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产业经济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7%
《产业经济学》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本书沿着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研究关于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理论线索与内 容,构建、呈现了一个有关价值、工资和利润理论的框架。全书包括三篇内容:关于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理论,关于正常价值的理论,关于市场价值的理论。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构建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静态经济学。该书重点论述了财富与人类欲望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消除贫困和增进福利;强调用货币间接衡量人类情感和动机的重要思想;提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两种动机: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本书是《经济学原理》的典藏缩译本,在保留了原书的全部精华内容的基础之上,插入了精彩的图片与图解,是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之作。适合没有经济学基础又想了解经济学的普通读者阅读。
经济学原理彩图馆
《经济学原理》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品,主要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构建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他把深刻的理论写的通俗易懂,把握住了经济学的精髓,是学习古典经济学的教材之一。
经济学原理(导读注释版)Principles of Economics (世界学术经典系)
《经济学原理》全书共分六篇。马歇尔先在导论中界定了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等,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不仅是对社会财富和经济现象的研究,也是对人本身的研究。马歇尔在第二篇阐述了一系列经济学概念,包括财富、市场、消费、生产、劳动、资本、利息和利润等。第三篇主要研究消费和需求理论,涉及需求规律、需求弹性、消费者剩余等。第四、五篇主要阐述了生产、需求、供给和价值之间的一般关系。马歇尔用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论证他的均衡价格论。最后一篇名为“国民所得分配”,主要研究分配问题,介绍了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这四种分配形式。
财富、信用与商贸
如果说《经济学原理》确立了马歇尔经济学大师的不朽地位,那么《财富、信用与商贸》则是其经济研究领域的又一巅峰之作,它不仅跨越了马歇尔以往的微观经济研究领域,而且还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之根,是西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理论之源。它所奉行的竞争原则是市场自由选择,也就是由市场选择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无形的手”来主导市场,这体现在其经济思想中便是均衡价格理论和边际效用。他认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因素会自动发生作用,达到均衡状态,这正是马歇尔
马歇尔文集.第2卷:经济学原理(上)
经济进化是渐进的。它的进步有时由于政治上的事变而停顿或倒退,但是,它的前进运动绝不是突然的;因为,即在西方和日本,它也是以部分自觉与部分不自觉的习惯为基础。天才的发明家、组织者或财政家虽然似乎可以一举而改变一个民族的经济组织,但是,他的不纯然是表面的和暂时的那一部分影响,一经研究就可知道,也不外乎是使得久已在准备中的广泛的建设性的发展达到成熟而已。在大自然的表现中,那些常发生的、而且是如此井井有条以致能被仔细观察和精密研究的表现,是其他大多数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经济研究的基础,同时,那些时作时辍的、罕见的和难以观察的表现,则常留到以后阶段再进行特殊的研究。“自然不能飞跃”这句格言,对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之书尤为适合。
产业经济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在国外首次出版于1879年,在本书中,马歇尔奠定了通常所接受的成本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他对供给理论重要的贡献是他的时间阶段的概念,特别是短期和长期两个概念,正确地认识到在市场阶段短期和长期中行业供给曲线的形状的差别。马歇尔指出,在短期中把企业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有用的。马歇尔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证明了短期中即使发生损失,但只要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企业仍将运作。这已成为标准教科书中关于短期中企业行为经济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书揭示了决定企业成本和供给曲线形状及位置的长期因素。首先是企业内部的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由于充分利用固定设备,或加强专业化,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导致成本减少,内部不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导致成本增加。
新古典主义的开拓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西方现代经济学自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以来,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流派和大师级经济学家。记述这些大师生平的《西方经济学大师传记丛书》近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中国人自己写作的西方经济学大师传记,共分《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新古典主义的开拓者——马歇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梅纳德·凯恩斯》、《折衷主义的大师——约翰·穆勒》、《新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新古典综合派的领袖——萨缪尔森》、《自由经济的坚强斗士——米尔顿·弗里德曼》、《孤独的创新者——熊彼得》等8部。把这些大师的人生经历和学说介绍给我国学子和研究者,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大师们思想形成的轨迹。
马歇尔文集·第1卷
本书在国外首次出版于1879年,在本书中,马歇尔奠定了通常所接受的成本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他对供给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时间阶段的概念,特别是短期和长期两个概念,正确地认识到在市场阶段短期和长期中行业供给曲线的形状的差别。马歇尔指出,在短期中把企业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有用的。马歇尔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证明了短期中即使发生损失,但只要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企业仍将运作。这已成为标准教科书中关于短期中企业行为经济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书揭示了决定企业成本和供给曲线形状及位置的长期因素。首先是企业内部的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由于充分利用固定设备,或加强专业化,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导致成本减少,内部不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导致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