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
章炳麟(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字枚叔,号“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1897年,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11年担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6月14日病逝。
不可错过的北大经典讲座(套装共9册)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0%
《不可错过的北大经典讲座(套装共9册)》的内容,有的关乎人生的价值,有的关乎哲学思想之发展演进,有的关乎探索中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有的关乎逻辑思维方式和领导实践,有的关乎国学经典各门类的演变。通过阅读《不可错过的北大经典讲座(套装共9册)》,读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渊深,从民国大师那里获得关于人生的建议和答案,从而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还能为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中国哲学打开一扇窗,也可以为我们透视当下的社会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国学十八篇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3%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国学概论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1%
《国学概论:国学入门必读第一书》由“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构成,均为太炎先生晚年讲授国学的成熟之论。全书文字浅显易懂,旁征博引,既接地气,又不失高雅,堪称国学入门的首选读物。 “国学概论”主要论述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阶段性特点、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可谓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一部综论。“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见解独到,鞭辟入里,是登堂入室的最佳指引。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2人今日阅读
本书主要是章太炎与刘师培的文章选集,内容围绕近三百年学术史展开。书前有罗志田的导读,书末附有邓实、樊少泉的三篇文章。“近三百年学术史”这个题目,梁启超和钱穆各有专着论述。二书一直都是清代学术史的权威参考书。其实,二人有明显的倾向性,所论未必公允。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段学术史。
阳明心学六讲
2人今日阅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大的哲学思想。近现代又有无数的名家学习、解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神奇精妙的智慧。阳明的学术思想遍及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本书是梁启超、谢无量、马宗荣、章太炎、吕思勉以及日本人高濑武次郎等六位国学大师,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全书通俗易懂、详略得当,是阳明心学爱好者的入门与进阶读物。
国故论衡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蓬莱阁国学典藏
1人今日阅读
在“整理国故”的号召下,清末民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学著作,本丛书精选了其中八种近代国学研究的代表之作,一部分为传统学术思想史的系统研究著作,另一部分则为目录学的经典著述,读后能识传统文化典籍之大概,可知中国传统学术发展之脉络,诚为今人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必读书目。
民国大师精选典藏系列套装33册
1人今日阅读
民国时期,有动荡、流氓、战争,也有着变革、奋争和充满着动荡,绝望中透露着希望,黑暗之后便是黎明。中西学融汇、新旧学交织,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思想、哲学界,群星辉耀,大师辈出!他们在动荡中坚守,将传统文化精华与新学相融合,奔走于历史的舞台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著作。大师已逝,风骨犹在。本套民国大师精选典藏系列套装,以品鉴传统文化为基点,精选13位大师的33本代表作,包括林徽因、傅斯年、吕思勉、吴玉章、老舍、鲁迅、徐志摩、胡适、王国维、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章太炎,一人一套成名作!作品目录如下: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两晋南北史、秦汉史、三国史话、隋唐五代史、唐朝大理石、先秦史吴玉章选集 :吴玉章回忆录、辛亥革命、论辛亥革命王国维 :人间词话林徽因: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散文集、林徽因小说集、林徽因剧本集、林徽因书信集、林徽因建筑学集梁启超 :王安石传 、李鸿章传闻一多:唐诗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章太炎:国学讲义 傅斯年选集:傅斯年论诗经 傅斯年谈中国史老舍:老舍散文鲁迅:鲁迅小说集徐志摩:志摩的诗胡适:读书与做人、人生有何意义、容忍与自由、四十自述、我们所应走的路、中国哲学史大纲。
訄书
1人今日阅读
“訄书”即为匡时救国所迫而非说不可之言。作者自解其题意为“逑鞠迫言”。为戊戌变法前后所写论文的结集。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1人今日阅读
1932年65岁的章太炎从北平南返上海后,受邀到苏州讲学,1933年遂移居苏州,又受邀到无锡讲学。1935年在苏州锦帆路五十号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系统开讲国学,直至逝世。四年间的讲演,涵盖了国学的基本门类,涉及经学、历史、诸子、文学、理学、文字、音韵、训诂、做人根本、经世致用、做学问的功夫与志向,等等;宗旨则在崇尚气节,振起学风,造就人才。约持《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四经,为国学之统宗、经术之归宿,可称“新四书”,标志着章太炎晚年国学观的成熟和系统化,蕴涵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讲演录集中代表了章太炎晚年的学术思想精粹,胜义纷披,通俗通透,特多独得之见,是章太炎一生历次讲习会讲演中,较为系统全面的讲录,也是章太炎晚年的成熟之论,允为传统文化入门的必读之书。每次讲演,弟子诸祖耿、王謇、王乘六、潘景郑等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缮写后呈太炎先生审阅修改,《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即是这些记录的汇编。此次出版,依据诸祖耿先生的回忆,编排上大致分为苏州前期讲学、无锡讲学、苏州星期讲演会,及章氏国学讲习会四个部分,整齐条贯地呈现了章太炎四年间的讲演,更便阅读。整理则据原始发表的文本进行校订。书末附章太炎《国学会宣言》和《章氏国学讲习会简章》《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理事会题名》等相关文献,并附诸祖耿《关于“章氏国学讲习会”、“制言半月刊”、“太炎文学院”及其它》一文,回忆章太炎晚年在苏州、无锡讲学情形,以及移居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始末,可使对这一学林盛事有更多的了解。本书较我局2013年版,增加了6篇讲录和2篇附录,并调整编次。
馗书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国学概论
本书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综论。全书分为“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演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章太炎讲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主要辑录了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两部作品。先生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国学讲讲演录》是章太炎先生晚年的治学心得,内容系统精炼、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作品。
国学概论
《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由本书足可窥见国学总体概貌之一斑,是国学爱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书。汤志钧的导读兼及思想史、近代史,对章太炎研究十分熟稔,故所论允切。
大师经典之作·大家谈(套装22册)
本套装包括《容忍与自由》、《菊与刀》、《唐诗杂论》、《人间词话》、《中国人文小史》、《经典常谈》、《诗境浅说》、《三国史话》、《中国近代史》、《中国史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国通史》、《词学十讲》、《梁启超国学经典入门》、《宋词选》、《国史纲要》、《国学常识》、《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国学概论》、《清史演义》、《中国书画入门》、《明史讲义》《三国史话》: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唯一一部三国题材的普及读物。《菊与刀》:本书共分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别阐述了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甚至还包括日本人如何进行“自我训练”和怎样教育孩子等方面。《菊与刀》因其巨大的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梁启超国学经典入门》: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两部著作的合集。《国学常识》: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曹伯韩先生所著的一部国学知识读物,涵盖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哲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门类,以浅显畅达的文字逐一介绍了各门类的历史源流、代表人物和学术特点。
国学知识入门·大家谈(套装5册)
本套装包括《国学概论》、《国学常识》、《国史纲要》、《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中国书画入门》。《国学概论》:本书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综论。全书分为“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国学常识》: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曹伯韩先生所著的一部国学知识读物,涵盖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哲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门类。《国史纲要》:本书原为20世纪3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的讲义,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描述了自史前时代到近代(1912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经子解题、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内容涉及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史学定义、史籍溯源、论史事之法、史学演进趋势,等等。《中国书画入门》:本书集结了三位文化大家——诸宗元、叶鋆生、陈师曾关于书法绘画的经典篇目。全书行文浅显,知识丰富且通俗易懂,是书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收录了章太炎先生有关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及发展、经学、史学、诸子等论述文章,也囊括了章太炎先生对白话与文言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经史典籍的理论阐述。其中,“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国学如何发展”等章节对传统学术中的经学、哲学、文学各方面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各时代学术发展源流、各学派著名学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精湛的评价。而后半部分,“经学”“史学”“诸子”“再释读经之异议”等章节,则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国学概貌,分析力透纸背,行文古雅畅达,引证详博,是章太炎先生研治国学的精心之作。章太炎一生精研国学,对经史小学、先秦诸子、内典、史学、哲学等都有湛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是初级国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了解和研究章氏国学思想演进的极好参考。
给青少年的大师国学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讲学记录,并把陈柱《诸子概论》的部分内容插入其中,较系统地展示了国学的概貌,是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国学的必读之书。
国学讲义
《章太炎国学讲义》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讲学记录,较系统地展示国学的概貌,是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国学的必读之书。1.《国学概论》,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2.《国学略说》,乃是章太炎先生晚年的治学心得,内容系统精炼、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集章氏毕生功力于一书,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正仇满论
章太炎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于《国民报》第四期。为批驳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而作。抨击保皇派拥立光绪,实行君宪谬论;论证革命并非“仇满”,梁氏反对革命,只是“忠爱”于光绪一人而已。
七略别录佚文徵
章太炎著。章太炎对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别录》进行的辑佚,并附有考证,借此可窥见刘向父子之作的原貌及先秦学术的流变情形。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訄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缩印本)(繁体竖排版)
章太炎先生是清学的殿军人物,也是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之一。这份《笔记》,是章太炎研究《说文》的直接成果,反映了章太炎建立的以《说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与方法,并反映了三位整理者向章太炎学习《说文》的经历,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一部难得的原始资料,不仅具有文献学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学术史与文化史的意义。书末附字头索引,方便查阅。
阳明心学得失论-经典维新(第一辑)-阳明热的冷思考
“阳明心学”在当下的中国,俨然被当作了一种时髦的“成功学”,迫切需要祛魅。本书针对此种社会现象选编收录12位学术大家的14篇论文。既从学理上揭示“阳明心学”的哲学真义,反对庸俗化、神秘化,如熊十力《答牟宗三问格物致知书》等文。又从历史上考察“阳明心学”的社会影响,明其得失,如章太炎《议王》、释太虚《王阳明论》等文。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章太炎医论
章太炎先生是近代国学大师,其所著《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对中医学术的独到见解,实为难得的佳作,为广流传,故收在本丛书之中。 全书共收论文38篇,内容包括:关于医学理论问题的商讨(如五脏附五行无定说)、学术研究(如论经脉和三焦等)、病症的论述(如伤寒、温病、杂病等)、古典医书和古代权衡量的考证等。并在这些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个人见解,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所引文献广博,论述精辟,严谨,对中医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原名《猝病新论》,曾于1938年出版过。1957年出版时经校勘后,除对个别衍文、论字加以修正外,其他一切从旧,未予改动。本次出版,仍宗其原貌。
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章太炎的白话文
为刚刚逝去的“20世纪”作总结,似乎是今日中国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崛起于艰难之际、致力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既灾难深重,又生机勃勃。时过境迁,不管是“灾难”还是“生机”,其蕴涵的酸甜苦辣,都将成为后人咀嚼回味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阅读者最好心存敬畏。不要说风和日丽,即使是斜阳余晖,也都值得论者认真鉴赏与品味。有瘩于此,本丛书不取大刀阔斧放言高论的姿态,而宁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似乎有必要提醒笃信“进化”的国人,略为调整视线,俯下身来,流连身边的风景。对于有心人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处,同样可以见精神。不妨借助一本本曾经激动过一个时代的书籍的重新阅读,触摸那很可能早就被历史的风沙抹平的精神印记,体会先辈们蹒跚的足迹。相对于有形的政治、经济乃至学术、文化的成果,一代人的“精神遗传”显得不太张扬,故很难被心境浮躁的后来者所感知。重读“旧书”,我们不只可以了解曾经有过的知识、信仰、理想,乃至具体而微的心境;更可以通过其在历史上的“存在与遗失”,理解风光限且变动不居的世界。与一般意义上的遴选“经典”不同,本丛书关注的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故必然跨越具体的学科限制,且兼及著译与雅俗。选书的标准,在于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力”,而不问是否“藏诸名山,传之后世”。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影响力可能迅速消失,也可能与日俱增,更可能时起时伏。描述如此奇妙的“书的命运”,并给予恰当而深入的解读,对于测量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与文化走向来说,也许是很好的入口处。这里有政治家的宏愿、思想家的深思、学问家的博识、文学家的激情,以及普通人的常识与悲哀。不管是哪一类,希望均有值得述说的“接受的故事”。也就是说,书本身的魅力固然重要,可那留在历史上的“长长的影子”,同样令人怦然心动。与书斋里的宏论不同,本丛书希望沟通专家常识与大众趣味,借“读书”回顾先辈的足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感受与历史意识,故关键在于“同情之理解”,而不是判断与裁定。具体的工作策略是:将书籍本身的评介与“接受史”的叙述融为一体,并掺入个人的阅读体验。假如撰写导读的专家们之“生花妙笔”能勾起大众的阅读兴趣,使“旧书”介入“新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则功莫大焉。说到底,书,并非越新越好;人,也不一定越活越精神。这才有必要不时地回顾历史——包括阅读并未完全过时的好书。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先生晚年寓居苏州,开讲国学,名“章氏国学讲习会”。每次讲演,诸祖耿与王謇、王乘六等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缮写后呈太炎先生审阅。《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是由诸祖耿等记录的太炎先生国学讲演二十一篇,内容涉及文字、音韵、史学、诸子、文学等,平章学术,考镜源流,元元本本,特多独得之见;善言名理,精义纷披。书末附《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理事会题名》、《关于“章氏国学讲习会”、“制言半月刊”、“太炎文学院”及其它》等相关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
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 作为我国文史类科研成果最为显著的学府,北京大学对于国学典籍的传承和研究探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炎黄子孙的文化根基就隐藏在国学经典之中,国学的精华部分是经由历代大师们苦心积淀下来的;而那些弘扬国粹、孜孜不倦的大师,又大多和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鼎力支持之下,北大国学课堂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选了章太炎、吕思勉、梁启超、刘师培、鲁迅等学者的作品或演讲录,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就让《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领略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进北大国学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
庄子解故
暂无简介
菿汉三言
《菿汉三言》包括章太炎三种以莉汉命名的著述,大抵以佛教唯识论为主体,将其与中国的儒、道、易、玄、理学等贯通比较,凡先秦以来的典籍、医学、历算、数学、音乐、文学、音韵、史事等,多所涉及,在太炎先生繁富的学术论著中具有特定地位;其间又自述学术思想变化之迹,作为自我认定,因而备受学人重视,梁启超、钱穆等多有推崇,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之作。
太炎先生尚书说
章太炎精研《尚书》,老而弥笃,亲为弟子讲授。诸祖耿作为章氏弟子,有闻必录,并将太炎的有关文章观点散入其中,可以集中反映章氏的《尚书》之学。全书分四个部分:尚书故言、尚书略说、书序、尚书二十九篇全文讲义。书后有四个附录。本书价值极高,为研治《尚书》者所必备。
春秋左传读/春秋左传读叙录/驳缄膏盲评
暂无简介
章太炎儒学论集(套装2册)
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孕育于十老的中国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和社会。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布衣之身而有非凡之思,他集虞、夏、商、周优秀文化之大成,总《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为“六经”,托兹旧籍,寓以“仁义”、“诚信”、“中庸”、“忠恕”之精神,创立儒家系统理论,为人楷模,垂教万世。
膏兰室札记、诂经札记、七略别录佚文征
暂无简介
国学经典读物推荐:名家国学课(套装共7册)
章太炎讲国学 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本书内容系统精炼、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集章氏毕生功力于一书,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指引之书。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 李叔同讲国学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本书选取李叔同先生有关佛学著作和艺术论著。 吴梅讲词学 吴梅以曲家名世,创作有《风洞山》、《西台恸哭记》、《血花飞传奇》等传奇、杂剧十余种。他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的研究和教学。本书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吴梅在书中说:“余故严别町畦,为学者导。”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评价整本书的价值;无论是就入门者而言,还是就研究者而言,《吴梅讲词学》都能带来极大的启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词学指导读物。 ..................
章太炎论学集/中国近代法政文献资料丛编
《章太炎论学集/中国近代法政文献资料丛编》拟从已出版的章太炎全集,摘录章太炎的文章中,关于他如何以中国传统思想来面对当时的政法困境,來喚醒中国自身学术传统的生命力,并藉由导读,使大众更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是透过何样的视角来思索中国的未来。
近代名人文库精萃:章太炎、邹容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名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近代名人文库精萃:章太炎、邹容》在名家文学原著中节选出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具有深远影响的精髓作品,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引导青少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道理,把握国学的精髓。
诸子十六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学习丛书
《诸子十六讲》分为十六讲,辑录了章太炎、梁启超、陈柱等大师的诸子学术研究成果。其中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讲选自陈柱的《诸子概论》;第二、十一讲选自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六讲为章太炎的《诸子略说》;附录部分选自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陈柱所论以儒、道、墨、名、法、阴阳等六家为限,注重各家之基本观念及政治、教育二领域;章太炎从诸子的流别分别论述,对诸子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梁启超所论以四家(儒、道、墨、法)和四大潮流(礼制、无治、人治、法制)为主,行文多创建性的学术意见,富于思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