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等。 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译文》杂志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3月27日逝世。

林家铺子(轻经典)
1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9%
茅盾先生经典作品。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一家小小的店铺如何生存?故事围绕林家小店铺展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林家铺子虽努力经营,却在多重压迫下举步维艰,最终走向破产。这部作品以小见大,将社会的腐朽、底层人民的困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茅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社会底层的艰难生存图景,深刻剖析了时代的复杂矛盾。

子夜
10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6%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五六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秋收(轻经典)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9%
茅盾先生经典短篇小说,是茅盾“农村三部曲” 的第二部,延续《春蚕》的故事,描绘老通宝一家在春蚕失败后的生活。在灾荒和重重压迫下,他们挣扎求生,却始终未放弃希望。小说生动展现旧中国农村经济崩溃和农民的悲惨境遇,也刻画了农民逐渐觉醒的过程。

子夜(人文社·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3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3%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30余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残冬(轻经典)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茅盾先生经典短篇小说,是茅盾“农村三部曲” 终章。在这一部里,老通宝一家于艰难时世中继续沉浮。经济衰败、剥削横行,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在绝境里,他们开始觉醒反抗。茅盾以冷峻写实的笔调,绘出旧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更展现农民对命运的抗争。

春蚕(轻经典)
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3%
茅盾先生经典短篇小说,是茅盾“农村三部曲” 的第一部。小说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围绕老通宝一家养蚕的经历展开。丰收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更深重的苦难。茅盾用如椽巨笔,勾勒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求生图,剥开表面繁荣,揭示背后的剥削真相。

北欧神话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2%
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散漫的希腊神话迥然不同,北欧的神话,是庄严的、悲剧的;北欧的众神,是庄重、正真、博大的;这些如斯堪的纳维亚群山一样粗朴而巨伟的传说,无不透露着北欧民族个性中的冰与火——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所著的一本以“北欧神话”为主题的神话学知识普及读本。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神话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茅盾先生潜心研究了八本相关的大部头文献书籍,从而梳理出北欧神话的总体脉络,并深入浅出地写就了这一本通俗好懂的普及读物。本书在内容上罗列了各种来源不同的北欧神话素材,并结合茅盾先生本人的观点和解读,条理清晰地梳理了北欧神话中的诸神轶事,以及诸神之间的关系。此外,书中还配有由著名插画师王浣绘制的诸神插画,让读者在视觉上,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诸神之境的宏伟。

北欧神话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北欧神话入中国之开端! 九十多年前,北欧神话这一文化瑰宝,经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国内,世界神话的奇耸山脉自此扎根。历经时间洗礼,焕然如新,影响着后世的多位学者。 茅盾先生以生动的笔法介绍了北欧诸神的性格特点与神的职能,叙说发生于他们身上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幅冰与火世界的磅礴画卷就此展开。同时,茅盾先生根据时代背景、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对神话进行解析与溯源,提供了学术上有创见的观点。其作为我国第一部介绍、研究北欧神话的经典,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同样具有开拓意义。

林家铺子:茅盾小经典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4%
本书精选茅盾的短篇小说如《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天窗》《雷雨前》《卖豆腐的哨子》,文论《序》等,以期使读者对茅盾的短经典创作有一个了解,其中的多篇作品收入各级语文教材或被指定为语文课外读物。

中国神话
3人今日阅读
中国神话学领域开山之作。 茅盾先生通过列举中国古籍里的各家学说,同时与西方的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做比较研究,引人类学之精华入中国神话之研究,其中不乏严谨独到的分析考证与风格鲜明的批判精神,前无古人地开拓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新天地,可谓独步学坛。 本书的问世不仅拉开了中国神话学的序幕,更是茅盾先生向世界文学发展脚步看齐的一个创举,让世界发现中国神话的同时,也铸牢了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

茅盾选集:上中下
3人今日阅读
茅盾不仅是“五四”以来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也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现代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创作始于1916年,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从《蚀》三部曲、《子夜》《腐蚀》到《清明前后》《霜叶红似二月花》《林家铺子》,再到《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和《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描述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又细致入微的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主义画卷,可谓大时代卓越的艺术巨匠。我社80年代曾出版过三卷本的《茅盾选集》,随着时间的流逝,需要更新选本。这次邀请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钟桂松编选,宗旨是既要涵盖作者除《子夜》之外的代表作品,又要增加之前选本没有选过的重要作品,同时要适应市场,满足读者的购买需求,打造经典的版本。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本神话研究的专著。茅盾是我国新文学时期的文学巨匠,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神话研究学者,是我国近代神话学研究流域里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茅盾在文学创作之余,陆续写下了不少神话研究文章,其1928年完成的这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乃是茅盾研究中国神话成果的集成。书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神话观阐述了中国神话的本质、起源及发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话学的观点和强烈的反思精神,称得上是一部我国近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

林家铺子;春蚕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9%
本书精选茅盾中短篇小说《创造》《诗与散文》《林家铺子》《春蚕》《赵先生想不通》《一个理想碰了壁》等,可以涵盖茅盾在中短篇小说方面的代表成就:这些作品有的描写新女性不甘愿被男人改造、追求自由的细腻心理;有的讲述了五四以后男性在“诗”的和“散文”的两种新旧的女性之间摇摆之后终于选择仕途的“史诗”的过程;还有与当时社会现实互动的历史小说《大泽乡》;《林家铺子》《春蚕》系列则描写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附近的小镇和村庄在战争丶经济萧条、国外资本侵入所带来的遭遇,深刻揭示了上海战争影响和民族经济的脆弱性,刻划了林老板,老通宝等勤勤恳恳的老一代小商人、老农民等的性格和形象。

林家铺子:茅盾中短篇小说选
2人今日阅读
《林家铺子:茅盾中短篇小说选》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作品选集。其中《林家铺子》是茅盾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其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倒闭的过程,勾勒出一幅上世纪三十年代旧社会小商业从业者遭受盘剥与压榨的画面,折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悲剧。本书还收录了茅盾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包括《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作品语言朴实,富有哲理,茅盾以其深刻的见解,阐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子夜
2人今日阅读
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子夜》作为茅盾的长篇代表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品最初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小说以1930年5、6月间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人物的冲突,各个阶层的纠结,各种思潮的交汇,各种矛盾的碰撞。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子夜:插图本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4%
《子夜》创作于1931至1932年间,展开的是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并被有的文学研究者认为是一部可以与《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杰作。本版为精装珍藏版,并随文配有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特为《子夜》创作的插图19幅,图与文均为文艺史上的经典,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更加舒适丰赡的艺术享受。

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选
1人今日阅读
央视新闻主播康辉深情朗诵,郁达夫、夏志清等名家高度赞誉。 本书收录了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毕生散文精华60余篇,包括《白杨礼赞》《天窗》《忆冼星海》《大地山河》《冬天》等。部分篇目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文学经典。茅盾的散文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叙事方法,善于使用以托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其文字细腻、深刻、有力。本书既是描绘祖国大地山河的“速写本”,又是再现茅盾人生历程的“记事簿”,充分展现了茅盾先生深厚的文学造诣,是中国现代散文中难得的瑰宝。

红楼梦(青少版)(果麦经典)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改编本。改写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茅盾先生作为我国文学代表本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对青少年们的热切期望,为青少年节编叙订了这个精粹、适读的普及版本《红楼梦》。这个改编本删除了涉及封建迷信的内容与有淫猥之嫌的文字,使之更适宜青少年读者阅读。同时对于原著精彩的故事剧情,做到了原汁原味的保留,真正做到了去芜存菁。是一代文学大师赠与当代中国小朋友的宝贵礼物。

子夜
1人今日阅读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30余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子夜》与《家》《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座高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渐成气候,之后更是蔚为壮观。

子夜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1%
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官僚买办的争斗,揭示了中国逐步半殖民地化的现实。

茅盾讲给孩子的童话故事
茅盾先生编著的童话故事文辞优美,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作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讲述人生道理,是孩子们童年成长的良好陪伴。

茅盾讲中国神话
神话反映了现代文明民族在原始时代探求宇宙秘密的野心,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文学与文化的灵感源泉。 中国神话之丰富美丽,不亚于希腊、北欧,可惜散逸过半,仅存零星。茅盾先生借鉴西方人类学观点,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细致精微的分析考证,在分析过程中又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来比照中国神话,厘清了中国神话系统的诸多基础问题。试图捡拾那些散逸在历史长河中的神话断片,还原一幅华夏文明川流不息的神话长图。 书中很多观点具有开创之功,如“蚩尤其实是巨人族”“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巨人族与神之战争”“夸父与夸娥合一论”等,至今沿用。近百年过去了,茅盾先生对神话的研究与创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至今读者与研究者无法忽视的里程碑作品。

中国神话
百年前,中国神话零碎飘散,不成体系。 是茅盾先生率先做出了大胆探索,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梳理了整个神话的脉络, 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才踏出了真正的一步! 茅盾从不认为中国神话是孤立的, 他将之与北欧和希腊的神话对比, 研究出了真正属于中国的宇宙观和神话史! 自此,华夏大地孕育而出的伟大神话, 正式走向全世界,被更多的人发觉发现! 这部《中国神话》是茅盾先生研究中国神话成果的结晶,对中国神话作了绪论性的评述,论述了中国神话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并从中国原始神话古籍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神话研究的各种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神话观阐述了中国神话的本质、起源及发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话学的观点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称得上是一部我国近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

北欧神话.增订本
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散漫的希腊神话迥然不同,北欧的神话,是庄严的、悲剧的;北欧的众神,是庄重、正真、博大的;这些如斯堪的纳维亚群山一样粗朴而巨伟的传说,无不透露着北欧民族个性中的冰与火。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所著的一本以“北欧神话”为主题的神话学知识普及读本。 茅盾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神话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潜心研究了八本相关的大部头文献书籍,从而梳理出北欧神话的总体脉络,并深入浅出地写就了这一本通俗好懂的普及读物。本书在内容上罗列了各种来源不同的北欧神话素材,并结合茅盾先生本人的观点和解读,条理清晰地梳理了北欧神话中的诸神轶事,以及诸神之间的关系。

林家铺子:茅盾精读
《林家铺子——茅盾精读》是茅盾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代表作的精选集。茅盾继承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加以发展,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开创者。其小说擅长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人物来观照大时代;其散文有多篇入选为部编版语文教材,如《天窗》《北京的春节》《白杨礼赞》等。本书收录其小说名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之《春蚕》《秋收》,散文名作《白杨礼赞》《天窗》等经典篇目。 本书是“壹本”系列第二辑之一种。“壹本”系列以“一本书了解一位名家”为宗旨,为当下学生和年轻读者打造一套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精选集,打破文体界限,以全新的选编形式,为读者营造全新的阅读体验:内容有干货,阅读有效果,形式有趣味。

茅盾经典作品集套装2册:子夜+林家铺子
【叶圣陶、瞿秋白、吴宓、朱自清、郁达夫等名家高度赞誉的文学杰作】《茅盾经典作品集套装2册》含《子夜》《林家铺子》。《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五六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林家铺子:茅盾中短篇小说选》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作品选集。其中《林家铺子》是茅盾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其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倒闭的过程,勾勒出一幅上世纪三十年代旧社会小商业从业者遭受盘剥与压榨的画面,折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悲剧。本书还收录了茅盾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包括《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作品语言朴实,富有哲理,茅盾以其深刻的见解,阐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茅盾经典作品集套装3册:子夜+林家铺子+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选
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经典作品集(套装3册)包括《子夜》《林家铺子:茅盾中短篇小说选》《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选》。 《子夜》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分为十九章,另附两篇后记。作者以近40万字的篇幅生动刻画了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同时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 《林家铺子:茅盾中短篇小说选》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作品选集。其中《林家铺子》是茅盾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其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倒闭的过程,勾勒出一幅上世纪三十年代旧社会小商业从业者遭受盘剥与压榨的画面,折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悲剧。本书还收录了茅盾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包括《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 《大地山河:茅盾散文精选》本书收录了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毕生散文精华60余篇,包括《白杨礼赞》《天窗》《忆冼星海》《大地山河》《冬天》等。部分篇目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文学经典。

茅盾: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
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白杨礼赞”收录描景状物类的作品,第二辑“雾中偶记”收录的作品多表现作者对中国乃至世界时局的观察与感怀,第三辑“时间,换取了什么”收录作者杂谈、杂感一类的作品,第四辑“致文学青年”收录的作品为作者对“青年问题”和一些文艺方面问题的回应。茅盾主要以小说家身份名世,但其散文亦颇有特色,倡导“为人生”的文艺观,有些作品充满“战斗性”,为社会变革摇旗,为抗战呐喊;有些散文作品颇有小说的意趣,充满生动的人物和细节。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茅盾文集(第一卷):幻灭·动摇·追求
本书为《茅盾文集》第1卷,收入了茅盾的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由《幻灭》《动摇》《追求》组成。这次出版的《茅盾文集》不是原来的《茅盾文集》的重印,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充实。这次编辑出版的《茅盾文集》,既保留了原来的精华,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茅盾作为伟大小说家的特色。

腐蚀
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本书也是这一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是茅盾写于在抗战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开始写作于一九四一年夏,在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上连续发表。作品以1940年9月到1941年2月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在文体上则是以日记的形式,通过过女主角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作品既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也集中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的种种恶行。

霜叶红似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继《腐蚀》之后写的又一部力作。小说以“五四”前夕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新兴资本家和豪绅地主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矛盾,中间穿插着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布局严谨,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语言典雅,是一部富有民族风格的佳作。 此次重版,补进了续写的后几章的大纲及内容梗概。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出版说明《中国新文学大系》为鲁迅、茅盾等编选的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一九一七——一九二七)理论和作品的选集,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赵家壁主编,于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间出版。全书分为十大卷,由蔡元培作总序,编选人作导言: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第三集《小说一集》(茅盾编)、第四集《小说二集》(鲁迅编)、第五集《小说三集》(郑伯奇编)、第六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第七集《散文二集》(郁达夫编)、第八集《诗集》(朱自清编)、第九集《戏剧集》(洪深编)、第十集《史料·索引》(阿英编)。一九八一年六月曾根据原书影印过二万套,应读者要求,二O0三年六月据原书再次影印三千套。

茅盾全集(附集42)
《茅盾全集》为《茅盾全集》的《附集》。收《茅盾生平著译年表》(查国华编);《茅盾著译书目》(查国华编);《茅盾原姓名、笔名、别名》(查国华编);《茅盾参加过的部分社团简介》(查国华编);《茅盾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文学期刊、报纸、报纸副刊简介》(查国华编),及《篇目索引》和《出版后记》。

夜读偶记
暂无简介

理性人生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茅盾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子夜》,被人推为中国左翼文学的“扛鼎”之作。他的散文与小说血脉相通,现实感很强。郁达夫赞许道:“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茅盾早期散文婉曲中夹带清丽,表现了一个时代的苦闷;20世纪40年代后,他的散文同时向记叙、抒情、议论三个方面发展,形成个人创作的高潮,在艺术上也更臻成熟了。作为散文家的茅盾,其记叙人事之外,兼具小说家的精细严整。他的文字,立意高远,视界开阔,外刚内柔,作风多变,文化价值颇高。

茅盾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野蔷薇
暂无简介

我走过的道路(上)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