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他首创“寓言”体,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著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被后人收入《柳河东集》中。81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7岁,后被宋高宗加封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集
2人今日阅读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集》所选择柳宗元成就的不同题材,形式和风格。一书在手,可以阅览柳宗元作品精华。
柳宗元文集(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2人今日阅读
《柳宗元文集》所选柳宗元散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刊《柳河东集》为底本,同时参考《柳河东集注》、《五百家注柳河东集》等,精选出柳宗元散文数十篇成书。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和韩愈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内容上,提倡“文道合一”、“以文明道”。在形式上,提出要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
现代文:龙城录
1人今日阅读
唐代传奇小说集,作者据说是柳宗元。其中记载的都是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主角有帝王官吏、文人士子,乃至市井人物。叙事简洁,篇幅短小,但是画面感强,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河间传
1人今日阅读
唐文。柳宗元作。宋王楙《野客丛书》云:“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恶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为一盗贼所污,遂行淫佚,虽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此柳子厚《河间传》之意也。”黄震说:“志贞妇一败于强暴,以计杀其夫,卒狂乱以死。子厚借以明恩之难恃。愚以为士之砥节砺行,终不免移于富贵利欲者多矣。正当引以自戒,而不必计其恩之可恃否也。”今人孙昌武说本文乃“虚构”之作,已不是史传,“包括着政论、寓言、小说等多种因素”。通过河间妇的形象,“影射当时士人操守败坏,朋友之恩难恃,君臣之际可畏,也是寄托了对现实的感慨的”(《柳宗元传论》)。本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刻划人物的音容笑貌,描绘人物的行动和场面十分生动。内容上虽有不堪入目之处,但在艺术描写的技巧上很突出。
乐府杂曲 鼓吹铙歌
本书为《全唐诗中《乐府杂曲部分选段。
早梅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宗元十三岁时曾随其父到过长沙驿,并在驿前南楼与德公相见;三十年后的今天,宗元再度过此,故地重游,而今却不见故人,所以顿时有诸多感慨,潸然泪下,故发为“感旧”吟唱。诗人怀旧伤今,诗人禁不住流下数行清泪。
柳宗元集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他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曾贬官柳州,因又称柳柳州。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第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后又任蓝田尉,监察御史裹行。
唐宋名家文集:柳中原集
这部文集精选了柳宗元的散文、诗歌、书信等各种体裁的佳作,其中不乏《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的世界,领略这位文学巨匠的非凡魅力,感受他笔下那个丰富多彩、充满智慧与情感的时代吧!
龙城录
唐代传奇小说集,作者据说是柳宗元。其中记载的都是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主角有帝王官吏、文人士子,乃至市井人物。叙事简洁,篇幅短小,但是画面感强,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中国唐代传奇小说:龙城录
《龙城录》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二卷四十三则,记述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和荒诞不经的鬼神故事,部分内容影响后世小说创作。书里所记载的荒诞不经的传说,是唐人的喜好而宋人相对严谨。旧题柳宗元撰,但历来学者对此存疑。比如,赵师雄夜宿罗浮山而在梅花树下遇仙的故事,篇幅短小,能以意境和趣味取胜,语言则甚圆润清丽。但是柳先生的文风峻峭幽深,风格大相径庭。柳先生以古文体作传奇义正词严,毫无华丽虚浮辞藻,而《龙城录》却并非如此:“魏左相忠言谠论,替襄万几,诚社稷臣。有日退朝,太宗笑谓侍臣曰:此羊鼻公不知遗何好而能动其情?侍臣曰:魏征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此见其真态也。明曰召赐食,有醋芹三杯,公见之欣喜翼然,食未竟而芹已尽。太宗笑曰:卿谓无所好,今朕见之矣。公拜谢曰:君无为,故无所好,臣执作从事,独僻此收敛物。太宗默而感之,公退,太宗仰睨而三叹之。”
早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龙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柳河东集(精套装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任柳州刺史,因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革新。他当过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主张革新的政治团体,参与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一些改革。 柳宗元在文学上,发起散文革新运动。他倡导内容充实形式生动的文章,反对追求形式、内容空洞的文风”他自己所写的不少散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内容,艺术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柳宗元逝世后,刘禹锡将他留下来的着作编成《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宋代世彩堂刻本《河东先生集》则分为四十五卷、外集二您。这僩刻本的注释,在诠解典寅典说明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方面,收集了较多材料,但疏漏、错误也不少。一九六〇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影印宋世彩堂本断句排印,影印本所加的外集补遗和附录部分也一仍其旧,并增加了《柳先生年谱》和《宝礼堂宋本录》两个 现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本子重印。除改正了一些断旬和文字的错误外,并在集傅部分增补了《唐书本傅》和《柳子厚墓志铭》两文,供读者参考。部分。
小石潭记
中国古典美文赋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瑰丽的精神宝藏,我社推出丛书《中国古典美文美绘本》,丛书包含《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四个美文故事。丛书文字洗练优美,内容气韵生动适合儿童亲子阅读。精装大开本设计,全彩、精美印刷,使丛书更具有艺术性、欣赏性和收藏性。丛书将美文与美图相融合,以绘本的形式让小读者走进阅读,感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长安梦华录
《长安梦华录》主要记载了唐代的帝王将相,乃至普罗大众的逸闻趣事和坊巷传说,内容广博,文笔生动,兼有史料价值,多方面地反映了唐代及其前后时期的社会风情。
旧小说·大唐鬼怪集(民俗篇)下
暂无简介
天问天对注
暂无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柳宗元集校注(全10册)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柳宗元集校注(套装全10册)》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有篇目索引,资料收集全面,颇便读者。
柳宗元诗笺释(精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本次整理以南宋蜀刻《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所收诗为底本,校以南宋郑定刊本、增广注释音辩本、韩醇诂训本(文渊阁、文津阁二种)、朝鲜活字本等。 按照柳宗元一生行迹分卷,每卷具体年份可考的在前,不可考的置于其后。 每题下多有解题说明本事或系年情况,再加以注释,引录古注,注明出处,去除重复,又参以新注。历代诸家集评论诗则附于一题之末,总论柳宗元则置全书之末。
唐宋八大家散文大典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作为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唐宋八大家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带来深远的影响。本书精选八位人物的经典之作,辅以题解和白话译文,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是与诗歌并峰的一种文体。而唐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继先秦两汉之后的又一高峰。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将他们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即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辑录《文编》,仅取此八人的文章,这为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作用。此后不久,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人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本书精选八位人物的经典之作,辅以题解和白话译文,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
论秦始皇
收录柳宗元的《封建论》,王夫之的《秦始皇》,章炳麟的《秦政记》、《秦献记》。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八册)
宋蜀刻本唐人集为我国宋代四川地区刊刻的唐人别集,经元、明、清官私收藏,辗转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之宝。这批珍本校勘精审,版式疏朗,字体遒劲,纸墨精良,集中体现了宋代四川成都、眉山地区的雕版印刷情况,在研究中国的雕版印刷史和版本目录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又由于这批书的刊刻年代在现存刻本中最接近于作品年代,因此对于研究作家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政治生活等方面亦有重要价值。影印本版框尺寸悉准原书,印章据原书套红。 此为南宋刻本,孤本。书中所镌刻工姓名是鉴定宋代版本不可多得的资料,大量藏书印对研究版本的流传有重要意义。
河东先生集(套装共6册)
现代汉语用“图书”表示文献的总称,这一称谓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的河图、洛书。在文化史中,图像始终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传说时代的大禹“铸鼎象物”,将物怪的形象铸到鼎上,使“民知神奸”。在《周易》中也有“制器尚象”之说。一般而论,文化生活皆有其对应的物质层面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活动中,学者也多注意器物、图像的研究,如《诗》中的草木、鸟兽,《山海经》中的神灵物怪,礼仪中的礼器、行礼方位等,学者多画为图像,与文字互相说明,成为经学研究中的“图说”类着述。又宋元以后,庶民文化兴起,出版业高度发达,版刻印刷益发普及,在普通文献中也逐渐出现了图像资料。它们广泛地涉及植物、动物、日常的物质生产程序与工具、平民教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流传至今者,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凭藉。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文本,读者可以获得对古代文化生动而直观的感知。为了方便读者利用,我们将古代文献中有关图像、版画、彩色套印本等文献辑为丛刊正式出版。 《河东先生集(套装共6册)》选目兼顾文献学、古代美术、考古、社会史等多种兴趣,范围广泛,版本选择也兼顾古代东亚地区汉文化圈的范围。图像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大作用涉及平民教化,即古人所谓的“图象古昔,以当箴规”。(语出何晏穴景福殿赋》)明清以来,民间劝善之书,如《阴鹭文》《闺范》等,皆有图解,其中所宣扬的古代道德意识中的部分条目固然为我们所不取,甚至是应该批判的对象,但其中多有精美的版画,除了作为古代美术史文献以外,由此也可考见古代一般平民的伦理意识,实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河东先生集(套装共6册)》拟目涉及多种类型的文献,兹辑为丛刊,然亦以单种别行为主,只有部分社会史性质的文本,因为篇卷无多,若独立成册则面临装帧等方面的困难,则取同类文本合为一册。文献卷首都新编了目录以便检索,但为了避免与书中内容大量重复,无谓地增加篇幅,有部分新编目录视原书目录为简略,也有部分文本性质特殊,原书中本无卷次目录之类,则约举其要,新拟条目,其拟议未必全然恰当。所有文献皆影印,版式色泽,一存古韵。
经典国学读本:柳宗元诗文选
本书以《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为底本,参校世彩堂本《河东先生集》《五百家注柳先生文集》诸本,甄录柳宗元所作诗文名篇,兼顾文体,精选诗、文各七十余篇。
唐宋八大家精粹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者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学者朱右将他们的文章编辑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由此而起。明朝中叶。学者唐顺之辑录《文编》,仅取此八人文章。这为“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作用。此后不久,学者茅坤根据朱、唐的标准选编了八人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河东先生集(全十一册)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徙柳州刺史,故人称“柳柳州”。辛文房《唐才子传》谓柳宗元“公天才绝伦,文章卓伟。一时辈行,咸推仰之。工诗,语意深切。发谶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河东先生集》又名《柳仲集》《柳仲先生文集》《河东集》等,是北宋古文家柳宗元的文集。世存南宋咸淳(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年间经廖莹中校正,并由其世彩堂刻印的版本。此本写刻精美,世无二帙,在宋版书中向被推为无上神品。此本钤有“项笃寿印”“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收秘籍之印”“项元汴印”“项氏万卷堂图籍印”“项墨林鉴赏章”“牧翁审定”“陈氏澄中藏书”等印记,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次据此本影印出版。今按原书扫描,影印为平装本,以飨广大读者。
柳柳州文钞---拾瑶丛书
《柳柳州文钞》七卷,茅坤选评明末朱墨套印本。卷首有茅坤《柳柳州文钞引》,每卷前有本卷细目,后缀全文,全文共七卷:卷 一、二:书;卷三:启、序;卷四:传、记;卷五:记、论议辩;卷六:问答、说赞、杂着;卷七:碑铭墓版碣诔表状祭文。卷一卷端顶格题“柳文卷之一”,未署名,次行低两格题首篇篇名。版心上题“柳文卷之一”,版心下题叶码。正文有茅氏圈点,天头有眉批,篇末有段评,评语手写上版,正文书风瘦长,文中句读及点读、栏外段评及文后总评均为套色,朱墨灿然。
家藏文库:柳宗元诗选
柳宗元诗歌传世约一百六十余首,本书选注其中一百四十七首,从十八岁时的应试诗,到四十七岁亡于柳州任上的绝笔之作,篇篇都可观想其人精神风貌。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柳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柳宗元因为贬谪永州、柳州而有抑郁孤愤的心情,诗风近于屈原《离骚》,但经过自我调适,逐渐转为雍和坦荡、安于山水的豁达隽爽,可与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诗、山水诗比美,也和他的山水游记互相辉映。整体而言,柳宗元诗歌清丽醇正,真实呈现因痛苦而伟大的心灵,耐人寻味。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饮酒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渌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柳子厚咏柳山水文(一函一册)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雅文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经后人搜集、变为《柳河东集》三十卷。 《柳子厚咏柳山水文(一函一册)》收录了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柳州刺史时所作诗文。次版本为清代刻本,经中国书店影印之后,再现于世,极为罕见。
柳宗元小品/唐宋小品丛书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贞元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顺宗时擢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奉诏回京,旋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卒于任上,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出身显宦世家,良好的家风祖训对他的影响很大。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韩愈曾赞其“少精敏,无不通达”“虽少年,已自成人”。他甚至13岁时就代一个叫崔中丞的人写贺而且再也没能够回到他所期望的权力中心。 政治上的失败是柳宗元个人世界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之前,他一直怀抱理想,专心政治,致力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当然,也疏于文字,如其所谓“仆之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务也”。但在远离权力中心的永州,他便有时间,也有精力投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仕途失意形成的独特时空反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留传下来的700多篇作品,绝大多数是在贬谪之后所写。 柳宗元诗文兼擅。诗歌现存163首,各体兼备。然文章的成就更高。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高举“复古”大旗,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一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