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基尼亚尔
帕斯卡·基尼亚尔 Pascal Quignard 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年生于法国阿佛尔河上维尔讷伊镇。他的代表作有《符腾堡的沙龙》、《性与恐惧》、《思辨性修辞》、《仇恨音乐》、《秘密生活》、《罗马平台》等。 "在读书中有一种期待,它并不寻求什么结果。读书就是漫步。阅读就是游荡。” ——帕斯卡·基尼亚尔 法国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被誉为当代法国作家中最具实力和创新性的一位,作品深度和广度兼备,小说和随笔深受读者喜爱。少年时期曾患自闭症,这对他日后的创作生涯影响重大。1969年开始写作,出版了《尚博尔的楼梯》、《符腾堡的沙龙》、《美国占领时期》、《世间的每一个清晨》、《阿玛利娅别墅》等脍炙人口的畅销小说,并时常受到电影导演们的垂青。《秘密生活》被称为不朽杰作,获法国文化大奖;《罗马阳台》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游荡的影子》荣膺龚古尔奖。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4%
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与两个女儿的家庭音乐会闻名遐迩,他的精妙乐曲和对亡妻的思念,竟好像能唤回她的一缕精魂。但他拒绝为王公贵族演奏,并赶走了为国王演奏的学生马雷。大女儿玛德莱娜因为对马雷的爱,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琴技倾囊相授,后遭到马雷抛弃。多年后,玛德莱娜抱恨自尽,已经成为“国王的乐师”的马雷想到圣科隆布创作的乐曲即将失传,再次来到了老师的棚屋外……
守望者·文学:眼泪
842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秃头查理、日耳曼人路易、洛泰尔签署了第一份法语文本《斯特拉斯堡誓言》。作者从这段历史挖掘素材,描写了查理大帝的两个孙子、私生的王子——孪生兄弟尼哈与哈尼截然相反的命运。哥哥尼哈是秃头查理的史官,是签署誓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人生高光,是成为第一个用法语书写的人,是担任法语的接生婆。弟弟哈尼则只身一人策马而去,如同这个世界的幽灵一般寻找着一张女性面孔。这张面孔的主人是世间万物的母亲,哈尼想找到她,进而找到自己的源头。哥哥尼哈见证了法语文明的诞生,弟弟哈尼则想找到孕育这种文明的母亲。书名“眼泪”,既代表了法语诞生时令人激动不已的场景,也蕴含着哈尼意欲寻找文明之源而不得的悲伤。
音乐之恨
本书论述了听觉的本质,作者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开始追溯,音乐何以成为痛苦和死亡的起源。作者解读了音乐与现代文明——战争、社会制度的关系,提出了对音乐的反思:音乐在何种程度上会变成痛苦?他试图探究音乐和恐惧、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音乐“高雅”的固有印象,让你看到那些喜欢最精致又最复杂的音乐,能够一边听音乐流泪的人,竟然也拥有凶残的一面。在论述中,作者对音乐的仇恨似乎“合情合理”,而人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值得审视。
爱,海(上下)
本书是法国当代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最新长篇小说。书中谱写了两位乐器演奏家的爱情故事,那是在交织着鲜血与泪水的17世纪、在彩虹消失的海边激荡着的不朽乐音。小说中融入了作者对艺术、历史、哲学的思考,溯源音乐在生命的原初对人格的塑造,回顾音乐在生命的尽头给人带来的感动。作者文笔细腻,箴言式的语句悠扬婉转又顿挫有力。 在本书中,《音乐课》《世间的每一个清晨》与《罗马阳台》里的人物命运得到了延续。这也是基尼亚尔继写作《阿玛利亚别墅》十六年后,首次重写女性音乐家,是他“最美的女性肖像画之一”。
罗马阳台
镌版匠莫姆与一个已订婚的女子相爱,被情敌毁容后远走他乡。辗转各地期间,他遇到了同他若即若离的女子玛丽·艾黛尔,与他有生死之交的老人亚伯拉罕。他在罗马带挡雨披檐的阳台上工作,将心中不灭的激情投入镌版艺术,他有八次“心醉神迷”。有一天,一个前来寻找生父的小伙子误伤了莫姆,他酷似当年与莫姆相爱的女子……
秘密生活
长篇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书写对爱的理解和体验。自传性的片段和热烈的、幻想的、迟疑的沉思不断交错,使读者能够体验一种强烈的、颠覆性的、幽深广博的爱的境界。作者将自己的全身、自己的梦幻、诗歌、格言、神话、日记和小说交融,爱、生命和文学浑然一体。本书获法国文化大奖。
思辨性修辞
《思辨性修辞》是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历史钩沉的大师,基尼亚尔以其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和古典主义的简洁文雅和内在精神,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文图景。通过弗龙托和马可·奥勒留的故事,基尼亚尔揭示了哲学出现之前即已存在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边缘的、坚忍的、被遗忘的文学传统以及诗学的发展。通过波焦·布拉乔利尼和库萨的尼古拉的故事,基尼亚尔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家和他们对文艺复兴的贡献。他还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和喜欢的作品,阐述了对文学、语言、创作、主题、情节和风格的理解和思考。
阿玛利娅别墅
《阿玛利娅别墅》内容简介:安娜·希登是个个性十足的钢琴家,长期对驾驭自己的感情充满信心,然而她却目睹爱人托马对她不忠。她决定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新的生活。在老友乔治·罗尔的帮助下,她冻结了银行账户,抛弃现有的一切,隐姓埋名,来到意大利漂泊。她来到了靠近那不勒斯的一座小镇,住进了被幽静、蔚蓝的那不勒斯湾包围的阿玛利娅别墅。安娜渐渐感到生活并未抛弃她,重新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可是,人生的苦难再次将她钳制。《阿玛利亚别墅》是基尼亚尔的最新力作,充满古典文学韵味,述说着生命的疾苦,而音乐是人生的拯救。《阿玛利亚别墅》秉承了基尼亚尔优美细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间的痛苦和追求解脱的欲望。
符腾堡的沙龙
《符腾堡的沙龙》主要内容简介:步入不惑这年的大提琴演奏家查理·施诺涅取消了全球各地的多声演奏会,退居位于故乡德国符腾堡的祖传沙龙。回忆如潮水涌上心头,将他逐渐淹没。接踵而来的回忆中,分量最重的要数挚友弗洛朗·塞纳瑟,两人在部队服役时相识。渐渐地,查理与弗洛朗的妻子伊贝尔坠入情网,直接导致了弗洛朗的婚姻终结,两人的友谊支离破碎。查理无法摆脱沮丧,感情生活不断遭遇挫折,他将自己埋葬在音乐的汪洋大海中。直到十年后,他和弗洛朗再度相逢……《符腾堡的沙龙》是基尼亚尔用音乐和生命的力量写就的一部小说,既有意识流的无拘无束,也有触景生情的唯美和细腻,既有欧洲特色的艺术气息,也有东方哲学的神秘和空灵。
音乐课
为什么女性几乎不曾作曲?女性在一种似乎坚不可摧的高音里诞生和死亡。男性失去了他们的童声。十三岁时,他们的嗓子嘶哑了,颤抖着,像山羊一样咩叫。男性是嗓音碎裂的人——是用两种嗓音歌唱的生物。我们可以从青春期着手来定义他们:此类人,嗓音以变声的形式离开了他们。在他们身上,童年、非语言和初期情感的歌唱,都是一袭蛇的衣袍。 于是,或者,男性像割除阴囊一样割除变声。那是永恒的稚嫩嗓音。他们是被阉割的人。或者,他们用失去的嗓音作曲。人们称他们为作曲家。他们尽己所能地重新构造出一个不会变声、永不改变的声音领地。或者,他们借助乐器来弥补缺陷,弥补嗓音低沉对自己的抛弃。如此,他们重新拥有了尖细的音区,那既是孩子的也是母亲的音区,是初期情感的音区,是声音故土的音区。他们成了这一领域的演奏高手。
游荡的影子//守望者·文学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法国文评人奖、法国文化大奖,并于2002年凭借本书《游荡的影子》荣获龚古尔文学奖。 本书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它既不是哲学性思辨,也不是渊博的随笔,更不像小说性叙事,可以说与任何体裁都不相干。《游荡的影子》汇集了大量的文学片段,夹杂着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个人思考,它并不对时间、人世、社会做出终结性评判,而只是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部难以归类的作品看似随心所欲,繁芜错杂,实则别具匠心,思想深刻。帕斯卡•基尼亚尔将历史想象、文学虚构、艺术审美和哲学思辨融为一体,以“不合时宜的人”的“不合时宜的沉思”鞭挞了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试图在艺术中找到通向永恒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