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凤伟
尤凤伟 (1943年-2021年9月23日),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历任战士、工人,青岛市文化局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青岛市专业作家。2016年7月12日,2014-2015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在故宫西华书房举行颁奖典礼,尤凤伟获得短篇小说奖。 2019年1月5日,所著《老屋》入选“《扬子江评论》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中篇小说类第9名。 2021年9月23日,尤凤伟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因病辞世,享年78岁。
命悬一丝
5人今日阅读
《命悬一丝》是尤凤伟老师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金山寺》《命悬一丝》《水墨》等5篇中短篇作品。本书所选作品大多展现一种少见的苦难意识,从侧面反映作者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深情体恤以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的笔调厚重、朴实、温暖,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乡村社会还是现代都市,无论是人生剧痛还是生存的无奈,总是潜藏着淡淡的温情。作品从一件小事着手,探寻人性幽微,文字中既有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又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本书中所选作品均为作者的获奖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中国一九五七
本书以罕见的真诚和气概对一九五七年“反右”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诘问与描述,展现出一代知识分子无端遭劫,身陷囹圄,心灵经受阉割的苦难历程。 作品以北京某大学的整风反右开篇,到一批知识者获罪落狱,几易劳改农场改造而收笔,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复杂故事情节的构建以及独特环境的烘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周文祥、冯俐、李戊孟、吴启都等莘莘学子难以言状的炼狱生涯。小说不仅对大量惊心动魄且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做了充分展露与描写,更对复杂人性中诸如善恶、生存、欲望、性爱等多个层面在特殊境遇下的异常形态做了深刻揭示与剖析。是一代知识者的罹难史与心灵史。写得情景交融,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小说以深远广阔的视角,以求真尚实的笔触,以质朴别致的艺术风格和从容而具张力的文学语言,形象而又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在人们记忆中留了深重阴影的历史。正视这段历史并从中反思,于当今社会之进步不无警示与教益。
生存(中篇精选集)
《生存(中篇精选集)》是一本抗战系列小说,《生存》是写于《生命通道》《五月乡城》之后的,比较而言,《生存》写了战争中的人,写了战争中人的状态。人无论面对多么神圣多么重大的事情,生存总是首要的。
石门夜记
尤凤伟,男,1943年生,山东牟平县人。现为青岛市专业作家。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月亮知道我的心》、《爱情从这里开始》、《尤凤伟中短篇小说选》等,《金龟》、《石门绝唱》、《石门夜话》、《石门呓语》多次获奖。
远山
尤凤伟短篇精选集。内容包括为国瑞兄弟善后、回家、晴日雪、原始宗卷、一桩案卷的几种说法、凶手、乘车而去、黑天气传略、远去的二姑、合欢等。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下)
暂无简介
小灯
本书收入了尤凤伟中篇代表作《小灯》和《诺言》二篇。这二部均为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故事,是当代小说中别树一帜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通过对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众多人物的不幸命运的叙写,揭示了权力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异化现象,对所谓群众斗争的盲目性和残酷性作了出色的描绘,对弱势者、惨败者、不幸者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知识分子立场。 尤凤伟一直钟情于历史题材,在写作中坚持一种开放的现实主义的原则,对真实性予以高度的重视,致力于人性的刻画和发掘,加上精心结构的情节和洗练自然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表现力。
沧海客
《沧海客》以大学校园为背景,全景式地叙述了著名的“反右”运动,以及由此展开的一群知识分子的“改造”经历,直至“右派”准予改正时结束。苦难过后,正如作者所言,有一个“光明的尾巴”。 通过深入的采访,以大量的历史材料作为艺术想象的依据,所以写来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书中注重社会氛围和环境描写,突出政治和人性之间的深隐关系;虽然故事不算曲折,但是由于为人物命运所牵引,故而大起大落,曲折有致。此外,周文祥、冯俐、李戊孟、吴启都、苏英等人物刻划也颇成功。
中山装
收录《风铃》《我们的田野》《中山装》《鸭舌帽》《小灯》等中篇小说8部。《风铃》:农民工“解放鞋”为挽救得重病的孙子的生命无奈铤而走险,想绑架常老板的爹,却阴差阳错绑错了人。实际未受到伤害的常老板,报案并用贿赂手段责成公安擒拿未遂歹人。《中山装》:老将军养子想要一套父亲曾穿过的外衣,以与已故的母亲合葬。已经是成功商人的老将军之子孟军则以父亲生前穿过的一套中山装满足了哥哥的心愿。回到老将军战斗过的崮城的孟军惦记的既不是这个相貌平常而内心高尚的兄长,也不是中山装所代表的征战与荣香,而是与他有过情感羁绊的两个女人和一头混血的藏獒。
鸭舌帽
《鸭舌帽》是一部中篇小说合集。本书共收录《鸭舌帽》《暗杀刘青山张子善》2个中篇小说。其中作家李唯写的《暗杀刘青山张子善》,以一个国民党特务刘婉香的视角见证了建国初期中共官员快速腐败的进程,刘婉香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因为生存压力加入了特务机构,执行暗杀刘青山张子善的任务,一波三折数次暗杀没有成功,小说富于幽默而含有讽刺,是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色
平凡小子步青云,名利场中彷徨挣扎,女人堆里半推半就。神秘女人为吴桐看相,说他会有桃花运。妻子、小姨子、女同学,各样的女人带着不同的欲望出现在吴桐的身边,他面临着感情、性爱的问题。欲望堆积在心头,色而不空,吴桐在海滩上写了一个巨大的“愁”字……
归乡
本书是当代作家尤凤伟的全新作品,延续了尤凤伟将历史与现实合二为一的创作风格,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回归乡土之后遇到的故事,鲁地的父老乡亲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境遇、生活状态和人物精神在作者笔下凸显,是虚构,却精准、锐利、直指人性虚弱处。作品以客观而冷静的态度,以现实又魔幻的故事呈现出人性的轮廓、文化的血脉和时代精神的向度。立意深远,震颤人心。
蛇会不会毒死自己
《蛇会不会毒死自己》收作者“幸福的味道”、“那年冬天在北方”、“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旅游”、“蛇会不会毒死自己”等小说。
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
一桩案件的几种说法:中短篇小说珍藏本,ISBN:9787508705521,作者:尤凤伟著
匪闻--尤凤伟小说作品精选
暂无简介
百合的江湖
《鬼子来了》原著作者尤凤伟十年蛰伏之作。他写的《中国1957》被誉为提供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本书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积善人家的好媳妇与一个把她掳走的土匪之间的传奇。这是人行走的地,一切荣耀皆因了那人受的苦。这个有史以来最深情的强盗,信奉“男人的血是要为女人流的”,为了她,他退隐乡野,险死还生,最后又死于她的轻率——终不悔。这是一部民国乱世的热血传奇;一曲山东响马的慷慨悲歌,一个女人抵抗男人侵略的史诗。它赋予了中国小说传统别开生面的意味。
樱桃
商业中专老师吴桐胸无大志,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因为同学王梅的举荐,一举登上了众人艳羡不已的泰达集团总会计师的宝座。于是权力、金钱、美女等种种的诱惑接踵而来,对他投怀送抱;各种利益争夺的漩涡,也把他裹挟其中……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生存
《生存》是“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之一种,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尤凤伟的三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生存》《石门夜话》《金山寺》。尤凤伟的中篇小说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直面性,既对现实生活有文学化的回应,又能在广阔的历史和现实中关注人性的幽微,体现了一个作家难能可贵的责任和担当
苹果
尤凤伟短篇新作集。内容包括门牙、隆冬、空白、残余时间、晒画、一九五一年的号声、苹果、婆婆、旅游、木兰从军、对口词等。
月煞
《月煞》是一部中篇小说合集。本书共收录《月煞》《晚安玫瑰》《晚祷》《金山寺》4个中篇小说。《晚安玫瑰》中,吉莲娜是一个80岁的房东,终身未嫁但生活讲究,25岁的房客赵小娥闯入了她的生活,她是一名普通的报社校对员、正经历自己生活和爱情的低谷时期,漂泊不定,两个生活在截然相反世界中的女人相遇,经过日复一日的交往两人走进彼此的内心,吉莲娜死后,赵小娥得到了她的老房子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小说展现里爱情与婚姻的无奈,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也表现了人性美好温暖的一面。
衣钵
以时空交错的手法讲述了相隔半个世纪的两个故事,一个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为背景,另一个则是半个世纪后关于一个乡镇企业的故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觉醒社六位进步学生是被历史的偶然性卷入土改的逃亡者,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饮品厂厂长万胜利,也不是类似题材小说中常见的左右逢源的商人或暴发户形象,而是处处遭遇算计比老百姓还要捉襟见肘的形象。 战争与革命、历史与现实、忠诚与背叛、爱情与人性,整部小说在个人的口述历史中呈现出动荡年代的民间记忆。
泥鳅
《泥鳅》写的是一群“从农村游到城市的鱼”。以主人公国瑞为代表的一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怀着改善生活的朴素愿望走进城市。他们舍得出卖力气,甚至身体和尊严,但最终都没能真正为城市所接纳。国瑞的经历很具有传奇色彩,他一度还过上了非常接近城市上层的“幸福生活”…… 作者尤凤伟写过战争,写过土改肃反,写过土匪毛贼,但“都是遥远的事情与陌生的人物”,而长篇小说《泥鳅》,则标志着他的创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从追寻历史烟尘转入到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金山寺
在作者的笔下,无论官场还是商界还是民间,无不浸润着传统的“江湖”意蕴。其中的人物,既有红二代也有打工仔,既有企业家也有修脚工,既有官员也有农妇,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同性恋者,笔触探及各个阶层,一个个都被作者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清醒的现实主义中不乏黑色幽默,处处体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和悲悯情怀。有些篇目的标题小说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意象,而作者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又无不通过有滋有味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娓娓道来。十一篇小说,从过去到现在,从城市到农村,为我们展现出一副中国社会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值得我们读细细地品味和思索。
国乐
法官的怜悯之心遭遇金钱挑战,需要满足对方要求才能成全;才华被埋没的人终于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在名和利的缝隙里,他却被弄得啼笑皆非;别人以为他权利在握,他面对的却是矛盾重重,每一个都亟待化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上上下下,他一个都不想辜负,可惜事情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一首《国乐》,作家写得余韵悠长,若是你,又会怎样处理?
中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