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静心
7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0%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
39人今日阅读
民国年间,有一位得道高僧,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他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弘一法师说:再大的事,三年之后都是小事。再苦难的事,三年后也都风轻云淡;弘一法师说:没有经过苦难的洗礼,就背负不起太多的福!;弘一法师曾说:所有疾病的起因,大都是因为紧张,只要全身不紧张,你大概不会得什么病。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场,迷茫焦虑的人,真的值得一听,让你少走不少弯路。书渡有缘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本书!
一念放下,自在洒脱:李叔同的禅悟人生课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6%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从人生、文学、文艺、郊游和追忆五个方面书写李叔同“放下”的人生态度。收录了李叔同的《断食日志》《我的出生与家庭》等不同时期的经典文章,还收录了如《送别》等令人耳熟能详的歌词,李叔同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文章,作者与他人的通讯和朱自清和叶圣陶等好友笔下的李叔同。作者是对一念放下,自在洒脱这一主题的多方面诠释,实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6%
弘一法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了他一生的人生感悟和学佛心得。本书不仅收录了法师一生中对佛门弟子的启示性讲稿,还囊括了他晚年所精心编纂的处世智慧箴言。这部作品深刻地展现了弘一大师的人生境界,更是对其佛学思想体系的全面呈现与传承,为读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心灵启迪之旅。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弘一法师(全集)
2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4%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我行坐处,莲花盛开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4%
在李叔同的散文与讲演集里,蕴藏着一位传奇人物对人生、艺术与佛法的深刻思索,如一座精神富矿,等待着读者去挖掘。 李叔同,这位 “二十文章惊海内” 的通才,从风华才子转身为云水高僧,其文字跨越艺术与宗教的界限。本书收录李叔同的散文与讲演,全面展现这位传奇大师对自我、人生、艺术、佛法的思考与见解。读他的散文与讲演集,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在他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的见解、对佛法的阐释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前行的指引。无论你是沉醉于文学之美,还是探寻生命的真谛,又或是渴望精神的滋养,这本集子都能为你开启一扇通往深邃精神世界的大门,值得你去慢慢阅读、细细品味 。
人生何必太饱满,允许松弛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3%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不同时期的作品,如《初到世间的慨叹》《西湖夜游记》《断食日志》等文章, 以及歌词、诗、词,如《送别》《落花》《夜泊塘沽》等。另外还辑录了他的处世格言,这些格言“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希望读者在阅读大师文章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大师为人处世的智慧。
李叔同说佛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6%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护生画集
10人今日阅读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这部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画集共450幅作品。由丰子恺先生作画,第一、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书写,第三集为叶恭绰书写,朱幼兰书写第四和第六集,虞愚书写第五集(因历史原因,第五集现已缺失)。所谓“护生”,实际是在“护心”,要“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种爱生敬养的思想对现世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护生画集》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堪称艺术文化之精品,其意义早已超出佛学,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艺术地位。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1%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吾心欢喜,即是归处(微信读书出品)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9%
心归何处,何处就开花。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弘一法师)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全书包括五个主题章节:生活顿悟、佛学要义、艺术讨论、歌曲词作、友人来信。 弘一法师彻悟后带来的佛法解读,人生箴言,以及真情流露。慢慢体味,帮助你在纷扰俗世里,找到栖心何处。
李叔同说佛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6%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3%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了李叔同的《辛丑北征泪墨》《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改过实验谈》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是李叔同给当下人的心灵课。 大师通过文字告诉我们,心有没有经过锻炼是很重要的:看淡临事悲欢,释然地面对自我,凭借这种释然,他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也活出了极致的自我。
从容淡定过一生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6%
如今,我们身处喧哗浮躁的现代社会,或许你已经遗失了生命里那份曾经纯净的初心,或许你依然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寻找自我。走进弘一法师李叔同,让他用佛思禅语解读现实人生,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苦恼,学会“不迷于心,不乱于神,不困于情”,做到“从容淡定”,懂得“看透,看开,看淡”,如此便可静坐水流处,笑看风云起,享受自己“小确幸”的人生。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李叔同的禅语与修身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潜心修佛, 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本书收录了李叔同一些浅显而耐人寻味的书信、演讲、格言,包含为人处世的真如智慧和佛徒对佛教的一些疑问,这是李叔同说禅的精粹,能够指导普通人修身做人,调节心灵。
莫向外求,但从心觅
2人今日阅读
李叔同的文章精选集,收录了他各个时期写作或选定的文章或语句,包括《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改过实验谈》等,在这些文章中既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回顾,也有对于人生、艺术、教育、修行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启示,传递了一种内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焦虑的人们来说一盏指路明灯。
中国艺术常识
2人今日阅读
李叔同对艺术多领域的通俗讲解,提升艺术鉴赏力。
李叔同全集01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2%
三归者,归依於佛法僧三宝也。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披袈裟者皆是也。 归依者,归向依赖之意。归依於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於。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2%
本书甄选了弘一法师的诗词曲赋等文艺作品以及佛学感悟,也包含李叔同先生对绘画、书法的论述以及相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向读者展示弘一法师的学习之道、处世之道、人生态度。揭示李叔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李叔同先生前半生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文化艺术先河,后半生走到红尘之外成为一代大德。本书在收录李叔同先生的文艺与佛学作品之外,也收录了李叔同先生的名言和与他的思想、生活相关的内容及他人对李叔同先生的研究评价,让读者更好的了解李叔同先生的生平轨迹。卸下心灵重负,还原生命本真:人生需要一种淡定,需要一份从容。本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及其对佛学人生的描述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读者在尘事纷扰中寻一份恬适。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1%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心与禅(李叔同著)
1人今日阅读
修心,就是为心找一个可以安顿之处。心安住在哪里呢?安住在钱财上,它可能失去;安住在情感上,它可能会变化;安住在荣耀上,它可能不长久,实在没有一个真正的安乐窝。所谓“以定安住,一切皆定”。禅的世界,充满洒脱、自在、活泼;禅的风光,可以与宇宙天地永恒并存。
中国人的禅修
1人今日阅读
《中国人的禅修》主要阐述了弘一法师关于人生修养与佛学智慧的文章,是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了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收集的弘一法师说佛讲禅的内容,堪称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弘一大师平生注重实践,本书可谓要言不烦,只要用心品读,定可见大师的慈悲心怀,并用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问佛·观心
1人今日阅读
《问佛·观心》为弘一法师李叔同多年佛法和艺术成就的精选集。分正副两册。正册所选为弘一法师之佛法精义,主要讲述弘一法师的出家缘起,以及其佛学观点。副册所选为弘一法师的诗词集,包括部分精选诗词、歌词、《晚晴集》,以及《护生画集》中法师原创的部分
怎样成为有福报的人(李叔同的觉醒智慧书)
1人今日阅读
《怎样成为有福报的人》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向常人揭示佛门真谛的书,展现了弘一大师一身风骨、一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佛学思想体系。书中谈到福报,讲述“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的道理,尤其适合当下人警醒自身。弘一法师平生重践履,在本书中,其慈悲的心怀也溢于言表,他的演讲和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大师的胸怀和人生智慧,需要我们从中细细品味。
浅谈书法 浅谈篆刻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著名书画家、音乐家、美术教育家弘一法师李叔同关于书法和专科的入门普及读物,分书法、篆刻两部分。“浅谈书法”部分分为“缘起”“五大书体及流派”“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谈写字的方法”,“浅谈篆刻“”部分分为“缘起”“明代篆刻”“清代篆刻”“谈篆刻小计”。作者从书法和篆刻的发展起源、流派变化、历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谈起,以精要恰当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书法小史和篆刻小史。除了述其源流,作者还从自身的艺术实践出发,为初学者指明技法之门径,把写字、治印的方法简明点出。语言朴实易读,内容精要。
时间不语,次第花开
1人今日阅读
当你走过世界,见过众生,你会发现 你想见的世面不过是你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全书分四辑:心怀欢喜,慢度日常;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心无旁骛,万事可破;次第花开,岁月生香。收录弘一法师李叔同、史铁生、汪曾祺、鲁迅、老舍等华语文坛十位文学名家的知名作品,如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初到世间的慨叹》《遇见精神的出生地》、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等,全书近40篇经典文章。 在《时间不语,次第花开》中,文坛名家谈论人生感悟、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与读者真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与感悟。 作品情感真切、温馨暖人,深情、温暖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一念放下 万般自在:李叔同说佛
1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晚年潜心修佛,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 本书除了收录李叔同不同时期的演讲、文字作品,还辑录了他的处世格言和诗文,这些文字“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大师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大师的引导下修身养性,缓解焦虑,感受“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豁达、率性和慈悲。"
众生皆有大幸福:弘一法师文集
1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文集》是一部汇集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精华的著作集。本书系统展示了法师出家前后的思想、艺术成就及佛教修行心得,包括其书信、诗词、格言、讲经说佛的文字等。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与佛学造诣,还能感受到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净化。
弘一大师自述: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1人今日阅读
《弘一大师自述》是李叔同的人生自传,收录了他各个时期的自述文章,他详细回忆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艺术创作、教育事业、佛学修行等重要阶段,对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鉴赏、治学悟道、佛学修养娓娓道来,看见金刚怒目,看见人生正念;看见菩萨低眉,看见悲欣交集。既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回顾,也有对于人生、艺术、教育、修行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启示,传递了一种内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焦虑的人们来说一盏指路明灯。
芳草连天,天心月圆:李叔同诗词选
1人今日阅读
翻开李叔同的诗词集,如同走进一段由俗入圣的心迹长卷。 从“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少年意气,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悯心怀,他的诗词是一面镜子,照见一个灵魂在艺术与信仰中不断升华的轨迹。读他的诗,既能触摸到尘世的温度,也能听见心灵向彼岸的叩问——这是一本值得在月光下、在禅思中反复品读的集子,每一句都像是从生命深处流淌出的清泉,涤荡人心。
李叔同书信集
1人今日阅读
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曾去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等领域都有着非凡成就。他精通六国文字,是绘画、书法、篆刻艺术的先驱;他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他将西方音乐引入中国,是最早使用五线谱作曲的音乐家。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髓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李莉娟,李叔同之嫡孙女。1957年生,1986年皈依佛教。现在天津市佛教协会工作,天津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李叔同说佛+梁启超说佛(全集)
1人今日阅读
梁启超说佛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一二三四五附录 佛教大事表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 汉明求法说辨伪附录二 《四十二章经》辨伪附录三 《牟子理惑论》辨伪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附录 说无我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佛教心理学浅测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李叔同说佛序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一、惜福二、习劳三、持戒四、自尊常随佛学(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一、佛自扫地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三、佛自修房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五、佛为弟子裁衣六、佛自为老比丘穿针七、佛自乞僧举过改过实验谈(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改习惯(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讲)谈写字的方法一二三五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佛法大意(戊寅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宝寺讲)律学要略(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仪法会讲万泉记)佛法十疑略释(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佛法非迷信二、佛法非宗教三、佛法非哲学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五、佛法非厌世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七、佛法非能灭种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九、佛法非是分利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佛法宗派大概(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律宗(又名南山宗)二、俱舍宗三、成实宗四、三论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六、天台宗(又名法华宗)七、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八、禅宗九、密宗(又名真言宗)十、净土宗佛法学习初步(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三世业报二、善恶因果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李芳远记)一、深信因果二、发菩提心三、专修净土敬三宝(癸酉闰五月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一、敬佛(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二、敬法(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三、敬僧(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劝人听钟念佛文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甲戌八月)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净土法门大意(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庚辰地藏诞日在永春讲)净宗问辨(乙亥二月于万寿岩讲)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讲)一、礼敬二、赞叹三、供养四、诵经五、持名六、持咒七、回向发愿药师如来法门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一、维持世法二、辅助戒律三、决定生西四、速得成佛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戊寅二月)佛说《无常经》叙《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第一章 读诵第二章 研习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一、略述大师之生平二、略举盛德之四端南闽十年之梦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最后之□□①(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人生之最后(壬申年十二月讲于厦门妙释寺)绪言病重时临终时命终后一日荐亡等事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结语附录一:晚晴集附录二:格言别录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惠吉类悖凶类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1%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大师写给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朱自清、胡适、梁启超、李叔同等皆为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介绍了国学典籍、儒学、佛学、艺术等国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国学常识。通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一鸟瞰式的概览,也能对儒家、佛法、中国传统艺术有相当之了解。《说文解字》《周易》是什么样的书?儒家是殷商士族的后裔?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异同?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艺术……透过国学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你对国学将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学,本书还配有精美插图。
禅里禅外悟人生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5%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心与禅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2.4%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1人今日阅读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是弘一法师编撰的一部关于地藏菩萨的佛学著作。法师因受地藏菩萨深恩,又应李圆净居士编九华山志索求资料之请,于壬申年在万寿岩辑录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涵盖地藏菩萨的译名辨异,详细列举了诸经传译中地藏名号的不同;提挈《十轮经》《占察经》《本愿经》大旨,以显菩萨功德及度化众生之要;还涉及法身赞及仪轨大旨、灭定业真言,以及他经流传、诸家章疏、忏仪、赞述等,旁征博引,遍探大藏及诸家撰述,最后以问答遣疑作结,旨在令读者同生深信、至心归依,是深入了解地藏菩萨圣德及相关佛教义理的重要资料。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1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李叔同全集06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4%
《李叔同全集(共6册)》这本套书收入弘一法师李叔同所有作品,分为佛学杂记、佛学书信、文艺诗词、佛理解说四大部分,共六册,是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编校最精、意境最美的弘一法师全集。本书讲的是文艺诗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