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白璧德
美国文学批评家,新人文主义美学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毕业。1894年起在该校执教。主张文学应恢复以“适度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的传统,以“人的法则”来反对“物的法则”,其作用是给人以道德的知识。认为自然主义的倾向(包括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思潮)只服从“物的法则”,会牺牲美的全部含义,应该加以否定。主要著作有《新拉奥孔》、《卢梭与浪漫主义》、《批评家与美国生活》等。
民主与领袖
《民主与领袖》是美国社会/文化批评家白璧德“人文主义”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者从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类型入手,重点对比阐述了卢梭一脉的政治思想与柏克一脉的政治思想之间的斗争;随之提出与人们的普遍信念不同的观点,“就其是直接的、不加限制的民主而言,如亚里士多德很久以前所指出的,乃是自由的死敌,同样地,它所具有的那种专制气质,亦与帝国主义有着亲缘关系”。当民主日趋堕落,开始走向专制,人们该如何捍卫一向所珍视的自由?或许,西方是时候再次借助东方的智慧来寻求出路了。
性格与文化
《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主要内容包括:西班牙人性格的明与暗、英国人擅长批评吗?、马修·阿诺德、克罗齐与移情说、帕斯卡、拉辛和反浪漫主义的反动、纪念狄德罗诞辰二百周年、乔治·桑与福楼拜、一个世纪的印度警句、向西方解说印度、民主中的风格问题、人文主义者与专家、艾略特校长和美国教育等。
西班牙性格及其他
《西班牙性格及其他》充分展示了白璧德作为一流思想家和文化批评家的品质,这些文章涉及主题非常广泛,跨越白璧德整个学术生涯。白璧德从不因为无聊的好奇心或仅仅为了展示他的博学而挑选某个题目。他所有的著作和文章都是出于探讨某些人生和文学根本问题的渴望。本书涉及的各类主题——美学、伦理学、宗教、政治和文学——都是通过对人类存在的统一构想而加以阐明的,这种构想贯穿并构建了白璧德的所有文章。
论创造性及其他
《论创造性及其他》是白璧德的最后一部出版作品。白璧德从之前的演讲稿和评论文章中选出八篇,进行整理,使其彼此呼应贯通,最终集结成书。作者在该书中以探讨文学创作批评为主,寓教育、宗教、政治等各方面批评思想于其中,重申了关于“人文主义”的诸多重要问题,并对某些质疑之声做出了回应。
新拉奥孔:论艺术的混同
本书将德国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所探讨的诗画界限问题进一步推向深入,分析了文艺复兴以来“伪古典主义”的艺术样式混杂,以及与之相反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样式混同。“伪古典主义”的混乱源于“艺术的功能是模仿”这一基本假设,发展到极端,走向形式主义,过分强调均衡匀称与规则,则会压抑艺术的自发性和创新力;“浪漫主义”的混乱是对这种压抑的反抗,强调自发性、想象力,抛弃理性与适度,毫无顾忌地追求情感的博放。这两种混杂,分别犯了科学自然主义与情感自然主义的错误。正确的做法是寻找至高法则,实现“一”与“多”的调和,灵活运用人文的标准,去克制一味扩张的欲望,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美的艺术。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是欧文·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奠基之作。书中首先厘清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人文主义”概念,第一次把它与极易混淆的“人道主义”概念区别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的不同要求:后者相应地分别体现为专门性大学(College)与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作者由此进而讨论了文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博士学位获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视野的不同观照,以及创新概念和大学教学的闲暇等方方面面与大学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是欧文·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所触及的问题与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多有契合,其中关于人文教育之困境的讨论必然会促成我们对当下处境的反思与探讨,因此极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