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男,彝族,1961年6月生,四川凉山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大学学历。 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吉狄马加的诗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4%
汇集作者自发表诗歌以来的的代表性作品,重返展现了作者迄今为止的诗歌诗歌创作全貌,以及这一方面的发展路径。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得惠于其民族文化的滋养,得惠于经年不断的汉语创作的锤炼,也得惠于其长时间文化管理工作培植出来的视野,其社会效益毋庸置疑。
纯粹·时间文丛:火焰上的辩词——吉狄马加诗文集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纯粹向度·疾风中的虹霓:中墨少数民族女诗人诗歌互译集
本书是吉狄马加、石一宁主编的一部诗集,收录了7位中国少数民族女诗人以及7位墨西哥原住民女诗人的优秀诗作。中国女诗人的诗歌用汉文、西班牙译文、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墨西哥女诗人的诗歌用西班牙文、汉文译文、少数民族文字出版。14位女诗人通过女性敏感、细腻而独特的心灵感悟自然、体验生命、记录生活,表达她们作为女人、母亲和精神的创造者向世界发出深情的倾诉,传递爱和温暖。每位诗人的诗作都以三种文字呈现,该诗集既是两国女诗人的文学对话,也是两国文化的交流。
吉狄马加的诗
《吉狄马加的诗》是蓝星诗库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汇集作者自发表诗歌以来的代表性作品,展现了作者迄今为止的诗歌创作面貌,以及这一方面的发展路径。收入《自画像》《彝人之歌》《黑色狂想曲》《太阳》等经典作品,其作品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将彝族的神话和诗学与现代语汇熔为一炉,意蕴深刻,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得惠于其民族文化的滋养,得惠于经年不断的汉语创作的锤炼,也得惠于其长时间文化管理工作培植出来的视野,其社会效益毋庸置疑。
华夏之旅丛书 橘灯照亮家园
《橘灯照亮家园》系华夏之旅丛书之一,由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主编,张锐锋、王家新、冯秋子等著名作家和诗人到浙江黄岩采风的散文作品集,包括张锐锋《橘灯照亮家园》、王家新《新橘颂》、周晓枫《橘花之盟》、庞余亮《你,那么甜蜜》等等。这些文章围绕“橘”这一点,从文学、地理、历史、民俗等多个方面,讲述了黄岩这片善于思考、富有认知力和创造力、激情与理性交融的土地。 橘乡黄岩是立体的、多面的、多元化,本书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切入黄岩的历史与现实,带领读者真正走进黄岩,了解黄岩。
迟到的挽歌(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
《迟到的挽歌》是吉狄马加创作的诗、文、画集,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多首长诗和包括演讲、致辞、序言、评论、对谈等形式在内的多篇散文,以及数十幅手绘插画。在诗歌中,既有对父亲的挽歌、对民族的赞歌,也有对自我存在的剖白、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散文中,吉狄马加谈论文化的异同、诗歌的意义和文学的力量。奇异线条构成的插画,充满了彝族风情,是吉狄马加“彝人歌者”身份的深切体现。有诗、有文、有画,有自我、有民族、有世界,书写自我又不限于自我,歌唱民族又不限于民族,放眼现实世界又不限于现实世界。作为一个被多语种译介的诗人,吉狄马加真正实现了世界性阅读的可能。
词语的盐(吉狄马加文集)
本书收录了吉狄马加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演讲与评论作品,包括作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会议上的演讲和致辞。如作者1986年在全国青创会上的发言《我的诗歌,来自我所熟悉的那个文化》,展现了作者文学之路的起源以及坚决走下去的决心。2018年“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颁奖仪式上的致答辞《诗歌的责任并非仅仅是自我的发现》、在2018中国自贡“一带一路”诗歌之灯点亮世界国际诗歌周开幕式上的演讲《词语的盐光所构筑的另一个人类的殿堂》等篇。全面展示了吉狄马加的学术谱系、心路历程,以及其诗歌成就,让读者领略到诗人的澎湃激情,飞扬遐思,及其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深挚而柔美的语言”,和他具有的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刻的人类意识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雪豹……(吉狄马加文集)
本卷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诗歌代表作,题材趋于国际化,具有世界文化的普遍性,显示出诗人的广阔胸襟和仁慈的情怀。
彝人之歌(吉狄马加文集)
这是《吉狄马加文集》之诗歌卷《彝人之歌》,收录诗歌三百余首,都是作者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创作的诗歌精品,比如彝族人鲜明的古铜色肌肤、彝族人最喜欢的黑黄红三色、彝族特有的瓦板屋、大凉山、泸沽湖、朵洛荷舞等等,意蕴深刻,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与群山一起聆听(吉狄马加文集)
本文集是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个人文集,以创作年表为序,将其作品分为诗歌、演讲与评论、对话等卷,分类归纳结集,本卷为诗歌卷。本卷收录了作者多年来与他人的对话,包括《古老的土地——答泽希拉·比耶利博士》《我不写远离人间烟火的诗——答记者张健问》等篇。通过采访与问答的方式,从一个侧面展示作者的创作风采与学术思想,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多维度地呈现给读者,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Identity 身份
《身份》是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抒情诗歌精选集。吉狄马加是公认的当代中国代表诗人,他的作品既有对大地和母亲深情的歌唱,又有对生命和爱情的美妙歌吟。既有对中国文化包括彝族文化的全面继承,又有对世界诗歌艺术传统的广采博收,这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气象万千、大气淋漓,既色彩缤纷,又直刺心灵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读他的诗歌,可以净化灵魂,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其作品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艺术力量,在当今诗坛极为罕见。在许多朗诵会上朗诵他的作品,令观众热泪盈眶。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是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彝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诗歌对话集,收入作者与中外知名诗人、媒体人关于诗歌的对话25篇,其中,与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的长篇对谈,与美国原住民诗人西蒙·欧迪斯的对话、与匈牙利著名诗人拉茨·彼特的对话,及答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的提问等篇,均曾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深刻独到的思考和诗学的启示意义。
慢
《慢》是由大益文学院与漓江出版社联合出品的“大益文学”丛书的作品集,内容涵盖小说、散文、随笔、访谈、文学批评、诗歌、翻译作品、文学资讯以及其他艺术门类欣赏。 重磅推荐: 1、中国先锋小说的泰斗级人物,作家马原,在中篇童话《砖红色屋顶》里讲述六岁男孩一次不大不小的奇遇,整个故事悬念迭出而又温馨淳朴,文字清新而含义深永,读罢令人回味无穷。 2、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除了向读者奉献自己新作,还带来一篇《吉狄马加与叶夫图申科访谈录》,叶夫图申科是俄罗斯著名诗人,与大诗人布罗茨基、阿多尼斯等人多有交往,访谈内容涉及俄罗斯诗坛乃至世界文坛的诸多趣事、秘闻,是不可多得的精彩文献,世界文学爱好者不容错过。 3、在“对垒”栏目,中国70后实力派作家曹寇,以一篇诙谐幽默而形式感极强的小说《1/5040》,与美国70后当红作家内森·英格兰德的小说《内窥秀》展开强强对话,后者极富荒诞感和戏剧性,同时发人深思。两位作家对自我身份认同、文化处境的思考,既精深又不乏反讽解构。 4、著名诗人于坚的《朝苏记》,把读者带入极其广阔、纵深的诗歌世界,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与大文豪苏东坡的脚步,在诗词地图上漫游,在诗词的历史中追问生命的真义,久久置身于我们深厚的诗国传统的长河之中,令人醍醐灌顶。
经典朗诵诗选
本书由编者精心选入郭沫若、闻一多、余光中、戴望舒等百余位现当代诗人作品,其中有像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余光中《乡愁》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有像江凡《小道与大道》、金占明《大变迁》这样描绘祖国七十年变革的新篇力作,每篇作品都朗朗上口,便于读者欣赏与朗诵。
文学的使命与担当
暂无简介
母语的白天与黑夜:中外著名诗人眼中的青海
暂无简介
中国当代诗歌前浪
《中国当代诗歌前浪》选编了中国大陆80位大多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坚持汉语写作的先锋诗人的作品,也收录了代表更年轻一代审美取向与文化观念的“70-80后”的诗人作品。《中国当代诗歌前浪》以汉英双语形式呈现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中国当代新诗全貌。《中国当代诗歌前浪》的诗歌英译大致可分为两类:学术翻译和诗人翻译。全书约二分之一的英译出自英语世界一流的学者、诗人、翻译家之手.如凌静恰、霍布恩、梅丹理、乔直、柯雷、戴迈河、西敏等。余下部分则由诗人翻译家海岸提供英译初稿.再分别与在华旅居的美国诗人徐载字、梅丹理等合作完成。《中国当代诗歌前浪》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均属上乘。相信《中国当代诗歌前浪》的出版会给海内外读者,尤其是诗歌翻译爱好者带来一份惊喜。
吉狄马加访谈及随笔集
《吉狄马加访谈及随笔集:为土地和生命而写作》包括访谈和随笔两部分,内容包括古老的土地、诗坛追星录之同名家对话、为土地和生命而写作、一个伸出手并真正触摸到大凉山灵魂的画家等。
青海花儿大典
暂无简介
为土地和生命而写作
《为土地和生命而写作》首次精选吉狄马加演讲22篇,译成英文。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文学演讲(12篇)收录作者历年来受邀在国内国际学术场合就其为人为文的主要题材,如地域文化差异性,文化多元性,环保,普世意义上的正义,真理,众生平等所做的演讲。第二部分文化演讲(10篇),则收录作者在青海工作期间,策划发起的五大文化运动(创意活动)。附件收录国内外诗人同行,评论家研究吉狄马加的论文(涉六种国际语言,俄语,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波兰语)9篇。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吉狄马加先生在国际国内诗歌界学术界初步形成的文学史定位。
当代诗人作家书画集
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那么,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最耀眼的便是诗歌,而《诗经》就是其中最亮丽的明珠;如果说黄河与长江养育了渊源流长的中华民族,那么,豫北鹤壁市境内流过的清澈宁静的淇河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火焰与词语
《火焰与词语:吉狄马加诗集》是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作精选,汉英对照,由美国汉学家、诗人梅丹理英译。诗人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命运等人文角度入笔,以诗歌的方式向世界倾诉历史、倾诉民族文化,融入带有浓郁民族性的思考。
感动世界的101首经典儿歌
《吉狄马加的诗》是中国当代优秀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精选集,中英双语。英文翻译由著名海外汉学家梅丹里先生担任。诗集将彝民族独具特色、个性鲜明,且神秘难测的彝族文化精髓用诗歌刻画到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成为共属于人类的多样性文明之一,并且纯朴、生动、明晰、绚丽,是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借鉴价值的优秀诗歌作品集。
青海藏獒
《青海藏獒》为“青海藏獒画册”,藏獒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大型猎犬,被誉为“中华神犬”。藏獒又名蕃狗、多启、大狗,古称苍猊犬等等。产于西藏(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世界级珍稀种),据记载距今已有800万至1300万年历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藏系的类别区分。骨架粗壮、体魄强健、吼声如雷、英勇善斗。属于护卫犬种,具有王者的霸气和对主人极其忠诚的秉性。
最后净土的入口
最后净土的入口,ISBN:9787225033136,作者:吉狄马加主编
鹰翅和太阳
暂无简介
诗歌无限的可能
《诗歌无限的可能: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集》选取了不少诗人关于诗歌翻译方向的精辟论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诗人,以“国际交流背景下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为主题,深刻地阐释了语言与诗歌的特殊关系,尤其是就诗歌的翻译,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地证明了翻译的诗歌对各民族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而呼吁建构起和谐的译诗生态环境。
遗忘的词
暂无简介
现实与物质的超越
《现实与物质的超越: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集》是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的作品集,有中国诗人和外国诗人,其中中国诗人有阿尔泰、白灵、白渔、柏桦、班果、蔡丽双、曹纪祖、曹明伦、车延高、陈超、陈众议、程光炜、楚天舒、春华、董生龙、发星、冯笃松、高兴、高瑛、哥布、格桑多杰、耿翔、耿占春、耿占坤、顾子欣等。外国诗人有阿富汗的萨伊德·M·法拉尼、比利时的灰曼·卓根布鲁特、巴西的朵拉·里贝罗、加拿大的弗瑞德·瓦、智利的阿莱克桑德拉·多名戈斯等。
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1:(2017)
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于2017年正式启动。2017年秋季,来自九个国家的十位作家来到中国,在鲁迅文学院度过了为期一个月的难忘时光。《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1:(2017)》正是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记录了这段时光,具体包括:鲁院首届国际写作计划开幕式、四次中外作家研讨会、外国作家在北京与上海参观交流的图文资料。四次中外作家文学研讨会构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中外作家通过密切的交流和深度的思维碰撞,相互启迪,对外国作家深入体验和理解中国提供路径,也对开阔中国作家视野、促进中外文学交流具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双峰文丛(套装共6册)
“双峰”意指中国和西方文学两座高峰。双峰文丛是中外当代一流作家的精品自选集。我们一方面希望引介国外优秀作家和作品,另一方面更希望打造中国作家于世界文学的集体在场。目前,我们已经与匈牙利和俄罗斯的出版机构达成合作意向。第一辑收录六位中国当代一线作家,由其自选具代表性的文字,诗歌、散文、随笔、文论、短篇小说均有所涉及,旨在以精炼的篇幅展示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追求。其中张炜、吉狄马加、叶兆言所选均为近年新作,韩少功、苏童、史铁生的作品则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优秀作家的时代记忆。配合图书的出版,我们还将组织中匈、中俄作家文学高峰对谈,中国作家赴匈牙利、俄罗斯举行中国文学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希望可以借此将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真正推向世界。
敬畏群山
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罕见国际视野,人类意识和文化底蕴,产生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吉狄马加已在国内外出版诗集近四十种。其散文作品,一如其诗歌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深挚而柔美的语言 ”,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本书精选吉狄马加激情澎湃,遐思飞扬的演讲42篇,译成英文,系统阐述诗人的学术谱系,心路历程,以及其诗歌乃至为人为文主要题材,将补足一个大诗人在英语平台上的文本资源,给域外同行和研究者提供方便,为后学提供雅译范本。
永远的鲁院
“鲁院文丛”之一种。由吉狄马加主编,邱华栋副主编的有关鲁院的回忆性散文集,分教师篇、学员篇、访谈篇。
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那是张熟悉的脸,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亲切的脸眼里闪动着泪花话里充满着力量,那刻,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张陌生的脸,是我埋在瓦砾下看到的最勇敢的脸,信念撬开了残恒顽强搬走了巨石,那刻,我感到我有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天使的脸 是我躺在病床上看到的最美丽的脸爱心包扎了创伤温暖驱走了恐惧 那一刻 最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慈祥的睑 是我奔离教室前看到的最镇定的脸 为了自己的学生成就了自己的永恒 那一刻 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张年轻的脸 是我在排队长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睑 为了灾区的伤员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 那刻 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名誊主编 吉狄马加 主编 祁人
2001-2010-新世纪中国诗典
《2001-2010-新世纪中国诗典》由著名诗人、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委副会长吉狄马加,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犁共同主编。本诗典融现实性、先锋性、包容性为一体,囊括于坚、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小妮、伊沙、韩东、侯马、雷平阳、苏历铭、路也、朵渔、沈浩波、蓝蓝等名家名篇,荟萃阿斐、老了、李成恩、旋覆、八零、陈思楷、蓝冰丫头、余幼幼等一批80后、90后诗坛新人力作,完全可以称得上“新世纪十年的诗歌读本”。
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
《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作为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会刊,主要围绕诗歌节相关信息巨擘发布、与会诗人及嘉宾作品选登,以及诗歌节论坛主要观点的争鸣,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勾勒和展现本届诗歌节的具体风貌。
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集:时间搭成的阶梯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举办了三届,我们业已出版了《通向世界的门扉》《最后净土的入口》《诗歌:无限的可能》三本与会诗人作品集,在社会上和诗歌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影响。本届,我们将沿着时间搭成的阶梯,集结第四届青海湖诗歌节近两百位与会中外诗人的诗歌作品,为参加会议的诗人们再度献上厚礼。《时间搭成的阶梯》由近两百位诗人的照片一幅、简介一则、诗歌两三首、短评一篇组成。内容多为抒写青海大美风光,探讨对诗歌、人生的理解和思索。
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
作为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特刊,主要围绕诗歌节相关信息发布、与会诗人及嘉宾作品选登,以及诗歌节论坛主要观点的争鸣,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勾勒和展现本届诗歌节的具体风貌和深刻理念。本书是青海湖诗歌节的缩影和投射,更是诗歌节在纸质媒介上的全景式展现。
从雪豹到马雅可夫斯基(汉英对照)
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精选集。吉狄马加作为一位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诗人,长年在汉语和彝语之间游走徘徊,深刻地体验到两种乃至多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他不回避碎片化的时代境况,而是深入到生命的源头和文化的根性去“寻找被埋葬的词”,在故土的超验世界里倾听另一种声音。“吉狄马加的诗让人心灵净化,并构建起一个人类不懈追求纯真和自我实现的伟大时代。面朝广袤美丽的自然,他的作品始终致力于表现人类命运的深度,这命运的陡坡一直通向宏大的宇宙体系和存在的基本机制。”(2016年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颁奖词)
诗歌点亮生活
这是由中国诗歌网组织和编选的优秀诗歌选,包括新诗和旧体诗,既有名家名作,也有新人新作。作品多是在中国诗歌网“每日一诗”栏目中征集的诗歌中所选的优秀作品,每首诗还配有专家对该诗的评点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