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纠缠的树
1人今日阅读
一部改变人们生命史观的重磅之作!科普作家大卫·奎曼趣讲人类基因发展史,揭开“人”的秘密!据我们所知,宇宙中的生命仅在地球上展开且只展开过一次。在大约40亿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生命才从最初的样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琳琅满目、错综复杂的形态?怎样的偶发事件和必然事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就了人类这样神奇的生物? 长久以来,人们对进化的认知都来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生物的进化就像一棵树,位于进化树不同位置的生物由于个体差异产生不同子代,并在自然筛选下形成不同的物种,也就是说,进化来自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开始以RNA序列重新检视生命史,他们发现,进化之路比我们原先所认为的要棘手复杂得多,生命之树的枝干也比我们所预想的更为纠缠。比如有高达8%的人类基因组并非直接来自同类遗传,而是来自病毒感染。基因的横向转移至关重要,若没有水平基因转移,胎盘哺乳动物或许不会出现,人类也不可能存在。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对生命史的认识。 在本书中,曾屡获殊荣的科普作家大卫·奎曼讲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学这一领域和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他串联起一个个与这场科学剧变相关的故事,科学家们的研究同他们人生的关联也饶有趣味。
不称职的英雄:达尔文与难产的《物种起源》
本书系“反英雄史”三部曲之一。 他解开进化之谜只用了两年,发表《物种起源》却花了21年;他混迹在神学主导下的伦敦科学界,左右逢源,离经叛道的学说只在自己脑袋里演绎,从不敢向朋友倾诉;他窝在乡下庄园里,拿各种小动物做千奇百怪的实验,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藤壶解剖了八年,家庭最大的开销之一是啤酒…… 他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坚决不发表进化论,原因很简单——他的对手是上帝。 在本书中,三届美国国家杂志奖得主大卫•奎曼将为你展示这位最伟大的科学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像你我一样,他恐惧,怯懦、拖延、懈怠,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这位“杀死上帝”的人类英雄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称职”。
致命接触:全球大型传染病探秘之旅
大卫·奎曼与全球疾病专家展开了一项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在中国网捕蝙蝠,在孟加拉制作捕猴陷阱、在刚果围捕大猩猩…… 他们试图踏访每一个疾病的发源地,去寻找人类大范围感染疾病的根源。大卫·奎曼除了利用翔实的调查资料向读者介绍了这些著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过程,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一场全球性疾病何时到来?
传染病防治指南(套装共5册)
《张文宏说传染》、《致命接触:追踪全球大型传染病(第二版)》、《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优雅的守卫者》、《瘟疫与人》共五本。
下一场人类大瘟疫
◎本書由自然科普得獎作家、暢銷書《多多鳥之歌》作者耗時5年完成,榮獲:美國科學作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社會科學新聞獎」(Science in Society Journalism Awards)、英國生物學會書籍獎(Society of Biology Book Award)◎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誠心推薦當我們包圍野生動物,把牠們逼到牆角、消滅牠們、並吃掉牠們時,我們也染上了牠們的疾病!人類踏進了病原的地盤,創造了的條件讓自己成為新的宿主,也替神祕病原製造了全新的生態機會,為自己招來下一場大禍!我們無法避開這些可怕疾病而置身事外,因為我們就活在自然界裡,人類常常忘了,自己也是動物之一,而且和其他動物密不可分!2003年肆虐中港台的SARS疫情,會不會再次死灰復燃?伊波拉病毒什麼時候會在非洲以外地區爆發大流行?從HIV、亨德拉病毒、伊波拉、禽流感到SARS……,新興疾病從其他動物跨物種跳躍到人類宿主的機會越來越頻繁,演化會不會終將造就出無法遏止的超級病原?下一場凶殘的人類大規模流行病,殺害數百萬人的重大疫情,肯定是一種新疾病引發的──至少是人類新遇上的種類。致病原禍首肯定是我們陌生的,不熟悉的,卻也不會是從外太空來的。這種殺手病原體──可能是種病毒──很有可能是從非人類動物外溢傳進人群。逵曼的《下一場人類大瘟疫》是一部科學報導鉅著,循線周遊世界,探究這項主題。五年來,逵曼和科學家形影不離,實地深入田野──孟加拉一處樹梢、剛果一片森林、中國一家竹鼠養殖場、紐約州杜且斯郡一處郊區林地──還進入了他們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他訪問了倖存者,採集了身亡者的故事。他從全新研究發現了意外事項,得知了公共衛生官員心中的憂懼,提出了研究人員眼中必須高度關注的狀況。《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講述科學、歷史、祕辛和人類創痛,化為讀之不忍釋手的劇情。「下一場大禍」會在哪處偏遠地帶,從哪種無辜的動物現身?那會是中國南方某種齧齒類動物?西部非洲某種猴子?馬來西亞恰好停棲在某家養豬場上方的某種蝙蝠?在這個快速旅行且稠密人類族群之間頻繁交流的時代,新興疾病有可能不到幾個小時就傳遍全球。不過它會從哪裡開始,如何起步?近起次爆發可以提供一些指引,於是逵曼投入尋根探源,追查伊波拉、馬堡病毒症、SARS、禽流感、萊姆病以及其他古怪陰森的外溢案例,像是非洲土著煮食一隻死掉的黑猩猩,導致全村遭伊波拉肆虐;一名染上SARS的超級傳播者入住香港一家酒店,導致疫情迅速擴展到加拿大、新加坡跟越南;以及世紀黑死病──愛滋病又如何從喀麥隆的一隻黑猩猩起步等等。《下一場人類大瘟疫》提出一些急迫的問題:這些事件是偶發不幸或連帶有關?它們只是不巧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者是我們因故引發的?可以採行哪些措施?不過《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不只是實地報導的嘹喨號角,它還優雅道出一段求知的故事,鋪陳穿梭時光,跨越地貌,也帶我們全新認識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奧妙運作。
不情願的達爾文: 物種起源誕生的故事
美國社科重量出版社W. W. Norton「偉大發現」(Great Discoveries)書系 紀念達爾文誕生 200周年、《物種起源》問世 150 周年 年輕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如今變成不輕易出手的完美主義者, 豈料一封突如其來的信, 讓一本曠世鉅著提早誕生? ◎150年前,他的對手是上帝 「我有一個大膽的理論,」達爾文在筆記本裡寫道。但這個震驚世人的理論,為何在二十年後才被迫公開發表…? ◎留名青史的,差點就換成別人 雖然達爾文很早便對物種的起源有一套想法,但他卻遲遲未發表這個長期在心中醞釀的理論,一心只想著不斷蒐集證據、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論證。往後的二十年,達爾文如同藏身科學界的間諜,蒐集來自四面八方的研究成果,並把真正答案藏在筆記本裡。在大家眼中,他不過是個退休的冒險家,躲在英國鄉間,閒著沒事就養蘭花、鴿子還有藤壺。他不但離群索居,還盡可能避不出門。 然而就在他慢工磨了二十年還不滿意的時候,一個名叫華萊士的年輕人卻從馬來群島寄了一份論文手稿給他,所闡述的想法與他極為接近!他被嚇得近乎絕望,最後迫於無奈,只好趕著寫出一份厚達五百頁的「摘要」出版,這份「摘要」就是史上具爭議性的科學著作《物種起源》。 ◎一本貼近達爾文內心衝突的傳記 本書用簡短的篇幅,勾勒出達爾文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以及《物種起源》被迫誕生的精采過程。作者從達爾文秘密進行的筆記與私人信函當中,側寫出這個英國紳士一絲不苟而且充滿人性的一面;不但清楚闡述了達爾文的研究工作,更讓我們重回150年前《物種起源》的誕生現場。
致命伊波拉
獲得多項寫作大獎的自然史作家暨探險家大衛.逵曼, 他在西非加彭參加一次叢林探險時,第一次與伊波拉病毒擦身而過。 探險隊的兩名當地嚮導,他們住的村子前不久才爆發了一次大規的疫情,幾乎滅村, 而肇禍的起因則是村民烹煮了一隻死去的黑猩猩…… 伊波拉躲藏在哪裡?會不會掀起人類史的下一場大禍? 本書步步追蹤這個來無影、去無蹤的致命病毒, 告訴你伊波拉的過去、最新的近況,還有尚未可知的未來。 伊波拉這種神祕病毒,世人們對它認識太少,恐懼太多! 它在一九七六年第一次現身, 之後,伊波拉病毒每隔一段時間就外溢引爆一波疫情,釀出軒然大波, 接著,消失不見,只留下一群病人、垂死患者與屍體。 它危險,來無影、去無蹤,它難以言喻, 就像《出埃及記》中死亡天使降下的災殃。 它引爆疫情的致死率,比中世紀流行於法國的鼠疫最嚴重的時期還高! 但它從哪裡來?藏身哪裡?接下來到哪裡去? 始終是傳染病學界最黑暗的祕密。 它無處不在,卻又處處不在;它確實存在,卻又下落不明。 伊波拉病毒不在你的棲地裡面,是你在它的棲地裡面。 伊波拉病毒控制得了嗎?能不能找到藥物療法或疫苗與之對抗? 還是說,最近這場爆發就要發展成「下一場大禍」, 釀成慘烈大流行,還注定要席捲全球,殺死相當比例的世界人口, 猶如十四世紀的黑死病或一九一八年的流感大禍? 全世界頂尖的疾病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調兵遣將毅然投入調查, 這群微生物獵人就像小說及電視劇中的神探與鑑識專家, 深入危險的非洲叢林,探索蝙蝠洞,並飽受蟒蛇、病毒的襲擊, 其間,有研究人員在第一線罹難;也有人在實驗室意外感染,而與死神拉鋸搏鬥。 直到今天,針對伊波拉這個案例,部份問題雖已破解,但仍留有諸多懸疑。 名人推薦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葉金川 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 鄭皓元 專業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