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合隼雄
河合隼雄,1928年生。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他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2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5%
物质丰富的时代,养育孩子的烦恼似乎更多了,大家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又时刻担心孩子养不好,父母每日每夜面对着诸多养育困惑,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焦虑、担忧、恐慌、烦躁,而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感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心的栖止木:河合隼雄谈心灵疗愈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5%
在日语中,“栖止木”是飞鸟暂时歇息的树枝。受过荣格学派心理分析训练的河合隼雄,在出任日本政府的文化厅长官后,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的心便像飞鸟一样,“栖止”在他遇到的各种社会事件上。河合隼雄凭借深厚的文化素养,提出他对每一件事的看法。曾连载于《周刊朝日》的这75则小故事,是河合隼雄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提供的一种东方式的“行动的智慧”。人如何能做到“安心立命”?在这本书中,河合隼雄开出了许多“心的处方”河合隼雄在58岁时,拿起了少年时代曾学过的长笛来联系,开始实践一个“健康游老人”的生活。从那时起,他接触了无数的人,在和他们谈“心”之后,他发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心灵哲学。他说人类的“脸”真有意思,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的脸也有惊人的表情变化。“心”又何尝不是呢?
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3%
《共鸣的灵魂》是日本心理治疗大师河合隼雄凭借几十年心理咨询经验开出的五十多副“心的处方”。如果说,作息正常、均衡饮食、多运动,是提升身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好方法。那么,多读有意心灵的书,关注自己的思考与面对事情的走向,就是保持心灵健康的好方法。河合隼雄这些不寻常的观点,很值得细读深思。一边读,一边独立地思考,不知不觉间,你会赫然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竟然大不相同来,对同样一件事竟有了完全不同的体会。在不经意间就能翻转对人性心灵的理解,河合隼雄不愧是日本第一流的临床精神分析大师。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6%
这是一本关于“友情”的小百科全书,不止探讨友情,更解开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困惑。亲子、夫妻、手足、同事、主管及部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友情”在运作;思考友情,也就是思考人性。日本心理学权威、文化学大师河合隼雄,以临床经验和东西方文化传统,剖析成年人之间友情的全貌,力图解开纠缠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因。请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书:你,有“真正的”朋友吗?
原来如此的对谈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3%
村上春树大力推崇的国民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对谈日本知名作家吉本芭娜娜。用一场直抵人心的对谈,告诉你如何才能自由生活:学会接纳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当你自由的时候,你的人生才真正属于自己。两人从吉本芭娜娜青春时代的经历谈起,就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对人的限制、自我实现的真实含义等进行了探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而他们的父母因为经验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成长之路变得充满坎坷和变数。同时,随着青少年逐渐长大步入社会,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限制和规则,以及身边人的眼光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从而无法自由地生活。面对这些问题,河合隼雄和吉本芭娜娜也在对谈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那就是要学会接纳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更自由地生活。
爱哭鬼小隼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6%
《爱哭鬼小隼》是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最后遗著。河合隼雄在《爱哭鬼小隼》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乡兵库县波筱山为舞台,讲述了以儿时的河合隼雄为原型的“爱哭鬼小隼”,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的成长故事。《爱哭鬼小隼》一书中不仅展现了那个父母疼爱的、有众多兄弟照顾的自己,那个爱哭的、快乐的、害羞的自己,还描绘出那段有趣的、敏感的、任性的、脆弱的童年时代。《爱哭鬼小隼》中,河合隼雄以平静的笔调来勾勒温馨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动。书中51幅淡彩插画,更为图书增添了趣味。
心灵晴雨图:河合隼雄谈自我认知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0%
这本书脱胎于日本《每日新闻报》的“花一刃”版对河合隼雄的系列访谈,由编者根据访谈内容分门别类整理而成。“花一刃”的专栏特别关注“心灵问题”,内容也主要依据读者的提问及其关注程度而展开。在河合隼雄的系列访谈中,他始终坚持一个核心观点“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书中的短文都能独立成篇,读者无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阅读,无论从那里开始读起,都能寻着文气脉络顺利展开自己的提问与解答,希望为读者营造一种与河合先生对谈的阅读气氛。以“心灵晴雨图”为名,正是体现了心灵这种东西的特性。河合隼雄对心灵的刻画,并非限于现象的单纯描述,而是如“晴雨图”所表现的,是系统而深入的心灵探究过程。
爱哭鬼小隼(新版)
1人今日阅读
《爱哭鬼小隼》是知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遗著。 河合隼雄在《爱哭鬼小隼》中,以第②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乡兵库县波筱山为舞台,讲述了以儿时的河合隼雄为原型的“爱哭鬼小隼”,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的成长故事。《爱哭鬼小隼》一书中不仅展现了那个父母疼爱的、有众多兄弟照顾的自己,那个爱哭的、快乐的、害羞的自己,还描绘出那段有趣的、敏感的、任性的、脆弱的童年时代。 《爱哭鬼小隼》中,河合隼雄以平静的笔调来勾勒温馨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动。书中51幅淡彩插画,更为图书增添了趣味。
探索自我的“幸福、友谊、育儿”之路套装系列
日本顶级心理学大师经典养育著作,畅销20年,影响两代日本人。
荣格心理学入门
这本书的目的在于系统地介绍荣格心理学体系,河合隼雄先生从瑞士荣格研究所取得荣格派分析师资格后,回日本两年之内成书。尽管这样,也不可误以为这是一本照本宣科的教材。河合隼雄先生从数学专业转行投身临床心理学领域的过程可以参考他本人的著作《给未来的记忆》。他在去美国UCLA、瑞士荣格研究所深造之前,就已经潜心钻研、实践多年,经过欧美严格的正规化训练更是如虎添翼。这本早年的处女作,一样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人生思考作为基石,打开了一扇心灵学问的大门。
中年危机
职场的地位、出轨、孩子的教育、对衰老的不安——没有哪个阶段比中年时期蕴含的危机更多! 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是如何面对自己人生“转折点”的?日本心理学界的代表人物给出了不会褪色的中年论。 本书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作者河合隼雄先生写的一本关于中年危机的心理学著作。 他在这本书写了12个章节,每一章都选用了一部文学作品,以原著为基础展开论述,阐释人到中年的不同危机,通过对中年职场地位、出轨、孩子的教育、对衰老的不安等中年危机中,让读者了解到没有哪个阶段比中年时期蕴含的危机更多。书中阐释了这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是如何面对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中年危机的,使我们认识到中年到底怎么定义?身陷“危机”该如何自处?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珍贵的提示,告诉我们度过一个好的中年,等同于为爬另一座山做了充足的准备:迎接衰老、迎接死亡。 【推荐语】 现代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很多人会因为跟不上外界变化而迎来中年危机。不仅仅是职场,在家庭中也会迎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变化,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也会引发中年危机。如果固执于某一种观念,试图以永不改变的观念生活一辈子,一般来说很难行得通。中年时期人总要经历某种形式的人生转折。(引自前言) 人们在确立了自我、获得一定社会地位之后,还能追求什么呢?人到中年,总是逃脱不掉“生活中缺点儿什么”的莫名不安。本书就是通过解读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山田太一等作家的12篇名著,探索中年人内心深处的纠葛。(引自河合俊雄·解说) 河合隼雄先生在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珍贵的提示。人生不是一条向上的直线。人生好像要翻两座山。年轻时翻过第一座山后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年,不妨放慢节奏,把眼光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在下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度过一个好的中年,等同于为爬另一座山做了充足的准备:迎接衰老、迎接死亡。就像在《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那本书里启发我们的那样:知道怎么老去,才知道怎么让年轻力壮的年代更加精彩;知道死,才知道怎么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年,蕴藏着人生最丰富的危机。这本书最直接的对象是站在中年入口处或刚步入中年的人,但对已认真度过、或稀里糊涂度过中年的人来说,同样是一本可以处处受益的书籍。人生,随时补课都不算晚。(译者的话) 本书适合青年、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读者。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本书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谈,轻松率性的言语中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和独到观察。对于村上春树所述说的美国的留学经历、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对个人的冲击,河合隼雄给予了深层的理解,并谈论了他对箱根疗法以及每个人独自坐拥的“故事”的重要性的看法。
童話心理學: 從榮格心理學看格林童話裡的真實人性 童话心理学: 从荣格心理学看格林童话里的真实人性 港台原版
跳脫出童話的幻想框架, 河合隼雄以榮格心理學帶領讀者走進人性裡的真實, 直視靈魂深處! 以格林童話為題,深入淺出介紹榮格心理學, 帶領你探索潛意識,得以自我實現! § 靈魂深處暗藏著什麼樣的「自己」? 看似怪誕荒謬的童話,角色互動之中隱藏的細節,充滿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議題:生與死、親與子、父性與母性、男人與女人……在在暗藏著潛意識的運作。 本書在某程度上,依序顯示了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過程,並透過童話思考人的生存方式,提引出就連你自己也從未見過的「自己」。 § 女人啊女人,多少罪惡假汝之名! 〈漢賽爾與葛麗特〉裡自私的後母、〈薔薇公主〉中充滿報復心的仙女、可怕的〈特魯德夫人〉,為什麼故事的反派大多數是女人? 母性有著生產與死亡的兩面:擁有生產孕育的正面,以及將一切吞噬致死的負面。而人類母親的內在,也具有這種傾向,有護子而奮不顧身者,卻也有殺子為求生存者……藉由「母性」的探討,我們可以找出答案。 § 愛拚不一定才會贏,而是坦然接受命運! 〈三個懶人〉告訴你,廢柴也能出頭天! 勤勞苦拚或許可以獲得成功,但人生苦短,活著有時就要懂得坦然滿足於自己的命運。不去想自己該為了什麼而活的生存方式,究竟有多偉大?這就是「無為」的思想。看似無為或無用,實則保持了某種程度的穩定性。 § 問世界,愛情啊!男女之間,總像一道又一道的謎。 〈謎題〉公主出招,王子則見招拆招── 榮格將被個人的自我否定、難以接受的所有一切,稱為個人的「陰影」。若將故事裡王子與公主的關係視為現實生活中的男女關係,會讓人想起陰影的介入也時常發生在男女之間。對男性而言,女性是謎;對女性來說,男性也是謎。當兩個人因這樣的不可理解而感到焦慮、憤怒時,就會轉移到陰影的關係。 § 格林童話中深藏的醍醐── ‧ 青春期是命運的時期。 ‧ 個人的成長經常是死亡與重生的輪迴。 ‧ 沒有伴隨危險的創造是不可能存在的。 ‧ 自我是人類意識的中心,作為其主體性的存在。 ‧ 沒有任何武裝的好奇心,只會領人走向沉淪的道路。 ‧ 物質性過度保護的背後,往往潛藏著人類愛的欠缺。 ‧ 美麗的事物,不僅無法簡單入手,也附帶有許多的困難。 ‧ 以往的*高原理已崩解,唯有透過引進新的原理,才能進行真正的更新。 ‧ 人心具有讓性質相反的事物相互補足彼此的欠缺,藉此塑造出一個整體性的傾向。 ‧ 我們對於英雄總會硬加上理想意象,與英雄意象不符的屬性,便會以圍繞在其周遭的方式來呈現。 ◎名人推薦 王浩威/台灣榮格發展小組召集人、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鄧惠文/榮格治療分析師‧精神科醫師、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驚嘆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孩子与恶:生活在当下的孩子们
作者以临床心理学家的身份,从专业的立场上为教师和父母解读“恶究竟是什么”,如何针对各种形式的“恶”,就不同的场合具体、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正确应对“恶”的行为,并提醒教师和父母特别要注意避免大人的“善意”带来的“恶”。
孩子的宇宙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一想到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称的“教育”、“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不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绘本之力
《绘本之力》整理自一次研讨会上的讲演和对谈。三位作者中,松居直是在中国知名度颇高的著名儿童文学家,另外两位却来自儿童文学圈外,河合隼雄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深层心理学家,在国际上也有相当高的地位,柳田邦男则是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我很感慨于这个组合,更感佩于他们的见识。在日本,是什么人在关注、关心、关怀绘本(儿童文学)?是顶尖的学者和作家。可是在我们中国,周作人、郑振铎、赵景深、叶圣陶、茅盾等人之后,再不见大学者、大作家对儿童文学亲力亲为了。这是否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倒退呢?这是否反映了中国儿童的某种真实的命运呢?现如今,某些知名学者,说起儿童文学便一副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的口吻和表情,某些知名学者,起劲地鼓吹读经,甚至连《弟子规》都要让孩子来膜拜,真不知道他们的学问都做到哪儿去了。在许多方面,儿童文学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儿童文学面前,可以照出很多人的“小”来。
佛教与心理治疗艺术
當河合隼雄1965年從瑞士學成歸國,成為日本第一位容格心理分析師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深深迷戀佛教。從幼年起,他就對佛教抱著排斥的態度,因為童年時弟弟夭折、母親悲傷的畫面,跟誦經儀式一起深植腦海,讓他意識到自己內心對死亡的不安與焦慮。河合隼雄十七歲時,日本戰敗,他開始崇拜西方的理性主義和科學,認為這是使日本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唯一道路。1959年他到美國研讀心理學,一位心理分析師向他展示禪宗的「十牛圖」,他很慚愧,因為他身為東方人,卻對它一無所知。後來,他來到蘇黎世繼續心理分析師的訓練,展開夢的分析歷程,才驚覺日本古典文學、童話、神話傳說對他具有重大意義。在傳統文化中,他終於找回自己的根。回到日本後,當時社會還無法接受心理分析的觀念,河合隼雄只好從沙遊治療做起。在治療個案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教文化已深植在日本人的潛意識中,而他自己也漸漸對佛教豐富的象徵意涵著迷。他對佛教了解越多,越覺得佛教思想對他的治療工作幫助很大。到後來,他甚至告訴西方學者:「你們西方人講個人心理治療、人際心理治療、超個人心理治療-我則講無我(no-ego)心理治療。」他的目標是幫助個案變得像石頭一樣,在天地之間安住自在。《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就是從河合隼雄自己的心路歷程談起,他自身就是一則公案:「我是誰?我是一個佛教徒?還是心理分析師?」他由西方心理學訓練中繞一個大圈子,才重新發現東方心靈的本質。接著,河合隼雄以禪宗「十牛圖」和容格的「玫瑰園圖」做比較,探討東方的自性成長歷程和西方的心靈煉金術,兩者間的相似與共鳴,既具藝術價值又有哲學深度。到底「我」是什麼?身為東方的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提出「靜觀無為」的方法,認為內心深處要保持沈默,將個案的抱怨和症狀當作禪宗公案,將自己放在悲憫的中央位置,不是告訴個案這個世界有多美好,而是以溫柔的悲憫和關愛,和個案共同承擔生命的悲傷與重擔。悲憫久了,真正的喜悅將會降臨。這才是人和人之間相互治療的真正基礎。河合隼雄吹得一首好笛,有一次他在美國演講期間,成群鳥兒棲落在他窗前的樹枝上,傾聽他的笛聲。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這正是他對人類心靈本質及潛能最深刻的體悟吧!
实用教子秘诀48条
《实用教子秘诀48条》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全书表现的是作者作为父母的成就与挫折,以及在生活中教养儿女的心路历程。
心理治疗之路
生命的谜,从来不是外界,而是你自己!穷尽一生,只为与心灵相遇!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以多年临床分析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上,写下的心理治疗概述性论著。全书分十一个专题,下又细分为各个小主题,紧扣心理治疗的过程,心理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心理治疗针对的多样化现实这三条线索,并穿插各种事例,以“河合式”的亲切行文,对心理治疗及其针对的对象——人类心灵,做了系统深入的概括,逐步引领读者去发现认识心理治疗,认识人类心灵的的道路。
心的处方笺
当你困于这蛮不讲理的世界, 忿忿地想举起拳头时; 当你累于纷乱纠缠的人际关系, 默默地想滴下眼泪时, 读它,感受各种灵魂烦恼的心声, 感受细微振颤般的回音。 或能带给你新的勇气。 人心到底有办法读懂吗? 理解别人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你所做的事情,你的好意总被别人无视? 掩饰自己的欲望,会令无辜的人受累? 男人和女人真是两种无法相互理解的动物吗? …… 每一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都是普通人在生活中常见、常遇到的情境和困惑,作为战斗在咨询第一线的世界心理学家,河合隼雄都给出了颠覆常人惯性思考模式的另一种答案。每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里,都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独到见解。有些犹如醍醐灌顶,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启发。 如他所说,如果我们能抛开世俗的成见和已有的惯性思维,就会看清一些事情的真相,看到一些生命未知的可能性和方向。保持淡然的心态,重释心灵——灵魂,就可能回归到最初的淡然与平静的“白色”。
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
河合隼雄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老去”是人生一项重要课题。本书由日本临床心理学领域开拓者河合隼雄通过110个话题,引导我们直接面对自己以及亲近的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人生疑虑。 本书中,“老人什么都不用干,多自在”“与其考虑怎么终结,还不如多练习练习怎么开始”等观点,刷新了我们固有的老年观,充满了对今后人生的启示。 知道怎么老去,才知道怎么让身强力壮的年代更加精彩;知道死,才知道怎么活。 回避不是解决方案。面对,是一条或早或晚都逃不掉的关口。 无论对谁来说,老年时代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借机思考一下全新的人生吧。 早比晚好,从读这本书开始吧。 本书适合青年、中年、老年各年龄阶段读者。
孩子的心事
教师或家长可能遇到的孩子的问题包括:欺负别人、被别人欺负、缄默不语、偷窃、喜欢家里蹲……这些教育问题在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在这本书中,日本国民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结合孩子的实际教育问题和现状,对学校中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了解读,由此说明建设临床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必要性,从而开创了一门新兴学科——临床教育学。作者结合教育中的实例,告诉读者如何理解孩子的心事,呼吁教师、父母亲临现场,从理解孩子而不是批判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跨过人生路上遇到的一道道坎儿。
给未来的记忆
成长的秘密,藏在记忆里!男孩子,一样可以哭、我怕死、从自卑起步、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一部全面追溯自己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自传作品,也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佳作。全书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以河合先生标志性的讲故事手法和轻松聊天笔触写就,温情而励志。在深入浅出之中,引导读者逐步自省,发现通过回溯记忆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道路。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
浦島太郎打開從龍宮帶回來的玉箱子,竟搖身一變成為白髮蒼蒼的老翁;獲救的白鶴化身為美麗的女子下嫁恩人,忍痛拔取身上的羽毛,織出舉世無雙的美麗布匹;不吃飯的賢慧妻子,原來是頭上長著血盆大口的山姥姥,一口氣吞下了三十三個飯糰。你是否想過,透過這些饒富淒美風情或神祕想像的日本民間故事,如何展現日本人的心理結構? 每一個民族、文化和地區,自古以來都代代流傳各種有趣的傳說及童話。直到近代,榮格心理分析學派深入剖析童話故事的象徵內涵,才藉由這些故事洞察人類心靈的深層結構。本書作者河合隼雄是日本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他年輕時正逢日本戰敗,讓他一心嚮往西方文化,對日本傳統文化憎恨不已。他1959年赴美,1962年到瑞士學習心理分析,才發現自己的文化之根。原本,他把「格林童話」當作標準版本,相較之下,日本童話好像沒什麼意義;後來他花了很多時間,才發現日本童話反映的是日本人獨特的心靈結構,跟西方心靈很不一樣。例如「空」的概念,在西方故事中很少見,卻是東亞文化心靈的深層核心。 本書是河合隼雄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以獨創方式解讀〈浦島太郎〉、〈鶴妻〉、〈煤炭富翁〉等許多精采的日本民間傳說,與世界各國故事進行橫向比較,分析人類普同的潛意識深層心理。另一方面,他以全書各章的故事演變,串連出縱向連結:在第一章〈黃鶯之居〉中懷抱著怨恨而離去的女性,化身為第二章〈不吃飯的女人〉捲土重來,在〈異類女性〉與〈有忍耐力的女性〉故事中展現犧牲忍耐的精神,最終在第九章〈有自我意志的女性〉中,開拓出完整的女性意識及全新的視野。日本社會的表層結構看來似乎是父權取向的威權社會,然而就其深層結構觀之,則是相當女性化的柔性社會。
活着,就是创造自己的故事
生就像是小說。 當現實和故事的界線消融,合為一體,就能清楚看到重要真相。 內斂、靈動、沉穩、幽默, 河合隼雄與小川洋子的人生對談集。 只要有故事,就能讓人勇敢地接受恐懼與傷悲。 本書為日本知名小說家,《博士熱愛的算式》、《祕密結晶》作者小川洋子,與集心理學家、前文化廳長、作家身分於一身的河合隼雄的精彩對談集。亦是河合隼雄繼與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合作後,再度和日本當代重要小說家之對談實錄。 日本兩大文化人在活潑生動的對談中,各自分享小說創作過程與臨床診治經驗的獨特體會;彼此心靈動靜交會間的字句珠璣不僅充滿智慧和幽默,也道出對生命的共憐悲憫和勃勃熱情。
河合隼雄的读书人生:通往深层意识之路
早年阅读的滋养,是这样改变了大师的一生!这是一部由读书体验凝聚的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的心灵自传。在本书中,作为临床心理学的开拓者,河合隼雄结合自己读过的书籍,站在人生的到达点回顾人生。自童年时起就沉浸在阅读中的作者,精选出了林林总总两百多本书籍,从娱乐小说到文艺作品、儿童文学、佛教经典,伴随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地讲述了读书的精髓和意义。 本书不仅是一部书籍导读,作者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思考他所读过的书对自己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以及这些书籍是如何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而这,恰恰是本书的独特价值所在。
高山寺的梦僧
在日本文化史上,明惠法師是以主觀方式積極探索個人內在體驗的第一人! 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是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珍貴遺產! 明惠是日本鐮倉時代的名僧。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也是靈性極度活潑的時代。天皇政權轉移到以武士為主的幕府手中,向來從屬於上流社會的佛教,也下降到一般民眾的內心扎根,名僧輩出,各自以創新的思想活躍著。 1191年,明惠十九歲,開始撰寫《夢記》。當外在世界產生劇烈變動的時刻,明惠卻認真地向內沉澱、探索,持續長達四十年,與夢共生。 明惠一生未立宗派,但其華嚴思想強烈影響了日本人的日常倫理。更重要的是,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成了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珍貴遺產。 「終生持續記錄自己的夢,所需要的『心』的能量,遠超過我們想像。」日本第一位榮格分析師河合隼雄深感讚嘆的是,明惠不僅記夢,也自我解夢,從中發現內在心靈的追尋與生存意義。 「從事夢分析不但需要強大的理性力量,更必須超越理性,勇敢地面對非理性的世界。如果理性的力量不足,容易被無意識吞噬;但如果一昧地固執於理性,則很難發現夢的意義。明惠能夠對自己進行夢的分析,是非常稀有的現象。」 明惠的夢與他的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如一幅繪卷;夢與現實,如同縱向與橫向的絲線,將他的生命交織成偉大的作品。河合隼雄認為,明惠的一生正是榮格所說的個體化與自我實現過程的精彩範例。
新知文库93: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
在人类社会早期,我们的祖先被大自然不可思议的力量深深打动,依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共享激荡心灵的瞬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此产生。讲述这些内容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探寻神话的意义,与每个生命、每个民族息息相关。然而当今世界,人们弄丢了“神话的智慧”,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渐渐缺失,许多问题应运而生。 这就是日本首位荣格派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格外关注神话的原因。在本书中,他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是怎样从神话文本出发,指向日本人的心灵。为了分析文化的深层,他让自己沉浸在神话世界。在他看来,那些历经岁月淘洗流传至今的故事,无疑是较好的分析对象,潜藏其下的便是心灵的海床——原来,年代久远的神话依然活在日本人的内心深处。日本神话是世界神话中独特的一支,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也同其他民族的神话有许多相似之处。本书不仅能帮你探寻了解日本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差异的线索,在阅读的同时,你也不妨思考自己民族的先人赖以生存的神话,从中获得一些有益于现代生活的参考。
心理治疗序论
暂无简介
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修訂初版)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修订初版) 港台原版
人是否能在「故事」中獲得治療? 河合隼雄與村上春樹的人生對談集。 人生不該輸給現實 故事是必須創作的。 因為寫故事,我們才能有個性地活著,回應現實一切挑戰 當藝術家的人,更要有力量去承擔時代與文化的病。 「所謂故事這種東西,也就是在人的靈魂深處存在的東西……我能有這種共鳴的對象,過去除了河合先生以外,一個人都沒有過。」--《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這是一場日本小說名家與臨床心理學家前所未見的對話,為日本現代生活及社會現象把脈。對談之初,村上便提到去美國居住四年半經驗,以及求學時接觸到六○年代的學運,都觸及一個問題:個人要選擇疏離逃開還是參與。他認為同年發生的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及阪神大地震,使得全日本人也面臨到同樣的抉擇。承受不了集體或場所的責任感,又該怎麼辦?對此河合隼雄舉「沙遊療法」在日本成功發展為例,這種非語言性的心理療法,突顯出日本人普遍不太擅長言說的困境,因此鼓勵人去表達抒發自己的故事。 他強調「故事」的重要性。其中河合隼雄以豐厚的社會心理學識找到村上小說語言的魅力所在,兩人更對日本社會高度資本主義化後所叢生的問提各言所感,也以村上的不同作品做為對照。他在對談中特別讚賞村上書寫個人故事的作法,不以集體且一團模糊的方式來感覺歷史。河合隼雄不愧是日本當代*受景仰的心理治療思想家。從個人到夫婦關係,進而談到宗教信仰或社會暴力,提出他豐富而敏銳的見解。 河合隼雄在世時陸續與知名小說家對談,包括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及小川洋子等人。自九○年代於普林斯頓大學相識的兩人,直到河合隼雄去世,都是知遇一生的摯友。這本篇幅短小的對談集,是少數能窺見村上內心世界的紀錄,關於他的思考與恐懼,以及嚴肅面對個人存在的詰問。更重要地,是小說家面對故事及世界無私的關心。
神话的心理学
◎神话中隐藏着高深的生存智慧! 在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物质更加丰富的现代 它要求我们具有同样丰富的精神和更加高超的智慧, 而神话为我们提供了达成这一目标的钥匙。 ◎青春期的烦恼、男女之间的恋爱、亲子之间的纠葛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人生难题, 本书将通过解读和比较世界各国众多的神话, 找到隐藏其中的“心灵的处方笺”。 -- 本书是“物语与日本人的心灵”系列中的一种。 本书是河合隼雄先生在探究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的基础上写就的一本书。他不仅探讨日本的神话,同时还将它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古代东方神话、美洲和印第安等世界各地的神话进行分析比较,指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利用神话智慧为人生难题开出了“心灵的处方笺”。造就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却失去了神话的现代人,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河合隼雄认为,个人想要发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某种神话性的模态”,必须了解我们人类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神话,这些神话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又有什么内在关联。作者为此在本书中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霸凌与拒学
本书是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家河合隼雄的一部探论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在书中重新认识、评估了当代教育现状,特别是围绕校园霸凌事件和拒绝上学等问题展开思考,以演讲、访谈录等形式分享了许多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心理治疗经历。 河合隼雄与社会评论家芹泽俊介、戏剧家如月小春、哲学家赤坂宪雄等有识之士的对谈,从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从东、西方社会比较的宽广视野,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进行了深度讨论,给出了可行的具体建议。 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的利弊成败及改革意见,并有助于思考当代东亚教育模式应当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健全人格。
猫魂
村上春树也愿意对河合隼雄敞开心扉。大江健三郎、吉本芭娜娜、安藤忠雄……从文学大师到建筑天才都曾对他敞开心扉。你用美好的内心看待世界,世界也将回赠你美好。用猫的故事讲透人类的灵魂。《穿靴子的猫》:现代人应该多想想如何与自己“心里的猫”好好相处。有太多人疏远了内心深处的猫,也有人给猫穿得太多以致扼杀了它的野性。《飞天猫》:悄悄告诉读者一个秘密,有猫能在天上飞……我碰巧和村上春树先生进行过一次对谈,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知道这个秘密的日本人之一。
如影随形
「消失吧!瞬間即熄的燭火,人生就猶如行走著的影子而已……」──馬克白。本書藉由探討榮格的「影子」概念,讓讀者由影子洩露的秘密中發現自己。
有益的父母,有害的父母
★ 一本畅销20多年、影响日本几代人的全球亲子家教经典! ★ 世界级教育心理学家、日本当代心理学奠基人——河合隼雄,给父母上的48堂经典亲子课。 ★ 本书从数以万计父母提问中精选 48个最典型的问题,采取别开生面的一问一答形式,全方位深入解答父母的疑问与困惑,帮助远离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 ★ 确保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正确成长! ★ “快读·最强妈妈课”系列丛书001号。 【内容简介】——————————————————————————————————————— 你会成为哪种父母?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可我们总会看到许多父母,他们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做的,不仅无益,反而一点点“毁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始终不得其解,为什么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天赋,而是慢慢变得平庸,甚至越来越负面,最终一事无成。 做一个真正能让孩子受益终生的父母,无疑是一门严肃、深刻且来不得半点闪失的学问。 《有益的父母,有害的父母》是一本畅销二十多年、影响日本几代人的大师级亲子教育经典。书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由世界级教育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告诉处于困惑中的父母:如何远离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确保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正确成长。 让你的孩子永远没有机会对你说:我的一生都是你害的。
走进小孩的内心世界
暂无简介
故事里的不可思议
故事具有魔力。那是醫學根據或科學事實所不具有的活生生的力量…這世上有人是沒有故事的嗎?如果有的話,那個人該是活得何等辛苦、何等灰黯?不論是神話、傳說、文學或小說,傑出的故事絕對具有拯救人的魔力,而能近距離感受到這種故事的孩子,極其幸福。——本書解說者小澤征良 作者認為,兒童文學不只是兒童讀物,也是大人讀物。兒童文學看似荒誕無稽,但比起技巧純熟的文藝作品,卻無疑更接近「靈魂的真實」。兒童文學中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的元素,而且在故事中現實不是只有一種樣貌。例如時間可以穿梭往返、世界上存在著另一個「我」、人可以飛天下地、動物會說話…正是這超現實的特性,令故事打開了療癒的空間,讓小讀者、大讀者們在挫折時得到勇氣、在悲傷時得到扶持、在迷惘時得到啟發。 在本書中,作者透過豐富的文本,從《金銀島》、《愛麗絲夢遊仙境》到《小熊維尼》等多國兒童文學中,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一一解析這些「不可思議」的元素,到底是如何帶來了神奇的療癒魔力。
閱讀孩子的書: 兒童文學與靈魂
大人總是被這世上的體系與結構, 也就是被所謂的常識所綑綁,不容易看到靈魂, 孩子的眼睛卻能夠率直地注視「靈魂的真實」。--河合隼雄 熱愛兒童文學、關注兒童心靈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本書中向讀者介紹《飛行教室》、《回憶中的瑪妮》、《長襪皮皮》等各國兒童文學名著,探究這些作品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歷經時間的淬練,風靡全球大小讀者? 這魅力,就在於兒童文學呈現了「靈魂的真實」。 河合隼雄認為,閱讀兒童文學和心理治療之間關係密切。關注「靈魂」對心理治療而言非常重要;而兒童文學忠實陳述出孩子眼中所見的「真實」,和靈魂有著深刻的關聯。 本書從「內部」浸淫兒童文學的世界,並以大人能夠理解的文字,勾勒出孩子清澈透明的眼睛所見到的真實。「認識靈魂」不能依靠知性,需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生命;閱讀兒童文學足以動搖我們視為「常識」的存在根基,唯有經歷這種體驗,才有可能一點一滴地了解靈魂。 「孩子的書」應該是「不管對大人或小孩都有意義的書」。《閱讀孩子的書》改變了兒童文學的閱讀方式,也改變了兒童文學本身。
家庭的牵绊-关于家庭关系的思考
当今时代,家庭关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是父母错还是孩子错?仅凭这样简单的是非判断,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家庭关系。 本书作者河合隼雄,以心理学方面扎实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为我们深层剖析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多子女养育与隔代养育等种种困扰着现代家庭的课题,引领我们寻找走出困境的方向,探索家庭关系重建的可能性。
孩子与学校
孩子的问题和学校的问题经常引起人们的讨论。学校的现状也是社会讨论的焦点。很多关于教育的讨论都是从大处高处着眼,本书所谈的正相反,从小处低处出发。比起怎样改变教育制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书努力解决的是怎样帮助一个不上学的孩子,或从孩子所施加的“暴力”中逃出来的母亲等等。作者着眼于“小小”的孩子,讲述“小小”的故事,强调教育包含教导和培育两个侧面,其中培育和成长尤为重要,主张家长不要过度教导孩子,只要默默的守护,耐心的等待,孩子就会自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