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古希腊作家,西方文学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希罗多德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创作成为《历史》(Ἱστορίαι)一书,该书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
历史(2018全新详注修订本)
9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0%
《历史》是西方古代首部历史学巨著,主要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希罗多德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善于驾驭各种资料;著作生动展示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
希罗多德历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8%
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主要内容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被后世学者分为九卷。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
历史
2人今日阅读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时代阅读经典文库:历史(套装上下册)》是西方“史学之祖”希罗多德撰写的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书中不仅记述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叙述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形势、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等。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不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开创了西方历史写作中的叙述体体裁,而且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英文版)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中国读者常常将他与写出伟大历史著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相提并论。司马迁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并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希罗多德同样用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一生中远行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等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书——《希罗多德历史》。古罗马著名的政论演说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paterhistoriae),可以说,一点都不为过,正如司马迁可以作为“中国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历史》这本书中,主要记录了希罗多德听说的很多历史故事。的确,这与司马迁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史记》里也有很多故事都是司马迁听来的。但这并不妨碍司马迁成为伟大的历史记录者。正因为他的记录,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也都是完整地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书籍形式,传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本身不就是个奇迹么!设想没有司马迁的记录,则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精彩故事,可能就会陷入黑暗之中,不被人所知。希罗多德在其书中记录了或者说口述了很多场战役、历史以及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希罗多德的记录,才使得后世有了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基础,有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希罗多德曾如此说,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本影响世界的书里,有很多故事内容都是他想象出来的,也有很多故事严重失真。但终究这是一本留给世界的最早的关于人类历史方面的记录的书,我们不读它,又能读什么呢?同理,我们不读司马迁的《史记》,来了解他所了解的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历史,又能读谁的呢?可选择的余地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只能按希罗多德的历史眼光来看当时的人和事,只能按司马迁的历史眼光来观察他提供给我们的历史第一手资料,而别无他选。
希波战争史
《希波战争史》是西方史学中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与《史记》并为东西方史学奠基之作。 《希波战争史》取材广泛、规模宏大、史料充实。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且充满了浪漫想象。该书内容丰赡,不仅记载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希波战争的史实:还广泛涉到古代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和小亚细亚各国的自然地理、风俗民情、宗教文化和社会经济情况;其视野扩大到当时希腊及其周边世界,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被西方学者誉为“第一部世界性的社会文化史”和“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希罗多德将艺术性、标准性与批判性相结合,以哲人般的深邃、史家般的笔法、文学家般的文风缔造出结构虽松散。但具有基本主题的叙述和纪事本末体体裁。使得这部西方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历史著作犀利而深刻。日久而弥新。
“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版)”系列·历史 (导读注释版)
《历史》一书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河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书在西方一向被认为史*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此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赛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套装共121册)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之历史类,汇聚了东西方史学名著90种,尤其将西方史学经典几乎网罗殆尽,从被称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到近代著名史学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直至最新锐的史学流派年鉴学派的奠基之作《封建社会》(马克·布洛赫著)均被包容进去,包含了战争史、政治史、经济发展史、社会生活史、历史哲学等方方面面。本丛书不仅收录的都是名著,而且译者也多为名家。如王以铸译古希腊、古罗马的史学著作,无论在学术界或翻译界都有定评。如史学家戚国淦、齐思和等均为本丛书捉刀上阵,他们的译文都做到了信达雅,传神达意,说为译著中的经典并非过言。本丛书同时还兼收了不少东方史学名著,如《印卡王室述评》、《琉璃宫史》、《巴布尔回忆录》等,或为一个国家,或为一个地区,或为一个失落的文明。世界就是在这时空的交错和流逝中又展现了其真相和意义。
汉译名著·历史学经典十种
我们遴选了那些能反映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文明的交流与冲突、文明的多样与复杂,能体现过往五千年人类文明发展框架的奠基性著作,同时亦关注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的作品。希望这十部史学名著能够展现人类文明丰富多元的样貌,让读者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一种全景式理解。
企鹅小口袋·人文经典(全8册)
这是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口袋本西方人文经典读物,遴选自企鹅兰登出版的128册企鹅经典小黑书。 本套书共8本:古希腊哲学思想经典《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腊历史经典《冈比西斯的疯狂》、文艺复兴巨匠传记《达·芬奇、利皮和波提切利》、环球航行的地理发现记录《大航海》、政治学经典《社会契约》、达尔文博物探险笔记《一场蝴蝶雪》、英国社会调查《伦敦街上》、欧洲女探险家非洲行记《西非之旅》。 本套书内容丰富,涵盖哲学、历史、艺术、地理、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篇幅适中,轻盈小巧,并由知名画家黑眯创作封面版画,兼具经典性、可读性、审美性,青少年读者可由此获得进入更深层次人文阅读的门径。 本套书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等的8位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为青少年读者阅读这些跨越时代之作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引。 ★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口袋本西方人文经典读物,精选自全球知名出版商企鹅兰登的企鹅经典小黑书,从畅销80年的128种企鹅经典小黑书中遴选出8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人文通识读物。 ★本套书共8本,涵盖哲学、历史、艺术、地理、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8个领域: 古希腊哲学思想经典《苏格拉底的申辩》 古希腊历史经典《冈比西斯的疯狂》 文艺复兴巨匠传记《达·芬奇、利皮和波提切利》 环球航行的地理发现记录《大航海》 政治学经典《社会契约》 达尔文博物探险笔记《一场蝴蝶雪》 英国社会调查《伦敦街上》 欧洲女探险家非洲行记《西非之旅》 ★小书大世界,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9世纪,从哲学到人类学,一套微缩版人类思想简史。 ★聚焦人类社会关键词,构筑丰富的阅读外延:《苏格拉底的申辩》-死亡、流言、勇气;《冈比西斯的疯狂》-风俗、真伪、王命;《达·芬奇、利皮和波提切利》-天才、爱情、信仰;《大航海》-欲望、争斗、仇恨;《社会契约》-自由、公意、契约;《一场蝴蝶雪》-生命、实证、想象;《伦敦街上》-财富、阴影、善恶;《西非之旅》-偏见、女性、文明。 ★邀请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程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南京大学教授刘金源、复旦大学教授吴晓群、南开大学副教授彭倩、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中科院研究员韩毅等8位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为青少年读者阅读这套跨越时代之作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引。 ★增添大量历史背景知识注释,帮助青少年读者理解历史情境,理解文本,获得深入的阅读体验。 ★64开口袋本设计,篇幅适中,盈手可握,随身携带,随时阅读。 ★知名画家黑眯创作8幅封面版画,封面采用起凸工艺最大程度展现版画质感,提升图书的审美性。 ★封底摘取书中金句,精炼展现每一本书的精神气质,青少年的座右铭之书: 《苏格拉底的申辩》:我来到这城邦,就像这座城邦是一匹马,虽然这画面有点儿滑稽,但请想象一下。 《冈比西斯的疯狂》:这件事的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我本身并不相信。 《达·芬奇、利皮与波提切利》:天才艺术家理应受到尊重,而不应被当作拉车的驴子。 《大航海》:无论月圆月缺,大海依旧肆虐,我们驶入漆黑的大海,比月亮沉入的黑暗更有七倍阴沉。 《社会契约》: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一场蝴蝶雪》:太阳下山前,一阵强风从北边吹来,成千上万的蝴蝶和其他昆虫随风消逝了。 《伦敦街上》:这些骚动、挣扎、竞争都是为了生存,于是周六夜晚纽卡特的喧嚣在有心人眼中就带上了一丝沉重和悲伤的意味。 《西非之旅》:上苍之道在这里尤为奇妙,拥有自相矛盾的双重目的,既在于拯救,又在于摧毁。 ★导读学者的话 既然这篇文献是几千年前的,叙述的事情的发生地远离中国,读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永恒思考。……也许,这个文本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启示是,人的一生,必须过有意义、有价值感的生活。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导读《苏格拉底的申辩》) 再次,大家要消除的一个误解是:史实就直接等于事件本身。须知,历史学的根本诉求并非如影像般再现过去的事件,它是在尽可能收集事实基础上的思考和理解。因此,史学家的任务不应该只是铺陈事实,史学著作也不应该仅限于对当时某个事件具体进程的描述,而还应该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们是怎样或愿意怎样记住那些事件的,以及过去的人们是以何种方式谈论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时代的。 ——吴晓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导读《冈比西斯的疯狂》) 文艺复兴强调“人”之复生,画作中的人物虽然仍是圣母、圣人,但实质上,画家们对他们的刻画却是世俗化的。“人的精神”,成为画的主题。这一时期的画家们摆脱了拜占庭式的圣像画画法,描绘生动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类自己。 ——彭倩(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导读《达·芬奇、利皮和波提切利》) 在殖民者津津乐道的辉煌而新奇的殖民探险经历背后,掩盖着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人民的侵略与掠夺,这也是殖民主义的本质所在。 ——刘金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导读《大航海》) 卢梭是文艺复兴后光大社会契约论的第一人,他的《社会契约》在 1762 年问世后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美国宪法和欧洲诸国宪法的拱心石。……应注意的是,《社会契约》一书的副标题“政治法原理”(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在拉丁法族国家,“政治法”就是宪法的意思,所以,应把此书看作一部宪法学著作,其主题是公权的产生及其运作。确实,它影响的也是近现代主要国家的宪法。 ——徐国栋(厦门大学法学院罗马法研究所教授,导读《社会契约》) 重读这本享誉全球的科学史名著,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达尔文的智慧、思想及其在生物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任何一项科学的发现和发明,都源自科学家精细的观察和思考,这是科学新理论和新发明诞生的前提和基础。 ——韩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导读《一场蝴蝶雪》) 杜甫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吟唱,在梅休生活的19世纪的英国伦敦,居然再现其真谛!……而梅休却代表一股正在涌起的暗流,从他以后,英国有识之士日益关注贫穷问题,他们是人道主义者、慈善家,或者社会主义思想家。许多类似的报道不断发表,揭露了丰腴之下掩盖的贫穷。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导读《伦敦街上》) (玛丽·金斯利)行文中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自省意识,在当时欧洲众多对于异域的旅行书写中,显得十分可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叙述中存在的偏见、问题与矛盾,也应批判性地认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回到特定的语境审视种族话语产生的复杂历史背景。……在许多层面,玛丽·金斯利都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先驱者。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旅行书写、女性作家或者19世纪西非历史和自然风貌感兴趣的读者,必将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她为我们保留下来的那些丰富、驳杂甚至矛盾的瞬间。 ——程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导读《西非之旅》)
古代和现代著名航海与旅行记
★《埃及记》 希腊史学史上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德国记》 现存的有关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的早的、也是详细和完备的记载文献。 ★《法兰西斯·德瑞克爵士的复起》 记录了德瑞克爵士在1572年组织的一次探险航行,这次航海使德瑞克成为英国的英雄,受到了女王的表彰。 ★《法兰西斯·德瑞克爵士的著名环球旅行》 记录了德瑞克爵士的第三次探险航行,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 ★《德瑞克的伟大舰队》 记录了1585年德瑞克爵士在西印度群岛的探海航行。 ★《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的纽芬兰之行》 记录了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在1583年的远航,这次远航使纽芬兰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发现圭亚那》 记录了罗利在南美洲的探险。
6500词床头灯英语5:不可不知的波斯战争故事
《不可不知的波斯战争故事》一书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30年)所撰写的记述公元前6~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由于该书记录详实,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塞罗曾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国力强盛。米利都领主希司提埃伊欧斯不甘心受控于大流士,暗地策划米利都人反叛,伊奥尼亚人和雅典人占领了撒尔迪斯城,烧毁了城邦。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却从此埋下了祸根,国王大流士决心对雅典人进行报复,备战首次希波战争。 马拉松一战,雅典军队获胜,但双方损失惨重,众多将领陈亡。 波斯战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大流土十分愤怒,发誓要再次攻打希腊,同时讨伐背叛波斯的埃及人和希腊入。 按照波斯法律,国王出征之前要选出王位继承人,大流士之子薛西斯胜出。就在备战的第二年,统治了波斯36年的国王大流士去世。 薛西斯继承王位,但他无意出征希腊,而是热衷攻打埃及。经过玛尔多纽斯巧言相劝,终于决意出征。虽然有臣民反对,可是神召却增加了薛西斯的信心,决定御驾亲征。 波斯大军阵容极为奢华,浩浩荡荡向雅典进军。战事初期,希腊军队乱作一团,强大的波斯军队和神的指示使希腊城邦之间主战主和意见相左。这日寸,特米斯托克利提出了一项很好的建议,使埃吉纳战争挽救了希腊,并使希腊军队从此擅长于海战。 薛西斯一世率领1270艘战船,在海上一希腊军队展开了首次交锋,结果大败,损失惨重。 在铁尔摩披莱一战中,波斯军队遭遇斯巴达人,虽然两军力量悬殊,但斯巴达人骁勇善战,波斯军队遇到顽强抵抗。后由于叛徒出卖。斯巴达300勇士壮烈牺牲,人们为他们写下了墓志铭。 希波两军战船在阿尔铁米西昂再次对决,希腊统帅是斯巴达人优利比亚戴斯。战争伊始,波斯战船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恶劣的天气使不擅长海战的波斯军队力量严重受挫,双方战船数量趋平。 希腊军队为保存力量决定撤离阿尔铁米西昂,但波斯军队仍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雅典娜神庙,也许是神力显灵,波斯军队溃不成军,仓皇逃向贝奥提亚。 随后波斯军队攻占了雅典,这令希腊其他城邦极为恐慌,联军各盟国投票决定在雅孙同波斯舰队决战。 此时希腊联军内部出现分裂,特米斯托克利在危机时刻破釜沉舟,设计把敌军引到了萨拉米斯,包围了希腊军队,这样盟国便别无选择,为了求生。只有背水一战。 萨拉米斯一战重创波斯大军,薛西斯撤回波斯,玛尔多纽斯自愿留下继续同希腊作战。他本欲用反间计瓦解希腊盟国,却以失败告终。 随着战事的发展,情况对波斯军队越来越不利,玛尔多纽斯战死,波斯军队群龙无首,军心大乱。 希腊舰队开拔至萨摩司,双方在米卡列大战,波斯军队工事失守导致惨败,波斯人在逃亡中,被米利都人杀死,伊奥尼亚又一次背叛了波斯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