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杨吉甫诗文选
二○○四年十一月七日,是诗人杨吉甫(一九○四—一九六二,重庆万州)的百年生诞辰。此时重读杨吉甫作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微型诗和小诗,仍然会被诗中的魅力所感染,为诗人的艺朮手法而感叹不已。 何其芳在『杨吉甫诗选–后记』中曾指出:“吉甫诗文很象陶渊明”,这也体现在杨吉甫的微型诗中。方敬更具体地指出:“他那些玲珑可爱的小诗好象自然流露出来的,纯净、雋丽、气韵天成,宛如轻柔的呼吸与温和的微笑。”老友们的评价是十分贴切的。 蝉的声如抽不尽的丝 ——短歌抄–(一) 夏日如小年,夏日的蝉声缠绵不断,如一支抽不尽的蚕丝,奇妙的想象力和奇特的譬喻,把我们带到夏日的蝉声中去。如今,身居闹市的人,听蝉呜、蛙鼓、鸟啼,己经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享受了。杨吉甫这首一行诗,和他的另一首咏蝉的小诗:“柳阴院里蝉儿/唤起悠悠的微风/一个个象婴儿吸乳似的/紧贴在树身上”(石子 –九),把我们又带回到遥远的故乡和童年。 这田里是谁挑过了水 萍叶的稀散处 浮着一把旧瓜瓢 ——片片–(七) 寂寞的秋! 猫儿绕着脚前脚后 ——石子–(三十二) 我原是一个拣水雀儿 在秋后的田坎上 啄草上的露珠 ——短歌抄–(十九) 诗如其人。这些诗句,宁静闲适,散发着淡淡的乡愁;让我们浮躁的心,平靜如止水,亨受着难得的无忧无虑。『此中有真意,却辩已忘言』,杨诗似陶,信哉此言。 小菜初上市来 叫卖的声音是新鲜的 ——石子–(六) 我吹去 爬到我书上的虫儿 使它做一个跳岩的梦 ——石子–(十二) 这些诗句,让人十分惊讶诗人观察生活的细緻入微。他是用心去感触生活的,因此,新鲜的小菜,让小贩的叫卖声也变得新鲜了,让诗句也变得新鲜了,让我们读诗时的心情也变得新鲜了。而一个偶然爬到书上的虫儿,也挑动了诗人的童心,忍不住恶作剧地吹一口气,让那只不速之客的虫儿,做一个跳岩的梦,让我们读了这俏皮的诗句,禁不住发出一个会心的微笑。自然而不造作,是杨吉甫诗的特色。 我不敢回顾 我怕看她们临別时的容颜 ——远行–(一) 夜的院子里亮着萤火似的光 再亮时照见她吹火的嘴 ——短歌抄–(二十) 我爱当着由家乡吹来的风 因为里面有母亲的口气 ——小诗(十八) 乡情和亲情,是杨吉甫笔下常常涉及的主题。他早年流浪在外,离开了才五个月的女儿,他对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心,也在这些诗中得到了反映。农家小院里明灭的火光,家乡吹来的,含有母亲口气的风,都拔动我们的心弦,余音袅袅,回肠荡气。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杨吉甫的诗作曾传播到香港和欧洲,引起強烈的反响,足见其生命力的弥久常新;他的微型诗对九十年代在中国各地兴起的微型诗潮,也有显著和深远的影响。杨吉甫不愧是微型诗的先行者,是一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