人类世界 的感悟融入其中,对读者了解亲近大自然很有帮助,能 引导孩子爱护大自然,并能引起读者对人类自身处境的 哲学思考。 《泰戈尔经典诗集》 《泰戈尔经典诗集》精选泰戈尔经典诗歌中很为人传颂的《吉檀迦利》和《飞鸟集》合集而成。《吉檀迦利》是“亚洲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很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很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代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爱尔兰童话故事》: 我们所熟知的叶芝基本是以诗人的身份出现的,而该书是叶芝所搜集、精选的爱尔兰民间童话故事,共包含11篇童话以及叶芝亲自所写的序言。故事一共分为四个主题讲述,其中有叶芝收入其他作者的作品,有叶芝自己所写,也有他经口述者口述所记录下来的——它们生动有趣,情节曲折动人,主题深刻隽永,语言优美流畅,让人回味无穷。然而,这些带有浓重爱尔兰风格的童话故事却鲜为中国读者所知。而今,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在中国翻译问世,让中国读者从中一睹爱尔兰人特有的诗意与智慧。 《我的小狗》: 高尔斯华绥记述了自己与一只狗的生活:如何偶遇走到一起,生活如何变得有趣,但又如何意外分离而又不知所终。人和狗的生活,有爱,有忠诚,有希望;人与动物的情感,总浸透着伤感…… 该书插图由英国大师级插画家莫德伯爵所绘,很好精美,极具收藏价值。 《许愿树》: 该书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生日前一天的梦中发生的故事。她和几个玩伴突发奇想,要去寻找传说中的许愿树,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她途中结识一个红头发的奇怪男孩,陪她一起去寻找许愿树。他们一路上碰到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寻找之路,也是一趟成长之旅。故事带有魔幻色彩,极富想象力。该书是文学大师福克纳创作的专享一本童书。
凯尔特薄暮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代表作《神话集》里的重要作品。《神话集》是叶芝推崇爱尔兰传统和民间文学的结晶,具有和他的诗歌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凯尔特薄暮》是叶芝受欢迎的民间故事集,生动展示了爱尔兰民间神话、灵异和魔幻故事,以及那些充分接纳仙人存在的可爱的爱尔兰人民。
我以为,能与你到老:最美抒情诗人叶芝典藏诗咏
暂无简介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是凯尔特乡 野神话传说合集。爱尔兰民间传说的搜集者们有一个 巨大的优点,他们的作品更多地是文学而不是科学的 ,向我们展示的更多的是爱尔兰农夫们的故事,而不 是什么人类的原始宗教,或者民俗学者们一心追究的 那类东西。他们记下了人民的声音、生命的脉动,每 个故事都表明了当时的人最关注的东西。克罗克和洛 佛尔,出于对爱尔兰仙人浮皮潦草的理解,用幽默的 眼光看待一切。克罗克的作品中,处处美轮美奂 娇柔的世外桃源之美。而卡尔顿,一个农民出身的人 ,在他的许多故事我只能收录最简单的几则 尤其是鬼故事里,虽然也不乏幽默,却有着一种严肃 得多的态度。肯尼迪,一位都柏林的老书贩子,他对 仙人似乎有着真正的信仰。论文学才能,他远不如前 者,但他的记录非常精确,经常直接采用说故事人的 词汇。最出色的还要数怀尔德夫人的《古代传说集》 。 在W.B.叶芝的《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里,幽默被痛苦和温柔全盘取代。这里我们 可以听到凯尔特人的真正心声:忍受多年迫害之后, 他朝着爱成长,用梦想充盈周身,在微光中倾听仙人 的歌谣,思考灵魂和死亡。这就是凯尔特,只不过是 做着梦的凯尔特。
帷幕的颤抖
帷幕下的颤抖,ISBN:9787539935096,作者:叶芝
朝圣者的灵魂
朝圣者的灵魂(英汉对照),ISBN:9787560009254,作者:朱云奇编
纯品诗歌
《纯品诗歌(浪漫珍藏版)》内容简介:文学的至美在乎语言,语言的至美在乎它所传达出的人性,而人性的至美在于人类生命初始所拥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清澈透明、圣洁虔诚。那是婴儿的牙牙学语,也是智者的临终遗言。没有高低深浅,只要用我们洁净的味蕾,重新体味宇宙人生的绚烂。
世间我所中意的美好
《世间我所中意的美好:叶芝抒情诗选(英汉对照)》精选了诗人各个时期的经典佳作,尤以爱情诗为主打。如《当你老了》、《白鸟》、《蜉蝣》、《柳园里》等打动了几代读者的经典情诗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也从侧面体现了作者一生的爱情理想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对爱情的审视与理解的改变。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作者将内心的款款深情注入诗行,寥寥数语,拨动心弦,带你回到青春心动的时光。
牧师的晚餐
《牧师的晚餐(中英对照)》一书选取了叶芝短篇小说中8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其中包括勒德·汗拉罕系列故事、牧师的晚餐、流浪汉的十字架之刑、火玫瑰、国王的智慧、对大火和阴影的诅咒、曙光中的老人、春之心。它们多取材于中世纪的民间故事,表现骑士、力量、风度、善恶、人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