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权

1991年毕业于沈阳市新民师范学校,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执教语文至今,是学校语文教研室主任,标兵教师,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省级骨干教师,东北三省中青年语文十佳教师,第四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2002年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 1998年提出自己的语文观——言语/文化观,认为语文的表层结构是言语,深层结构是文化,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语这个表层,必须触及文化这个底层,因而语文课不能单单上成语言训练课。1998年末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并于次年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实验。1999年提出“教学性备课”和“非教学性备课”的理论,认为“非教学性备课”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1999年10月开始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实验,该项实验在省内、东北地区乃至国内都有较大影响。2006年10月被东北师大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作文个性化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理事   吉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吉林省中小学读写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高中:语文(必修)   本科: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选修)   研究生:当代语文教育热点探究(选修)   主要科研项目   1、《语文学习素质培养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子课题,2003-2005,0.3万,(参加)   2、《中学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课题,2001—2005(参加)   3、《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2005(子课题主持人)   4、《语文学习策略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2007—2009(子课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