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胡杨,甘肃敦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已出版《西部诗选》《敦煌》《绿洲扎撒》等诗集,《东方走廊》《敦煌风俗漫记》等散文集,《雄壮的嘉峪关》《罗布泊纪实》等地理文化丛书。作品曾荣获黄河文学奖、敦煌文艺奖等。
嘉峪关下/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嘉峪关下/陇原当代文学典藏》收入作者的诗歌作品,这些诗篇是他对嘉峪关、敦煌等地的深入描绘,也是对这一文化圣地的现代意义的概括和提炼,既是对他个人人生轨迹的追溯,也是他回望古老文明所唱诵出的深情乐章,主要内容包括:在阿拉善;大雪;白茫茫一片;小红马等。
大地上的敦煌
《大地上的敦煌》收录敦煌笔记、遥远的城堡、阳关,神秘的东方哨所、寿昌称、何仓城、玉门关的悲凉、敦煌古城、过去的敦煌、丝绸之路的根基、绿洲的信仰、一棵树、又见阳关人、寻找阳关、风尘中的游牧、阳关的游牧、阳关的另一面、葡萄之下等几十篇散文。书中记录了作者在故乡敦煌的所感所悟,在他的笔下寿昌城、河仓城、玉门关、敦煌古城、丝路绿洲、阳关、葡萄都有了不一样的面貌,《大地上的敦煌》是人们了解敦煌的另一种途径。
嘉峪关纪事/陇原当代文学典藏
《嘉峪关纪事/陇原当代文学典藏》集中展示了陇原大地一百多年来兴衰嬗递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及在历史和现实的夹缝中,陇原儿女艰难出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在审视一百年急遽的历史变革和时代转型带给我们的撕裂和阵痛感的同时,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悲悯情怀关照着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以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姿态展望着甘肃美好的未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改天换地的历史伟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创造力。
嘉峪关古诗词释读
诗情奔涌话雄关,一座关城在多年的历史中,遭受战争的倾轧,也接受诗意的重塑。这是耐人寻味的互动的过程,就像诗歌的产生,极度的悲愤、苦难、和平、幸福,是其发育的温度。 作者现今整理搜集的百余首叙写嘉峪关的诗句《嘉峪关古诗词释读》,与嘉峪关一样,是荣誉的积累,更是历史线索中的闪光的一环。
中国河西走廊
《中国河西走廊》徐徐打开,序言是那辽阔的血色的月光,既而广大的五彩缤纷的自然背景和深远多舛的历史背景随之展开。那些堆垒的月色在凝固,纯洁的部分是雪,阴暗的部分是血。生命和死亡纠结着,荒草和稼穑在四季的风中摇曳,飘落不同的果实。而那些那些雪,一直在飘荡着迷人的芳香,那些血在大地上隆起,成为历史的纪念碑。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它是一个尺度;在东方文明的不朽光焰中,它亦是醒目的标杆。这部大书的名字叫河西。
触摸大地:中国西部探险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中国西部,那一座座城池和高山,一片片草原和荒漠,一条条河流和道路,为我们展示了暗藏其中的神秘。同时,它们璀璨夺目的精神内涵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命题: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在于它是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见证、共同的价值观,哪怕是一处小小的遗迹,我们都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 《触摸大地:中国西部探险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稿是一部文集,收录了作者游历中国西部时写下的16篇文章。
走进罗布泊:相约探秘死亡之海(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一个人进入罗布泊,他走了很远的路,一直穿过了罗布泊,在他的心里,绘出了一条路线,在那条路线上,一个庞大的湖泊干枯的过程,仅仅是岁月的记忆。对于他,罗布泊是一座盐碱的宫殿,它周围的环境,是山川、沙漠和戈壁的宫殿。 一百公里的戈壁、一百公里的沙漠、一百公里的山谷、数百公里的盐碱滩,在每一段的行程中,戈壁是戈壁,沙漠是沙漠,山谷是山谷,盐碱滩还是靛碱滩,风景在过渡,过渡的过程中,风景的元素,其秩序、色彩没有丝毫的变化。 这与平原上的情况大不一样:各类的庄稼、各色的树、个性的房子……习惯的那种观察世界的方法,用不上了。速度因为一成不变的景观而缓慢,时间也仿佛凝滞。其实在这样的环境根本不需要时间和速度。此岸和彼岸是一样的……
中国石窟走廊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
那些满怀信仰的人,凝视着这里的每一处石壁,在心里默默记下它们的方位。 那时候,这里流水漶漫,杂草丛生,树木茂盛,而在晨光和晚霞的衬托之下,更是河流泛金,崖壁生辉,俨然是一番清幽寂静的景象。 突然有一天,喧闹的人声开始聚集,叮当的斧凿之声响彻峡谷……而这些,又被奔流的大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东方大地上,石窟走廊,像河水里的浪花一样,排空而起,蔚为大观。 《中国石窟走廊之旅(插图本)/西部文化旅游丛书》史料充分,内容丰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大众阅读价值。
华夏文明之源·河西故事:远去的塞上烽烟
《华夏文明之源·河西故事:远去的塞上烽烟》为“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华夏文明之源·河西故事:远去的塞上烽烟》主要对陇原大地上的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的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凸显了甘肃长城遗址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陇上长城的历史价值,对读者了解长城文化和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印象中国·纸上博物馆:印
《印象中国》丛书共111册,涵盖了汉字、京剧、节日、书法等111个文化元素,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和呈现。这些文化元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富中国特色,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文化背后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是中华文明的切片。阅读本套书。您能系统而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面貌。真正认识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基因,从而提升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树立文化自信。开启智慧人生。由胡杨编的《印/印象中国》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
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胡杨 生命轮回在大漠
《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胡杨 生命轮回在大漠》是一本描述胡杨的书。胡杨,维吾尔语称“托乎拉克”,意为“美丽的树”。是说,在深秋之际,胡杨树金黄的叶片充斥于天地之间,营造了一种大美不言的壮美景色。事实上,胡杨这种树种,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生存于干涸的大漠戈壁,在死亡之海中,顽强地播撤生命的种子。试想,当人们在绝望的旅途中,看见一片郁郁葱葱的胡杨林,看见如金发少女的胡杨林,内心里该有多么激动!它留给人们的启迪,该有多么的深沉! 我国是胡杨资源富集的国家,世界上的三大胡杨区,我国就占有两个。《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胡杨 生命轮回在大漠》的作者曾多次深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和塔里木河流域,不仅熟稔胡杨的风采,对于胡杨生长区的文化背景亦是做了深入的走访,一个树种因而有了自己不可多得的自然属性和文化性格,成为活生生的可感可触摸的、有着强大灵魂的“英雄树”。 《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胡杨 生命轮回在大漠》图文并茂,既有关于胡杨精神的追溯,又有密集的知识点,更有引入入胜的胡杨故事,大漠长河、戈壁落日,瑰丽的西部风光,辉煌的胡杨秋色……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异美妙的世界。
地下画廊 嘉峪关魏晋砖壁画
《地下画廊 嘉峪关魏晋砖壁画》是一部普及读物,选题精选了嘉峪关魏晋砖壁画148幅,并分为14类,分别为采桑、车马、出巡、炊事、生产劳动、侍者、宴饮、驿传、狩猎、养殖放牧、宰杀、住宅、奏乐、镇墓兽,通过图文解说的形式对嘉峪关魏晋砖壁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