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静心
18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9%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李叔同说佛
8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4%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弘一法师(全集)
7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悲欣交集:李叔同人生感悟
5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3%
弘一法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了他一生的人生感悟和学佛心得。本书不仅收录了法师一生中对佛门弟子的启示性讲稿,还囊括了他晚年所精心编纂的处世智慧箴言。这部作品深刻地展现了弘一大师的人生境界,更是对其佛学思想体系的全面呈现与传承,为读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心灵启迪之旅。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4%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吾心欢喜,即是归处(微信读书出品)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4%
心归何处,何处就开花。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弘一法师)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全书包括五个主题章节:生活顿悟、佛学要义、艺术讨论、歌曲词作、友人来信。 弘一法师彻悟后带来的佛法解读,人生箴言,以及真情流露。慢慢体味,帮助你在纷扰俗世里,找到栖心何处。
人生何必太饱满,允许松弛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8%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不同时期的作品,如《初到世间的慨叹》《西湖夜游记》《断食日志》等文章, 以及歌词、诗、词,如《送别》《落花》《夜泊塘沽》等。另外还辑录了他的处世格言,这些格言“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希望读者在阅读大师文章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大师为人处世的智慧。
李叔同说佛
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护生画集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护生画集》是一部奇书,全套共六册,由丰子恺先生作画。一、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即著名的李叔同先生题写,三集为叶恭绰撰写,朱幼兰题写四和六集,虞愚书写第五集。前后相继,创作过程长达四十六年。在佛教界、文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它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0%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0%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一念放下,自在洒脱:李叔同的禅悟人生课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7%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从人生、文学、文艺、郊游和追忆五个方面书写李叔同“放下”的人生态度。收录了李叔同的《断食日志》《我的出生与家庭》等不同时期的经典文章,还收录了如《送别》等令人耳熟能详的歌词,李叔同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文章,作者与他人的通讯和朱自清和叶圣陶等好友笔下的李叔同。作者是对一念放下,自在洒脱这一主题的多方面诠释,实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7%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了李叔同的《辛丑北征泪墨》《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改过实验谈》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是李叔同给当下人的心灵课。 大师通过文字告诉我们,心有没有经过锻炼是很重要的:看淡临事悲欢,释然地面对自我,凭借这种释然,他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也活出了极致的自我。
一念放下 万般自在:李叔同说佛
6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晚年潜心修佛,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 本书除了收录李叔同不同时期的演讲、文字作品,还辑录了他的处世格言和诗文,这些文字“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大师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大师的引导下修身养性,缓解焦虑,感受“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豁达、率性和慈悲。"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3%
本书甄选了弘一法师的诗词曲赋等文艺作品以及佛学感悟,也包含李叔同先生对绘画、书法的论述以及相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向读者展示弘一法师的学习之道、处世之道、人生态度。揭示李叔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李叔同先生前半生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文化艺术先河,后半生走到红尘之外成为一代大德。本书在收录李叔同先生的文艺与佛学作品之外,也收录了李叔同先生的名言和与他的思想、生活相关的内容及他人对李叔同先生的研究评价,让读者更好的了解李叔同先生的生平轨迹。卸下心灵重负,还原生命本真:人生需要一种淡定,需要一份从容。本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及其对佛学人生的描述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读者在尘事纷扰中寻一份恬适。
众生皆有大幸福:弘一法师文集
5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文集》是一部汇集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精华的著作集。本书系统展示了法师出家前后的思想、艺术成就及佛教修行心得,包括其书信、诗词、格言、讲经说佛的文字等。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与佛学造诣,还能感受到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净化。
禅里禅外悟人生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4%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9%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李叔同的禅语与修身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3%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潜心修佛, 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本书收录了李叔同一些浅显而耐人寻味的书信、演讲、格言,包含为人处世的真如智慧和佛徒对佛教的一些疑问,这是李叔同说禅的精粹,能够指导普通人修身做人,调节心灵。
从容淡定过一生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6%
如今,我们身处喧哗浮躁的现代社会,或许你已经遗失了生命里那份曾经纯净的初心,或许你依然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寻找自我。走进弘一法师李叔同,让他用佛思禅语解读现实人生,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苦恼,学会“不迷于心,不乱于神,不困于情”,做到“从容淡定”,懂得“看透,看开,看淡”,如此便可静坐水流处,笑看风云起,享受自己“小确幸”的人生。
中国人的禅修
2人今日阅读
《中国人的禅修》主要阐述了弘一法师关于人生修养与佛学智慧的文章,是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了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收集的弘一法师说佛讲禅的内容,堪称全面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弘一大师平生注重实践,本书可谓要言不烦,只要用心品读,定可见大师的慈悲心怀,并用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李叔同精品选
2人今日阅读
我国现代文学是指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在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兴文学。其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组成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3%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大师写给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朱自清、胡适、梁启超、李叔同等皆为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介绍了国学典籍、儒学、佛学、艺术等国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国学常识。通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一鸟瞰式的概览,也能对儒家、佛法、中国传统艺术有相当之了解。《说文解字》《周易》是什么样的书?儒家是殷商士族的后裔?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异同?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艺术……透过国学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你对国学将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学,本书还配有精美插图。
李叔同全集之三:佛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4%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例言,《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盗戒释相概略问答,宝华山见月律师年谱摭要,蒗益大师年谱,说解《心经》,地藏菩萨之灵感,华严集联三百等。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0%
本书为李叔同作品精选集,收录了李叔同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禅心修养、私人书信等方面的文章,分为“出家前后”“艺术丛谈”“明月禅心”“经国文章”“良师益友”五辑。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尽显弘一大师生命本来的样子。文中配以李叔同的书法、绘画、照片等,领略他博大而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
问佛·观心
1人今日阅读
《问佛·观心》为弘一法师李叔同多年佛法和艺术成就的精选集。分正副两册。正册所选为弘一法师之佛法精义,主要讲述弘一法师的出家缘起,以及其佛学观点。副册所选为弘一法师的诗词集,包括部分精选诗词、歌词、《晚晴集》,以及《护生画集》中法师原创的部分
弘一法师说佛讲禅解经
1人今日阅读
这是弘一法师毕生体悟和学佛的心得之集大成。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了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收集的弘一法师说佛、讲禅、解经的内容。因此,本书是全面的反映弘一大师人生境界、佛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在这本著作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弘一大师平生注重实践,本书可谓要言不烦,只要用心品读,定可见大师的慈悲心怀,并用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李叔同说佛
1人今日阅读
《李叔同说佛》本书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忠实地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平生重践履,讲谈要言不烦,而其慈悲的心怀则处处溢于言表。本书也要言不烦,而其慈悲的心怀,则溢于言表,堪称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
欢喜这人间的认真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弘一法师)关于生平经历、艺术教育、处世心得等内容,附录收录了丰子恺、夏丏尊、启功等文化大家对弘一法师的回忆性文章。丰子恺说“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夏丏尊说“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弘一法师告诉我们人生要活得有意义,平常事物亦值得我们欢喜与认真,他也用这份人生态度,演绎了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极致人生。
浅谈书法 浅谈篆刻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著名书画家、音乐家、美术教育家弘一法师李叔同关于书法和专科的入门普及读物,分书法、篆刻两部分。“浅谈书法”部分分为“缘起”“五大书体及流派”“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谈写字的方法”,“浅谈篆刻“”部分分为“缘起”“明代篆刻”“清代篆刻”“谈篆刻小计”。作者从书法和篆刻的发展起源、流派变化、历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谈起,以精要恰当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书法小史和篆刻小史。除了述其源流,作者还从自身的艺术实践出发,为初学者指明技法之门径,把写字、治印的方法简明点出。语言朴实易读,内容精要。
时间不语,次第花开
1人今日阅读
当你走过世界,见过众生,你会发现 你想见的世面不过是你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全书分四辑:心怀欢喜,慢度日常;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心无旁骛,万事可破;次第花开,岁月生香。收录弘一法师李叔同、史铁生、汪曾祺、鲁迅、老舍等华语文坛十位文学名家的知名作品,如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初到世间的慨叹》《遇见精神的出生地》、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等,全书近40篇经典文章。 在《时间不语,次第花开》中,文坛名家谈论人生感悟、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与读者真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与感悟。 作品情感真切、温馨暖人,深情、温暖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弘一法师全集
1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全集》是现代人调节自身心理和人际互动的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年轻人收获心灵深处淡定、从容、静心的明灯;《弘一法师全集》是禅者、世人人赢得正念、正觉、正能量的禅宗入门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一套让文学小资、佛门学子都爱不释手的经典之作。汇集弘一法师出家前后的全部原创文字,分为佛学杂记卷、书信卷、文艺诗词卷三部分。出于风格方面的的考虑,《弘一法师全集》没有收录弘一法师的书法、绘画等非文字部分;出于严谨考虑,《弘一法师全集》没有把弘一法师对经文的注解作为《弘一法师全集》的一部分。
李叔同说佛+梁启超说佛(全集)
1人今日阅读
梁启超说佛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一二三四五附录 佛教大事表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 汉明求法说辨伪附录二 《四十二章经》辨伪附录三 《牟子理惑论》辨伪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附录 说无我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佛教心理学浅测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李叔同说佛序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一、惜福二、习劳三、持戒四、自尊常随佛学(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一、佛自扫地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三、佛自修房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五、佛为弟子裁衣六、佛自为老比丘穿针七、佛自乞僧举过改过实验谈(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改习惯(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讲)谈写字的方法一二三五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佛法大意(戊寅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宝寺讲)律学要略(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仪法会讲万泉记)佛法十疑略释(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佛法非迷信二、佛法非宗教三、佛法非哲学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五、佛法非厌世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七、佛法非能灭种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九、佛法非是分利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佛法宗派大概(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律宗(又名南山宗)二、俱舍宗三、成实宗四、三论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六、天台宗(又名法华宗)七、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八、禅宗九、密宗(又名真言宗)十、净土宗佛法学习初步(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一、三世业报二、善恶因果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李芳远记)一、深信因果二、发菩提心三、专修净土敬三宝(癸酉闰五月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一、敬佛(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二、敬法(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三、敬僧(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劝人听钟念佛文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甲戌八月)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净土法门大意(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庚辰地藏诞日在永春讲)净宗问辨(乙亥二月于万寿岩讲)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讲)一、礼敬二、赞叹三、供养四、诵经五、持名六、持咒七、回向发愿药师如来法门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一、维持世法二、辅助戒律三、决定生西四、速得成佛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戊寅二月)佛说《无常经》叙《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第一章 读诵第二章 研习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一、略述大师之生平二、略举盛德之四端南闽十年之梦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最后之□□①(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人生之最后(壬申年十二月讲于厦门妙释寺)绪言病重时临终时命终后一日荐亡等事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结语附录一:晚晴集附录二:格言别录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惠吉类悖凶类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1人今日阅读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李叔同全集01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6%
三归者,归依於佛法僧三宝也。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披袈裟者皆是也。 归依者,归向依赖之意。归依於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於。
送别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5%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9%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5%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