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文
李修文(197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国作家、编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民进湖北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专业作家,以小说成名,著有《滴泪痣》《捆绑上天堂》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等荣誉。
唐诗三百首(李修文评注)
59人今日阅读
本书以清代蘅塘退士编选、陈婉俊补注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系统辑录初唐至晚唐77位诗人的310余首经典代表诗作,依古典诗学体例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八卷。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精研注疏,对每首诗进行深入解读,既考据诗作背景与思想内核,又剖析艺术精髓,细腻还原诗作意境与隽永情感,带领读者体悟经典唐诗之美,一窥唐代社会文化风貌及诗人们的心路历程。 作家将每一首诗还原为诗人生命中的某个切面:李白的狂放里藏着对功名的挣扎,杜甫的沉郁中凝结着对苍生的悲悯,王维的禅意背后是仕途失意后的自我救赎。他不避讳诗人的脆弱与矛盾,反而以共情的笔触,将他们的困顿、抗争与超越,与今人的生存境遇相勾连。“人生代代无穷已”,品读三百唐诗,重蹈前贤足迹,每一个生命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
诗来见我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9%
鲁奖作家李修文的最新散文集,通过古典诗词写人生百态。这一次,作家以自己的风格与角度解读中国古诗词,独具韵致。与其以往创作不同,这一次他向着历史更深处行进,走进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人的世界,写他们人在江湖的无奈与感叹,写他们犹在笼中的挣扎与艰辛,不仅为今人展现这些诗句的心血与道路,更体悟他们意在言外的人生感怀。作家试图透过这些古诗,以自身的真性情体味古人心意、世间冷暖,透视古往今来的人生苍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意。
猛虎下山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3%
时隔十五年,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长篇小说《猛虎下山》。一九九九年,镇虎山上的一只老虎,打破了千禧世纪前夜的宁静。猛虎下山,威胁着山下炼钢厂的生产安全,窥伺着欲望的升腾与浮动,故事就此展开。时代的兴变与野兽的谛视,经由虚构的艺术,在李修文奇崛浓烈的笔触中,演绎一出世相与人心的寓言。声声虎啸,是历史的回音,穿过林梢、崖壁与风声,直抵心灵。荒烟蔓草,抱树无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照见人性的本质,人与自我的缠斗无有终局、负胜,悲情而壮阔。
捆绑上天堂
5人今日阅读
千禧年代的武汉,城市吵闹芜杂,爱意丰沛盛大。一个独自守着一座废弃图书馆的绝症患者,本希望自己悄无声息地离开,就像根本没来过这个世界。直到送快递的女孩沈囡囡闯入了他的生活,世界不一样了。爱一个将死之人,囡囡用的是自己的方法,下定了决心就与别人无关,甚至与被爱的对象无关,她只求对得起爱了这一趟。从一个人活变成两个人,这个表面上无牵无挂的男人才终于无法压抑对活着的渴望:要尽可能活得长一点,快乐一点,“因为囡囡没批准我去死”。他们不管世界浩大,只管合二为一,并以此与浩大周旋对峙,直至一心捆绑,为爱流亡。
万里江山如是(轻经典)
5人今日阅读
李修文经典散文。这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旅程,作者在本命年历经坎坷,四处奔走。西和社火的热烈、黑龙江开江的震撼、甘蔗林迷路的惊险、祁连山风雪中的挣扎,一路见闻令人难忘。文中不仅有壮丽的山河景致,更有作者在困境中的内心纠葛与成长。跟随作者的脚步,你将在这些故事里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感受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山河袈裟
《山河袈裟》是著名作家李修文的首部散文集。 作家收录在此书里的文字,大都手写于十年来奔忙的途中: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以上种种,是为他的山河。 他用尽笔墨记录了世间普通人的情感和尊严,他们是:门卫和小贩,修伞的和补锅的,快递员和清洁工,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也有一些篇章,是关于旅游和诗歌,关于戏曲和白日梦。通过写下他们,作家彻底坐实了自己的命运: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 书中收录有《羞于说话之时》《枪挑紫金冠》《每次醒来,你都不在》《阿哥们是孽障的人》《长安陌上无穷树》《青见甘见》《在人间赶路》《鬼故事》等33篇作品,都源自李修文对“人民与美”这两座神祇的膜拜。 作家收录在此书里的文字,大都手写于十年来奔忙的途中: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以上种种,是为他的山河。 他用尽笔墨记录了世间普通人的情感和尊严,他们是:门卫和小贩,修伞的和补锅的,快递员和清洁工,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也有一些篇章,是关于旅游和诗歌,关于戏曲和白日梦。通过写下他们,作家彻底坐实了自己的命运: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 书中收录有《羞于说话之时》《枪挑紫金冠》《每次醒来,你都不在》《阿哥们是孽障的人》《长安陌上无穷树》《青见甘见》《在人间赶路》《鬼故事》等33篇作品,都源自李修文对“人民与美”这两座神祇的膜拜。
夜雨寄北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中篇《夜雨寄北》、短篇《木棉或鲇鱼》《灵骨塔》《记一次春游》4部。四个直面生存的故事,四场心灵突围的壮游,在困境中入世,寓真实于传奇。《夜雨寄北》:一只猴子,一个女孩子,是亲人,是敌人?谁是入世的行者,谁是出世的圣佛?却原来,你即是我,我就是你。《木棉或鲇鱼》: 台风过境,人生迷离,一场台风的两个名字,指向人性深处的不同面向。《灵骨塔》:纷繁人间,因果循环,聊斋色彩的故事与罗生门式的叙事,环环相扣,高潮迭起。《记一次春游》 :一场春游,映照主人公从青年至壮年的种种遭遇变化,当一切归零,不妨向死而生,从头再来。 “我要写下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热烈,他们徒劳,他们既不是世界的出走者,也不是破门而出的人,他们不过是承受了他们所在的那个世界的人。”
滴泪痣
《滴泪痣》是一个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名叫蓝扣子,原是北京一家马戏团的小演员,到日本寻母不着,变成了没有身份的“黑人”,并欠下高利贷,被黑社会胁迫做了应召女。也就在此时,她和来日本读书的“我”相识相爱。这对恋人既要逃避日本警察和入境管理局的搜捕,又要躲开黑社会的跟踪。蓝扣子对生活产生的质疑,让悲剧发生。清晨,扣子选择了出走;一年后,她死于车祸。“我”抱着扣子的骨灰盒走入樱树林,把绚烂而凄美的爱情记忆埋在异国异乡的樱花树下。
在人间赶路(李修文散文精选)
本书为李修文散文精选集,分三个部分:义结人间,如是人间,偷路人间。作者写尽人间种种无可奈何,爱与怕,生与死,故去与当下,有天数在,也有新的希望可寻。李修文写文,如作画,添减勾勒,都有章法,其文的主旨,总是人间的小小的个体,卑微而坚韧。读者自能在其中体会在人间之味。正如作者所言,人间机缘翻滚不息,世界绝不到此为止。
致江东父老
《致江东父老》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继获奖作品《山河袈裟》之后的全新散文集。 《致江东父老》全书约20万字,收录有《三过榆林》、《我亦逢场做戏人》、《不辞而别传》、《小站秘史》、《白杨树下》、《何似在人间》、《在春天哭泣》、《猿与鹤》等十几篇散文,出版前,这些篇目已在《收获》同名专栏发表。 《致江东父老》书写的对象依然是人民:落魄的民间艺人、与孩子失散的中年男人、过了气的女演员、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得不抛弃自己孩子的女人、爱上了疯子的退伍士兵,靠歌唱获取勇气的穷人……《致江东父老》书写的对象,是在今天叙事中越来越安放不下的典型中国式面孔。我们身边很多人,就这么不值一提地活了一辈子,作者选择写下他们,加入他们的行列,用自己的笔墨,为世上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建一座纪念碑。 在写作手法上,李修文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写作方法,动用各种手段,将戏剧、音乐、电影、小说等元素作用于散文,开拓了散文的文体边界,同时增强了文本可读性。
裸奔指南
《裸奔指南》是由著名作家李修文以长篇小说《滴泪痣》走红,《裸奔指南》为李修文最新中短篇小说结集,所收录之作除去《滴泪痣》式天籁般的伤感,更有上天入地的狂想和信马由缰的戏仿,作家梦想中的“话剧体”小说在此一览无余。城市和乡村,他乡和异国,李修文以其时而细密时而狂野的笔触加以深情描绘,显露了这位当今中国最年轻专业作家广阔的文学前景。
不恰当的关系
《不恰当的关系》内容简介:“春天文学奖”开始于2002年春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每年一届,每届评出一个“春天文学奖”得主,两个“春天文学奖”入围奖得主,获奖对象均为全国三十岁以下,有优秀创作成绩者。“春天文学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一辑,每辑三本,即三位获奖者一人一本文学作品集;第一辑出版于2004年秋天,此为第二辑。
心都碎了
暂无简介
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闲花落
《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闲花落》为“70后作家大系”之一种,选取了李修文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闲花落》收录了《解放》、《弟弟,弟弟》、《苏州》、《麦田里的少校》、《闲花落》等九篇文章。
阅读·阅美:带你去看更好的世界
《阅读·阅美》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特色节目,以“美文推荐+美文朗读+人物访谈”三位一体模式为主,试图发掘沉淀在生活之中的那些动情的文字。 而图书《阅读·阅美:带你去看更好的世界》将网络上的字符、节目中的音频还原到纸上,通过文字与图片、字距与留白、油墨与纸张、翻动与停驻等多种元素,给触动人心的文字另一种面貌,在纸质触感中,在静止与流动的节奏中,再现文字之美。 图书恢复了节目因时长而删减的文字,并加入二维码,扫描后即可观看视频。这份精美的纸质档案,将带给心灵滋养和调补
战“疫”书简 精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66封书信
本书精选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写就的66封书信,分为亲情篇、笃志篇、成长篇、勇气篇、家国篇五辑,有钟南山院士勉励青少年的寄语,有援鄂医生写给英雄城市武汉的炽热“情书”,有山东母亲对逆行武汉的儿子含泪的叮咛,有心系祖国的海外华侨对武汉孩子的深情问候,有加拿大艺术家从大洋彼岸发来的真挚祝福,有火神山医院建设者与时间赛跑的铿锵誓言…… 本书的朗读版由60余位著名演播艺术家、主持人等录制。他们饱含深情的朗诵,带给读者永恒的感动。
哀恸之歌 李修文著
暂无简介
李修文散文(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李修文最初以青春小说艳惊文坛,经历十年风沙辗转,又作为散文家蜕变归来。他的散文深情、辽阔,充满古典的诗性和悠远的楚人血气。不管是对祖国山河大地上或刻骨遭逢、或擦肩而过的一个个平凡生命、一幕幕一闪而过的场景的记录,还是在古诗词里与古人赤心相见,都体现了作者储备深厚的美学境界,“如万马军中举头望月,如青冰上开牡丹”,将汉语与现实的结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精选李修文经典散文三十余篇,包括《每次醒来,你都不在》《枪挑紫金冠》《长安陌上无穷树》《寄海内兄弟》《不辞而别传》《三过榆林》《致母亲》《别长春》等,以及《枕杜记》《遣悲怀》《救风尘》《陶渊明六则》等。全书配以二十余幅照片,图文并茂,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时间,这八个字打动了我,让我想起前年冬天,我游荡甘肃、青海,在酒泉更往西的茫茫戈壁滩上看见过一句话,这句话不知是什么人花了多长时间,顶着可以把人吹翻的西风,用堪称微小的戈壁石码起来的,每个字站起来都有一人高,这句话是:赵小丽,我爱你。 ——李修文《每次醒来,你都不在》 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蜡烛点亮了,惊恐和更加惊恐的人们聚拢了,但这聚也好散也好,都还只是一副名相,一场开端;生为弃儿,对,人人都是弃儿,在被开除工作时是生计的弃儿,在离婚登记处是婚姻的弃儿,在终年蛰居的病房是身体的弃儿,同为弃儿,迟早相见,再迟早分散,但是,就在你我的聚散之间,背了单词,再背诗词,采了花朵,又编教材,这丝丝缕缕,它们不光是点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 ——李修文《长安陌上无穷树》 在这世上走过一遭,反抗,唯有“反抗”二字,才能匹配最后时刻的尊严。 ——李修文《长安陌上无穷树》 似乎是,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李修文《长安陌上无穷树》 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上一样都不存在,唯有回过头来,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岂能不信这些戒律?它们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和侥幸而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但不管什么时候,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到了最后,就像种田的人相信农具,就像打铁的人相信火星子,它们若不出现,你自己就先矮了三分;更何况,铁律不仅产生禁忌,更产生对禁忌的迷恋和渴望,除了演戏的人,更有那看戏的人,台上也好台下也罢,只要你去看,去听,去喜欢,你便和我一样,终生都将陷落于对禁忌的迷恋与渴望之中,我若是狐媚,你也是狐媚的一部分,如此一场,你没有赢,我没有输。 ——李修文《枪挑紫金冠》 恰好是春天,油菜花遍地,在被油菜花环绕的村庄里,桃花和梨花也开了,桃花梨花最为繁盛之地,便是舞台,这不是无心插柳,而是存心将枯木与新绿、红花与白花全都纳入了戏台之内。但这只是由头,时间才是真正的主角。 ——李修文《枪挑紫金冠》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之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我若是他,定要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再对他们说:这世上,除了声光电,还有三样东西——它们是爱、戒律和怕。 ——李修文《枪挑紫金冠》 再三的苦行,并非是欢乐的排遣,而是刻意、救命般地要吞下猛药,指望着自己耳聪目明,清晰地听见这西域天空里降下的一声棒喝,所以,关于那些道路和沟壑,只要我曾经在此流连,它们都好像是刻在我的身体里。 ——李修文《惊恐与哀恸之歌》 好在是,我身边的小女孩已经在祖父的怀抱里入睡,许多年后,她会穿林过河,去往那些花团锦簇的地方,只是,定然不要忘记田埂上的此时此地,此时是钟表全无用处的时间,此地是公鸡都只能在稻田里过夜的地方,如果在天有灵,它定会听见田野上惊魂未定的呼告:诸神保佑,许我背靠一座不再摇晃的山岩;如果有可能,再许我风止雨歇,六畜安静;许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李修文《惊恐与哀恸之歌》 好一句“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好一句“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异姓兄弟,不过如此;前生后世,不过如此。在我看来,这元白二人,最让人心生钦羡的,其实有二,首先便是:终二人一生,他们都是抱一不移的同道中人。 ——李修文《寄海内兄弟》 若此二人尚不能称兄弟,世间安有异姓而称兄弟乎?正因为如此,元稹说:“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白居易答:“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白居易说:“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元稹又答:“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李修文《寄海内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