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康震(1970年3月-),男,汉族,出生于榆林市绥德县,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 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等节目。
中信国学大典·宋词三百首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宋词是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文学形式,南北宋三百年来,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倍极变化而又垂范后世。举凡闺情、旅愁、亲情、离思、交游、国事、田园、隐逸,皆得以在词中彰显广大,宋词遂成为与“唐诗”并峙的又一座高峰。宋词历来选本众多,《宋词三百首》撷取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是历代选本中较好的一部。“中信国学大典”之《宋词三百首》学者康震、向铁生在译注的同时,还加入了现代化的解读,令古老的经典有了现代化的韵味,别有新意。
中信国学大典·唐诗三百首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2%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篇幅适中,所收作者兼顾众家,同时涵盖各种不同的诗歌题材,脍炙人口之作略无遗漏,历经二百余年,尚能光景常新,继续发挥中国古代诗歌启蒙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中信国学大典”之《唐诗三百首》,学者康震、陈珀如在译注的同时,还加入了现代化的解读,令古老的经典有了现代化的韵味,别有新意。
康震古诗词81课
著名古典诗词专家,《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点评嘉宾康震教授精讲从东汉三国至宋元明清81首国民必读古诗词,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共情式解读,多维度切入,引领读者穿越时光,去会晤千百年前诗人内心那些深情唯美、绚烂多姿的诗句,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康震教授认为:“一首诗,不管怎样穿越时空,诗人浸润在诗中的创作初心恒久不移,这是诗作的内核;同时,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人,对一首诗的感受、理解也各有不同,这是诗作内核的丰富与拓展。所有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一首诗也才能真正进入不同时代的人心。”
百家讲坛:苏轼
苏轼01.少年成名-康震 苏轼02.初出茅庐-康震 苏轼03.大难临头-康震 苏轼04.潇洒东坡-康震 苏轼05.东山再起-康震 苏轼06.知难而退-康震 苏轼07.天伦之乐-康震 苏轼08.手足之情-康震 苏轼09.东坡印象-康震 苏轼10.苏轼之死-康震
康震讲苏东坡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以他天才灵动、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他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这些令我们着迷的诗句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其中又蕴含着苏轼怎样具体的人生况味?千百年来,苏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书中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康震评说苏东坡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苏轼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其中蕴含着苏轼怎样的人生况味?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灵动,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然而,这些令我们着迷的诗句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其中又蕴含着苏轼怎样具体的人生况味?千百年来,苏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本书为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康震评说李清照
一個月內賣破八萬冊 各類銷售排行榜常勝軍 與《于丹遊園驚夢》、《萬曆十五年》同為中華書局十大熱銷書 榮獲中國出版發行協會頒發優秀暢銷書獎 北京圖書大廈首買活動即造成熱潮,讀者熱烈追捧。 央視百家講壇出鏡率最高主持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康震 為李清照「還原真實人生」! 本書依據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副教授的百家講壇節目講稿基礎,增訂潤色而成,對李清照千迴百轉的一生進行了精采的講述。 作者還原了最真實的女詞人,讓大家對李清照的思想、情感、個性,對宋詞的意境、宋代的女性生活、宋代的文化有所認識、有所瞭解。在實事求是的寫作原則下,還要追求優美活潑的文字風格;在宋代社會歷史的變遷中,在與其他詞人特別是女詞人的比較中,細微考察李清照的愛情、婚姻、創作與人生命運,展示其人格魅力與詞家風範。 她能作詩填詞、寫散文、駢文,又工書法、繪畫,而且在金石古玩的鑑賞上更是行家。從<金石錄後序>,可知其散文的成就不在兩宋諸名家之下;五七言古近體詩,可知其詩賦的才華無人能及;<詞論>更是北宋人評北宋詞的重要著作。其最大成就在於詞,格調高雅清麗,情感濃烈真摯,個性鮮明突出,語言通俗清新。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自成一家,被稱為「易安體」,李清照也因此成為一代「婉約詞宗」。
康震讲诗词系列(套装共10册)
《康震讲韩愈》: 康震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极富魅力的语言,深刻解读了韩愈这位散文大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政坛的荣辱得失、成败进退。 《康震讲韩愈》中写出了韩愈前半生逆境奋斗的精神;也写出了在理想和谋生两难之中、在真理对立之间,韩愈的选择;还有八仙与韩愈的故事;更有文弱书生勇冠三军的壮举。 《康震讲诗圣杜甫》: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先封给杜甫的呢?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 《康震讲诗圣杜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书中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杜甫的成“圣”之路! 《康震讲苏东坡》: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以他天才灵动、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他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为我们提升寻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然而,这些令我们着迷的诗句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其中又蕴含着苏轼怎样具体的人生况味?千百年来,苏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 《康震讲苏东坡》中对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传奇人生进行了精彩品读。 《康震讲三苏》: 《康震讲三苏》是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作讲座整理润色而成。 《康震讲三苏》不仅讲述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代表性经历以及对三人诗词、散文的品读,更延展了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作者借古喻今,对今天的很多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康震讲欧阳修 曾巩》: 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加工、包装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一篇《醉翁亭记》,让我们记住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然而这篇文章的背后,却是欧阳修因为一桩离奇的“绯闻案”而被贬的现实。欧阳修以其文学成就无可争议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文学并不是欧阳修生活的全部,他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金石学家。那欧阳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我们在《醉翁亭记》中看到的那个醉酒的小老头吗?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呢? 至于曾巩,应该是“唐宋八大家”当中不有名的一个,然而历史上的实际情况却根本不是这样,在当时,曾巩虽然身在乡野二十多年,却名满天下,得到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大力推崇。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曾巩一直在文学界享有着崇高的地位。那么曾巩是凭借什么得到这些文豪的赞赏,又是因为什么样的成就而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呢? 《康震讲欧阳修 曾巩》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通过丰富的史料、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让读者走进欧阳修、曾巩,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探求他们的成材之路。
康震讲诗仙李白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绝对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旷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跨越千年却光彩依旧。说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人们喜欢用盛唐气象来形容那个恢弘浪漫的时代,而李白与他的诗,正是盛唐气象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极高的古代诗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千百年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李白又是一个矛盾体,他经历过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饱受过“安史之乱”的战争苦痛,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仕途经历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冷热极端,命运总是让他在成功与失败间游走。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该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三苏(附DVD光盘1张)
苏洵是幸运的,他创造了中国一文人家庭的奇迹。他成功的家教方式,耐人深思,值得借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开国元勋朱德元帅诗云:“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涛赋传千占,峨嵋共比高。”苏轼文章擅天下,南宋就有“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之说。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与文同、米芾一起建立r宋代文人写意画派。
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
《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内容简介:议论文、叙事文、抒情文三大类型中,康震、郭预衡、郭英德主编的,依次选择论辩文、书序文、书信文、传状文、史传文、碑志文、杂记文、厅壁记文、山水游记文、赠序文、哀祭文等文体,分章加以考察,描述在上述四个时期中一些代表作家的散文创作特色,以展现隋唐五代各种文体的历史演进轨迹。
康震讲古典诗词(礼盒装)
《康震讲古典诗词》(礼盒装)是一套关于唐宋文学家文学生平、文学创作、文学成就的学术普及读物。系列主要由10本专书组成:《康震讲诗仙李白》《康震讲诗圣杜甫》《康震讲韩愈》《康震讲柳宗元》《康震讲欧阳修·曾巩》《康震讲王安石》《康震讲苏东坡》《康震讲三苏》《康震讲李清照》《康震讲诗词经典》。 本书主要特色是文字、图画、书法并茂,装帧古朴典雅素净,时代介绍、作家解读、文本解析并重,以深入浅出的叙事模式、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还原古代文学家的文学世界,多方面展现古代文学家的心路历程,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
康震讲柳宗元
康震教授在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细致的展现了柳宗元的一生。如:精细地讲解了柳宗元前半生的少年得志、仕途顺畅,后半生的被贬往荒远的小郡,穷困潦倒,蹉跎余生,但没有丢掉自己的气节与志向;也介绍了,柳宗元由于远贬永州、柳州,一个形单影只的流放者,在边荒之地面对自然吐露内心的苦闷,却也形成了独特的诗文风格,成就了不朽的文学成就。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
说到唐诗宋词,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而要说到唐宋散文,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他们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和柳宗元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他们竖起了古文运动的大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韩愈,一个倔强的儒家道统的倡导者,是什么样的人生与经历铸就了他这样伟大的文学成就呢?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丰富的史料、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精彩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韩愈。
古典诗词吟唱(第一册)(套装共13本)
这套《古典诗词吟唱》精装读本,核心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更好地表达古典诗词的情意,古典诗词以音乐为纽带沟通古人和今人共同的情感体验。本书以古典诗词吟唱的教学贴近古人的情感,引发古今情感共鸣,引导读者将古典情怀与当下生活情景结合,让古典诗词活在当下,展现出YONG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随书附赠: 1、康震老师手书序言横卷 2、汉墓文物金缕玉衣卡片 3、明代《阳关曲》乐谱书影 4、“状元帽”精致小贴纸
康震讲诗圣杜甫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先封给杜甫的呢?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康震教授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杜甫的成“圣”之路!
康震讲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清新秀丽,感伤多情。生活于传统社会中的李清照,只能被局限在闺阁庭院之中,从无可能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更不可能像男性作家那样周游四海,广交朋友。然而她的诗词文章却总是透露出一种健朗、开阔的气质,总能表现出较为成熟的政治眼光与知难而上的政治勇气。书中讲述了“一代词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分析了:仅仅存世的几十篇作品,怎样成就“一代词宗”的美誉?在传统礼教日盛的南宋时代,她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离婚?“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哪一个是真实的李清照?李清照为什么能够具有这样开阔的眼界与见识?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是何种环境陶养出李清照压倒须眉的才情?在本书中,康震教授为您一一解答。
康震讲韩愈
康震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极富魅力的语言,深刻解读了韩愈这位散文大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政坛的荣辱得失、成败进退。书中写出了韩愈前半生逆境奋斗的精神;也写出了在理想和谋生两难之中、在真理和权wei对立之间,韩愈的选择;还有八仙与韩愈的故事;更有文弱书生勇冠三军的壮举。
康震讲王安石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应该说是极独特、不寻常的一个。他的官职高,争议也大——他曾两度担任宰相,又两度被罢,他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围绕着无数的话题。梁启超先生说他胸怀如千里湖泊,气节如万仞高山;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并赞同他的土地国有政策;司马光对他的政治生涯全盘否定,说他是喜欢播弄是非、破坏朝纲之人;而朱熹虽赞赏王安石的品格却认为他的变法是不识病症而给人下猛药,最后置人于死地……王安石的千秋功罪也许永不会有确切的答案,然而本书作者康震教授却不以政治、阶级、情感的立场为出发点,只为读者讲述一个真实的王安石,相信读者看完,自会有内心的判断。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本书以文体和时代两条线索为基本结构,以古代诗文名作鉴赏为课文主体,将鉴赏理论和鉴赏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构上,本书主要以古代文学文体为线索,在文体审美特征的引导下,选择各个时代的代表性名篇,做示范性的鉴赏分析,既对作品做文学史价值的评判,也对作品进行精神和形式的分析,并通过辑评的方式,尽量提供古今有代表性的鉴赏,从而增强学生对古代诗文的认知和感受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为套装共上、下两册。古代文学是我们的祖先们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共分上下两卷,对我国的古代文学史作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曾巩
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加工、包装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曾巩》是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讲座基础上整理增订而成,通过丰富的史料、对诗文的别具一格的解读,精彩揭示了北宋一代文豪欧阳修和曾巩的成才之路。 康震,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散文、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等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级教学科研项目。 2005年至今,在CCTV—10《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专题讲座,获得广泛好评。
名家导读中国十大国学经典:诗经(青少年彩图版)
《名家导读中国十大国学经典:诗经(青少年彩图版)》以朱熹的《诗经注》为底本,在保持原有风雅颂的结构的基础上对《诗经》一书进行遴选注释翻译和解读,书中插配了近200张与历代画家绘制的《诗经》图片和山水人物绘画,提高了该书的可读性和艺术性。全书的主要内容是《诗经》一书原貌的的全景再现,集中反映了《诗经》一书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名家导读中国十大国学经典:诗经(青少年彩图版)》注译清楚通俗,解读流畅严谨,图文相得益彰,是一部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读物。
康震品李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在这个诗歌文化逐渐没落的年代,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永恒的“诗仙”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