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鲁德·斯泰因
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旅居法国的美国女作家、艺术品收藏家,犹太人。对20世纪西方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地理与戏剧
“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天没有黑天空昏昏日光曚曚天色也不红,房间里没有灰尘窗户没有打开炉子也没有关上餐桌已经布置好了。没有辣椒有些盐有更多的是鸡肉更多的糖果。有菜花有蛋糕没有蒸笼有黄油有土豆有黄瓜。没有奶油有香蕉后边还有奶油和橙色的混合物。所有的土豆都吃了那是已经烤好了的鸽子还留着水果吃完了另外还有一大浅碟。”本书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突破文法限制的写作风格。作者摒弃了规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强调作品写出印象,意欲将现代绘画艺术理论用于文学写作;突出重复的片断的简单的手法写作,如作者最著名的名言“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即出自本书。
艾丽斯自传
本书是斯泰因的一部传记性的小说。以她的女秘书艾丽斯的视角,描写作者旅居巴黎三十年的经历,细致地描绘了马蒂斯、毕加索、阿波利奈尔、海明威等现代派艺术家的肖像,以及与他们之间的友谊、谈话、争执。文笔幽默、语言简洁,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现代派艺术和艺术家的魅力。
三个女人(斯泰因文集)
《三个女人(斯泰因文集)》通过三个女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她们纯朴的心灵。安娜一生帮人为佣,过着辛苦劳累的生活,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结果终因操劳过度,落得个重病而终;温柔的莉娜是个耐心耐性、温柔可爱的德国少女,逆来顺受,温驯一世,却死于难产;梅兰克莎在气质、思想上迥然不同于前两者,这个黑人姑娘敢闯敢撞,但又缺乏自信,过种欲进又退、退又想进的生活,最后生了肺病,死在济贫所里。
软纽扣
暂无简介
雷诺兹夫人
《雷诺兹夫人》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描写生活在战争阴影中的平民的生活。此书写于40年代中期,流传最广的是1952年的耶鲁大学出版社版本,直至80年代,此书曾数次再版,是一部常销书。
美国地理史(或人类本性与人类心智的关系)
《美国地理史(或人类本性与人类心智的关系)》是格特鲁德·斯泰因1939年出版的一个作品集。当时,她刚刚成功完成了一个在美国的巡回讲座之旅(1934~1935),作为一个长期旅居巴黎的美国人,这也是她时隔三十年后首次造访美国本土。而《艾丽丝自传》的意外成功,也让她为自己的创作心存怀疑。在内容形式上,这本书是一个壁橱诗句(closet verse)、哲学对话、冥思散文的大杂烩。而本书的议题和其标题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并非一本介绍或者谈论美国地理历史的书。相对而言,它的副标题更能说明本书的主题:or the relation of human nature to the human mind(人类本性与人类心智的关系)。在书中,斯泰因以她风格化的措辞阐述了她对“人类心智(human mind)”的观点:它是什么,它如何运作,以及它与“人类本性”(human nature)是多么地不同。
论毕加索
《论毕加索》为美国作家、收藏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撰写的关于毕加索的评价与回忆。是斯泰因对从1900年至1937年间她所认识的毕加索的记录。书中记述了包括毕加索的部分生平介绍、作者与毕加索的交往经历、对毕加索作品的分析及感受等在内的诸多内容。
世界是圆的(影响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艺术家创作的童话故事,探索孩子对于“我是谁”的疑问和焦虑。)
1938年,青年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想邀请成人书作家为刚成立的青年斯科特图书公司创作一本童书。她给海明威、斯坦贝克和格特鲁德·斯泰因都写了信,海明威和斯坦贝克回复对此没有兴趣,而斯泰因欣然接受,并表示已经有了接近完稿的作品,便是这部《世界是圆的》。正如斯泰因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个故事是否通俗易懂?是否能出版?一开始都存在争议,但最终这本书还是顺利出版了,而且她还邀请了克莱门特·赫德为故事绘制插图。 《世界是圆的》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名叫萝丝的小女孩探讨自我身份的冒险旅程。作者大玩文字和语言游戏,使得很多人觉得书中另类的用语加大了阅读上的难度。《世界是圆的》真的是一本童书吗?孩子们会喜欢它吗?但当这个故事被大声念出时,它就像是一首前卫的乐曲,充满了意犹未尽的曲折流转。在用这种方式阅读这本书时,你才能感受到书中语言的丰富性:精彩的词句并用、奇妙的押韵和重复,以及在意想不到的时刻闪现出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