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爱国主义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其创作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春风沉醉的晚上(轻经典)
13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9%
郁达夫经典短篇作品。故事里,知识分子 “我” 与女工陈二妹同处困境,却在狭仄弄堂里相互慰藉。二人于困窘中相遇,一个为生计奔波,一个为理想挣扎。他们在寒夜中相互关怀,让微弱的人性之光得以闪耀。郁达夫以细腻笔触,描绘出社会底层的困苦,也勾勒出人与人之间质朴的温情。书中既有对现实的冷峻刻画,也有对人性美好的挖掘。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7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本书辑录了郁达夫的经典小说篇目《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彩石矶》《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郁达夫以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开创了一个自我暴露的新的题材领域和中国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笔调新颖,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与现代精神。
故都的秋(轻经典)
5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4%
本集收录郁达夫笔下六篇经典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中国南北风物的时空画卷。从北平秋日陶然亭的芦花,到江南冬日微醺的霜月;从苏州烟雨中摇曳的船橹,到钱塘江畔八月的怒潮。作者以敏感多思的笔锋,在自然风物中钩沉历史碎片,于城市街巷间打捞文化记忆。全书宛如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让读者在节气更迭中听见文明的回声。
沉沦(轻经典)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3%
《沉沦》是郁达夫于1921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早期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苦闷与精神危机。因身处弱国子民的自卑、青春期性的苦闷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愤,逐渐陷入忧郁与自渎的沉沦中。他渴望爱情却不得,在压抑与孤独中通过自我放纵来麻痹痛苦,最终在绝望中走向自我毁灭。 该小说以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感伤颓废的风格,开创了“五四”文学中浪漫主义潮流的新方向。 至今仍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探索人性与时代悲剧的经典文本。
春风沉醉的晚上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8%
《郁达夫精选集: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书收录的都是郁达夫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成长•我的梦,我的青春”收录的是郁达夫于1934至1936年写的8篇自传性质的文章,基本记录了作者本人成长历程;“第二辑:漂泊•一个人在途上”收录的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辑:挚友•风雨故人”收录的是郁达夫回忆徐志摩、鲁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辑: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收录的是郁达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等。
四时闲庭,烟火人间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3%
一书一世界,一页一人生;一季一风华,一场一梦回。四季的轮回总是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子里,等你发现之时,已是一树芳华尽开,亦是满地叶落堆积。你惊叹于四时更迭之迅猛,动辄几万万的土地随它改头换面,却不知它在无声中依旧留给人间一丝温柔。当这些温柔被人用笔触写下,那会是什么样的呢?在本书中,我们将在老舍、张恨水、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等十余位民国大师的笔下感受不同的城市在春夏秋冬中更替更迭出的不一样的本色,感受四时景物、吃食的变化中表达出的生活本味,感受从现实到回忆,心绪波动中的人生的感悟……年复一年的轮回平等地赋予我们生命的节拍,让我们在春华秋实中即使忙碌,也来得及在下一次补上一场夏蝉冬雪的浪漫。
薄奠(轻经典)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6%
车夫在北平贫民窟挣扎求生,妻子病亡、债务缠身,最终冻毙街头。主人公目睹其惨状,愧疚中置办“薄奠”祭奠,却因铜板散落雪地无人捡拾,暗喻底层苦难无人问津。文风冷峻哀戚,以微小祭品折射社会巨轮对弱者的碾压,控诉资本社会的人性荒芜。
迟桂花
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9%
《迟桂花》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编著,这儿到这时候还有桂花?我在以桂花的满觉陇里,倒不曾看到,反而在这一块冷僻的山里面来闻吸浓香,这可真也是奇事了。
踏遍山河,人间值得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0%
“旧时人间色,今朝纸上香”——跟随文学大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这部散文集中,每一位大师都是一位导游,带领我们走进他们笔下的世界。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从名山大川到古迹遗址,每一处风景都活在他们的笔下。 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中,仿佛能荡出旧时的喧嚣与静谧;张恨水笔下的潼关,似乎吹来沙哑的黄土与风沙;郁达夫笔下的福州小巷里,堆叠着食物的香与味……那些曾经在时间夹缝里被遗忘人或事开始变得奇妙起来。不用怀疑,是此刻你之所闻所感,让一切美好都具像化了。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5%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他在散文中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最精彩的散文,向读者传达了郁达夫的散文中洋溢着的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本书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画面。
沉沦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8%
《沉沦》是郁达夫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本书收《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3篇小说。
采石矶(轻经典)
12人今日阅读
本书以清代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讲述清代诗人黄仲则在乱世中的精神沉沦。小说融合史实与想象,展现黄仲则与袁枚、洪亮吉等文人的交往,以及他与歌妓红袖的禁忌之恋。乱世烽烟、官场倾轧与个人情殇层层叠加,最终以诗人呕血而亡收场,控诉封建制度对天才的绞杀,呼应郁达夫自身“零余者”的苦闷美学。
茫茫夜(轻经典)
10人今日阅读
本书聚焦1920年代上海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主人公方鸿渐从日本游学归国后,困于求职碰壁、情场失意与经济绝境。小说以密集的雨夜场景隐喻窒息的时代氛围:霓虹灯影下的孤独剪影、潮湿被褥里的苦闷、与友人酗酒时的虚无狂欢,共同拼贴出一幅“零余者”画像。郁达夫以病态美学揭露新文化运动后知识分子的失根状态,茫茫夜色中唯剩“无家可归的灵魂”在沉沦。
银灰色的死(轻经典)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8%
郁达夫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围绕一位留日学生展开,在异国他乡,他饱受孤独、贫穷与疾病的折磨,内心满是迷茫与痛苦。郁达夫以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笔触,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展现出特定时代青年的精神困境。
银灰色的死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7%
该小说是郁达夫小说的处女作,写于1920年,虽然是处女作但已经初具郁氏文风的精髓了。小说中诸如“灰色”、“朦胧的灯影”、“息息索索的黄叶”、“苍茫的夜色”等词语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苍茫的感觉,再加上虚构的亡妻之痛及第二次情恋的幻灭和笼罩在主人公身上的飘零异国的孤苦之感,便给作品定上了沉郁、悲凉的基调。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3%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故都的秋(果麦经典)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8%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近百年前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为这北国之秋沉迷辗转。本书以这篇声名远播的文章为根基,收录了《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怀鲁迅》《志摩在回忆里》等最广为人知的经典散文名篇,同时精选了《归航》《饮食男女在福州》《日本的文化生活》《回忆鲁迅》等之前少见的作品编辑成书,共26篇。作为一代人小学时听过的民国文学家中的代表人物。郁达夫就像你身边那位热心的学长、真诚的同事,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却是敏感忧郁。每篇散文,读完最多不过十几分钟,却如电影一般,呈现了郁达夫自身从文学青年到真诚中年的一生……
郁达夫小说全集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1%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秋柳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0.7%
郁达夫的文学作品,在异乡飘泊了十年,差不多我的性格都变了。或是暑假里,或是有病的时候,我虽则也常回中国来小住,但是复杂,黑暗的中国社会,我的简单的脑子怎么也不能了解。
作家榜名著:孤独是一朵莲花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7%
“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沈从文完整收录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一个人在途上》《孤独者》等76篇传世之作。在这本书中,“孤独大师”郁达夫用他浪漫的文字,描风月山水,写故人旧事;用他深情的语言,解读孤独,道破天机——孤独才是人生,独处激发成长。当你感到孤独、迷茫时,那是心灵在成长。
日记九种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7%
本书入选的日记由作者本人选入,可以作为研究郁达夫的参考史料。书中披露了大量郁达夫与王映霞恋爱的细节,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作家郁达夫及其文学心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之一。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郁达夫与王映霞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
她是一个弱女子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0%
郁达夫经典中短篇小说集,孤独小说家的灵魂之书。本书完整收录郁达夫1931年至1935年发表的《蜃楼》《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碧浪湖的秋夜》《出奔》等10篇经典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细腻真实,折射出现代社会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欲望。孤独真的能毁掉一个人吗?愿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郁达夫诗词集(套装共五册)
2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先生的文学生涯发轫于诗,他的诗词特别是“旧体诗”的水准甚至在他的小说之上。赴日留学其间,乡愁与乡思是其诗词中的重要主题;从日本归国后,他又写了不少感时伤怀、明志的诗,向我们展示了他过往的心灵历程。另一方面,反映郁达夫私生活的诗,在其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山川风物的描写是郁达夫的诗词创作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本合集包含郁达夫所作305多篇诗词,可以说这些诗词贯穿了他的整个文学生涯,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生活与思想。
达夫游记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1%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郁达夫散文集(典藏)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5%
郁达夫,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擘,以其卓越的才华在小说、散文和诗歌领域均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格,始终贯穿着“自我的表现”这一主题,且这种表现方式具有鲜明的“自叙传”特色。在郁达夫的笔下,他的身世、思想、情感以及个人癖好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的信仰、习惯、性格也得以充分展现。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他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压迫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为自己的散文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书精心收录了郁达夫最为出色的散文篇章,旨在向读者传达其散文中蕴含的深沉而动人的诗意情感。在这些篇章中,郁达夫以真挚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苦闷与彷徨,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感伤、忧郁又不失秀丽、隽永的画卷。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感受到郁达夫散文的独特魅力和其作为文学巨匠的非凡才华。
故都的秋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9%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和自传作品,不仅包括《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等名篇,还精心挑选了最能体现郁达夫语言风格、思想内涵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一些篇目。这些都是民国最美、最文艺、最具影响力作品之一。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1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个人的生活轨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本书收录了郁达夫创作的《归航》《还乡记》《故都的秋》《怀鲁迅》等诸多散文名篇。通过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我们将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郁达夫。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珍藏版)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7.6%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手稿全本首次发现并出版,填补了郁达夫手稿出版的空白,给学界提供了研究郁达夫创作的宝贵材料,同时,手稿字里行间的气韵及反复涂改的痕迹给读者提供了接近郁达夫心路历程的稀见文献。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6%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她是一个弱女子
1人今日阅读
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描写三个性情、思想、志趣各不相同的女性及其不同的生活道路,尤着力于对主人公郑秀岳的刻画。郑秀岳是一位性情柔弱的女子,且意志薄弱,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这样一个弱女子有似于郁达夫“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小说着力突出其性情的柔弱及命运的悲惨,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迷羊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3%
《迷羊》是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长江沿岸的三个城市——“a城”、南京、上海为背景,描写了当时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作品中的“我”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王先生,在a城邂逅并爱上了身在江湖的名伶谢月英,他们相互痴情地爱着,但他们的生活无着开始出现了危机。小说大胆地自我暴露,狂热甚至病态,极富浪漫主义感伤气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郁达夫杂文集(套装共四册)
1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郁达夫先生曾表明自己不是一个战士,只不过是一个作家,他在抗战时期曾经创作过大量的杂文,这是作者在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极富思想性的部分。在作者明白晓畅的文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那昂扬旺盛的战斗意志,感受到他对日本军阀的满腔仇恨,并感觉到郁达夫时时刻刻在关心着国内外的时局以及他那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茫茫夜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9%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原载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
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套装共3册)
1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共分三册。第一册《沉沦》,选取1920 年至1922年间,作者负箧东瀛开始小说创作至正式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创作的9篇作品。第二册《春风沉醉的晚上》,大致涵盖了作者归国之后,从1923年至1926年的一段四处流转的生活,共计15篇。第三册《过去》,则是1927年之后,以小说《过去》为标志,作者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共收录了15篇小说。以上三个时期,代表了郁达夫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
郁达夫小说全集(套装2册)
1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小说全集》分上下两册,按照时间顺序完整收录了作者从1920 年至1935年创作的47篇全部小说作品,包括40篇短篇,4篇中篇,以及3篇罕见未完篇。
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小说精选集
1人今日阅读
本书精选了郁达夫最有代表性的自传体小说《沉沦》以及《银灰色的死》《沉沦》《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河》《薄奠》《过去》《清冷的午后》《微雪的早晨》等短篇,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非常高的成就,可以说是郁达夫整体创作风格的集锦之作。而他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沉沦》,因为对男女性爱、性心理有着大胆的描述,作品发表之后,一度让他饱受争议,然而在今时今日看来,却更能让读者对其文学创作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小说论
1人今日阅读
分6章,研究现代小说的性质、意义、产生、发展、目的等小说的基本理论,兼论小说的结构、人物、背景等创作问题 章节目录。
迟桂花
1人今日阅读
收录《迟桂花》《过去》《微雪的早晨》《东梓关》《蜃楼》《杨梅烧酒》《在寒风里》等10篇佳作,体味民国才子从带有感伤情调的自叙传抒情进入到归真返璞的空明境界。读者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郁达夫的自我的蜕变,感受他艺术创作上达到的浑圆成熟的境界。
屐痕处处
1人今日阅读
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写顺流而下所见义乌、兰溪、小南海等地风光,举凡山溪涧瀑、奇石怪洞,均各略事点染,一揽其胜。《西游日录》纪游西天目山,则以工笔写奇峰丰姿,有如诗如画之妙。更高明之处,是着意于观照景物神韵与游者兴致的谐调,写出有我之境,别具一番古朴清隽的诗趣(如《半日的游程》、《屯溪夜泊记》等)。而《钓台的春昼》、《临丰登山记》等,则于寄情山水之间,时露愤激讥世之音。同时,这些游记散文在写景抒情时往往插入一些旧诗,以渲染情思,构成意境,使文章显得跌宕多姿,更富于感情色彩。至于兼涉山川典籍、文化风习、名士轶闻等,亦使文章增光添色,作者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在自如,显示了深湛的文学素养与艺术功力。
孤独小说家(全3册)
1人今日阅读
“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沈从文。借酒色麻醉自己的Y君,胆小又爱哭的“我”,日日充满不安的于质夫,爱中摇摆游移的李白时,为爱痴狂的王介成,追逐梦影的陈君,走出情感困局的陈逸群,活得没有自我的郑秀岳,跟月亮谈天的厉鹗……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孤独的灵魂。郁达夫经典中短篇小说集,孤独小说家的灵魂之书。本书完整收录郁达夫1921年至1935年发表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44篇经典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细腻真实,折射出现代社会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欲望。孤独真的能毁掉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