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作家,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她著有《少女们》《心动如水》等作品,获得过奥地利国家文学奖金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学金奖,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上海的金枝玉叶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1%
她是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6岁时就读于著名的中西女塾, 24岁燕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她父亲当年应孙中山邀请回国创办上海最新潮的百货公司,她的二姐与宋美龄是闺中好友,她大学最好的朋友是康有为的外孙女。25岁她嫁为人妇,丈夫是林则徐家的后代。之后的岁月中她遭逢了反右、四清和“文革”,经历了丧偶、抄家和劳改,一贫如洗。 但磨难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仍然可以用铝锅在煤球炉上烤出带彼得堡风味的蛋糕,用农场带回的一只小鸡让儿子快乐好久……90高龄谢世时,她把遗体捐给上海的红十字会,得到的纪念品,是用她的白发编成的“90”字样的花环。她叫戴西,英文里这名字是雏菊的意思。
陈丹燕上海七部曲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9%
陈丹燕作品风行二十多年,在国内外广受赞誉,被译成英、德、日等多过文字。“十点读书”、知名作家易中天、知名媒体人曹景行、知名学者李欧梵联袂推荐。以细节和史实为经纬,以非虚构写法漫谈这些人、那些事,写就一部鲜活的城市生命史。陈丹燕上海七部曲包含《陈丹燕的上海》《成为和平饭店》《公家花园的迷宫》《外滩:影像与传奇》《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
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4%
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本书由著名作家陈保平、陈丹燕采访武康大楼里的居民,由居民们讲述这座大楼的历史。受访者有画家、大学教授、建筑系教授、作家、医生、物业经理、公司职员等多种身份,叙述了武康大楼和中国、上海近现代百年的历史,讲述了当时的文化演艺界人士以及公司职员等的丰富生动的人生故事。宋庆龄、赵丹、王人美、巴金、郑君里、孙道临、秦怡、谢晋、王文娟等文化演艺界人士,在这座大楼以及附近穿梭,读了犹如身临历史之境。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文化基础。书中可配许多图片和采访视频。
我的妈妈是精灵1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3%
我叫陈淼淼,在上海一师附小上学。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躺在椅子里看《新民晚报》,再喝一点黄酒,跟别人家爸爸没什么两样。但我的妈妈,是个碰一点黄酒就会变蓝的精灵。发现这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之后,我才知道,妈妈是坐在江西路口红教堂前的大树上唱歌,碰到爸爸的。那时她刚来人间,刚开始知道感情是什么。妈妈还说,街上走着的那些人,影子泛着蓝瓦瓦的光的,都是来人间生活的精灵。我没觉得做人有什么好,也没觉得精灵有什么不好,可爸妈不这么想,精灵总要回精灵的世界去……
鱼和它的自行车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4%
陈丹燕经典小说,一部女性心灵成长的史诗! 对生活的激情,对过一种不平凡生活的要求,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鱼和自行车的关系。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17岁的王朵莱是个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女孩,懵懂天真,不甘平凡,一心想有白马王子把自己从俗杂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她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望,使尽全力与庸常的命运抗争,最后却伤痕累累。 一个总也不肯平凡的女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怎么也不肯平庸的故事。
上海的风花雪月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0.4%
鲜活流动着的上海的风花雪月,如何从历史的尘烟代入当下的情韵?那些被当作城市起居室的咖啡馆数十年来的变迁,那些为保护城市记忆而永不拓宽的街道,那些物是人非的名人故居里飘荡着的张爱玲、白先勇、柯灵、傅雷、贺友直的气息,那些被文学青年奉若珍宝的外国文学经典在白皮书时代的尴尬往事,那些在法国传教士镜头里与我们对视的一百多年前的上海,还有那些以散步为名,不动声色地、前赴后继地在淮海路上争妍斗艳的时髦女子……世事沧桑的无尽感慨,寻常巷弄的前世今生,俗世生活的知足常乐……陈丹燕那种细腻精致,有时也毒辣尖刻的直觉既有着冷静的感性,也提供了参差的对照,带读者在上海的前世今生间穿梭往来。《上海的风花雪月》历经4个版本,按作者与读者的约定,每五年生长一次新的内容与篇章。此次新版,陈丹燕在每章中又新添了一小节,在原来的开放式结构基础上加入了2015-2020年的最新篇章。文字增加了近4万字,图片新添了数十张。
上海的红颜遗事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5%
她是旧上海电影明星上官云珠的女儿,父亲姚克是留洋回国的文化名人。两岁时父母离异,她学会了把心事藏在心底,笑容挂在脸上。童年的她生活优裕,客串过电影《三毛流浪记》里的富家小女孩;后来她经济来源几乎断绝,却不肯在恋人面前透露窘迫,视爱情为纯洁的象牙塔。她是大时代里的普通人,承受命运的悲凉:母亲自杀,恋人自杀,孩子被迫送人,偷渡国境躲避灾难却被抓捕……当生活似乎要柳暗花明时,南京西路上的一场车祸将她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31岁那年的秋天。她叫姚姚。1944年生于乱世,1975年死于非命。2009年此书再版时,开开找到了,于是作者增补了初版时未能证实的那部分故事。
我的妈妈是精灵2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0%
妈妈走了,陈淼淼按部就班地长大了。外表看起来,陈淼淼又独立、又勇敢,其实她心里也会感到孤独和害怕。但她不让自己怕,甚至自告奋勇,一个人去美国当交换生。新学校旁有一片神秘林。陈淼淼后来才知道,这古老的林子里,也有精灵车站;有许多和她一样,背上匍匐着翅膀长大的精灵孩子;还有一头古怪的野鹿,眼睛里会飘出和妈妈一样的小蓝花……
陈丹燕的上海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3%
《陈丹燕的上海》,18万字,150多幅图片。全书分“不是故土,却是家乡”、“川流不息”、“永不拓宽的街道”、“海上国潮,沪申摩登:注释1960-1990年代的上海时尚”四个部分。陈丹燕以非虚构的笔法,分别讲述了搬家与父母的八个箱子的故事,洋泾浜英语与上海买办的故事,为保护城市记忆而永不拓宽街道的故事,喜欢登高俯瞰上海的年轻爬楼党的故事,柯灵故居的故事,傅雷故居的故事,贺友直和他的老上海插图的故事,作者14岁时的地理老师的故事,1981年中国大陆第一场托福考试的故事,以及打造和维护了上海乃至全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尊严的上海老品牌的故事……这些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与个人历史,是一个考据严谨、书写独特的作家眼中的上海的前世今生。上海作为十九世纪通商口岸城市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来历、它的雄心、它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它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在陈丹燕笔下,都是我们热爱它的理由。因为,热爱上海的滋味,就是热爱世界的滋味。全书以多变的视角,冷静的感性,绵密而细腻的文字,图文并茂地将一个鲜活流动着的、具有独特精神品格的上海,呈现在读者眼前。可以说,“陈丹燕的上海”已成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向中国、向世界传递着关于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去北地,再去北地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仅此一本合著游记,同样的风景,别样的思绪。一对夫妇,大学时代的同窗,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一起去俄罗斯旅行。在旅行一开始时,他们就约定,各自写自己的日记,纪录自己的感受,待到旅行结束,再交换日记。那是1993年。他们日夜相守,去看同一个地方,吃一个锅里的食物,在枕上听到的,是同样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待到旅行结束,交换日记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于是,他们出版了旅行日记。二十四年过去后,他们又一起旅行去了波罗的海,在立陶宛的考纳斯,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旅行,竟是从前俄罗斯旅行的延续。于是他们决定,再重蹈当年覆辙,再分开写下旅行感受……
往事住的房间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9%
陈丹燕历时20年写就的世界各地博物馆独家故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记性不好,但是,人类真是一种不肯忘记的动物,他千百年来日以继夜地活着,一代又一代,他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都被小心地留了下来,存在最好的房间里。不光存着,还要给后来的人看到,还用最沉静的灯光照亮着那些东西。这就是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人类在世世代代心中埋着一种不变的羞耻感,就是对忘记与无知的羞耻,因此去一个地方旅行的人,通常不敢不去拜访当地的博物馆,不敢不在往事住的房间里屏息慢行,一一打量往事们的模样,让它们也住在自己心中。但是,人类到底是如何记着自己的光荣与耻辱的呢?往事自己心中,到底又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外滩:影像与传奇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2%
作者以“非虚构”、“影像”这种特殊的视角,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在作者笔下,为逃避中国内战从外滩乘船离开的外国侨民,出生于上海、拍摄了1949年外滩的外国摄影师山姆·塔塔,携女儿到上海总会遗址追寻自己童年记忆的母亲,号称要重新点亮外滩的“外滩三号联合会”主席李景汉,以及租界时期连接外滩商业繁荣的洋泾浜英语,1950年代外滩长夜一般的寂静,1966年出现在友谊商店外墙上“全世界劳动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型宣传画, 1970、1980年代的外滩恋人墙,1990年代的外滩改造工程……绵密的细节铺陈着那些与外滩有过特殊经验的人与事,使得历史具有了呼吸和温度。全书配图170多幅。影像式表达与非虚构讲述联袂,生动再现了外滩前世今生的传奇。
阿玉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8%
陈丹燕非虚构作品,纪录女性祖辈的真实命运,探寻爱与独立的艰难平衡。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嫁人生子的阿玉,一生都被困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将三代子女抚养成人。没有独立的职业、终生都在厨房里忙碌的她,却用柔软的内心教会了陈丹燕等人爱的能力,让他们最终也能成为被爱护佑的人。 在阿玉身上,陈丹燕看到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用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爱,也敢于在病痛中全力要求他人的爱,更能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每一个受她照顾的人,让大家都能成为愿意付出爱、善于接受爱、敢于要求爱的人。 通过阿玉的故事反观自身,陈丹燕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 因职业而独立的我们,可能像依赖于家庭的阿玉那样付出爱,并且教会他人爱吗?
成为和平饭店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5%
《成为和平饭店》,陈丹燕外滩系列作品。全书以一栋建筑为主线,讲述了和平饭店这一富有象征意义、遍布历史遗痕的上海纪念碑式建筑的前世今生。作者以非虚构小说的方式介入历史,以细节和史实为经纬,交织人物与故事,构成一部亦真亦幻的建筑生命史。成为“和平饭店”,成为上海的历史见证——陈丹燕为我们展现了一座建筑在时光穿梭中往复飘荡的风景,和一座城市在风云激荡中缄默却不息的记忆……
公家花园的迷宫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是否存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公园如何诞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造就了一座身世传奇的公园……小说讲述了公家花园,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案而拥有了传奇身世的公园,从建造迄今150年中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传教士,满清民国遗少,中英混血儿,上海史专家,外滩市井居民,回沪知青子女……一个个与公园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其个人命运与公园历史纠缠在一起,互为见证,同时也成为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道缩影……全书配图近50幅,引用了关于“游园规则”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话题的一些珍贵资料,其图、其注、其引文成为小说内容的另一种延伸;它们与故事一起,生动再现了公家花园的前世今生。
我的旅行方式(中国*美图书奖获得者全情打造。陈丹燕,借你一双旅行的慧眼。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旅行方式,即使走遍世界,也好似从未真正见过。)
暂无简介
咖啡苦不苦
《咖啡苦不苦》是陈丹燕十多年旅行集萃中的一本,《咖啡苦不苦》介绍了作者游历过的数十个国家的咖啡馆:有巴黎的“两个丑八怪咖啡馆”,那是塞纳河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有柏林西的雄鹰咖啡馆,它是离柏林墙最近的一家咖啡馆…… 《咖啡苦不苦》里,品味着的不仅是咖啡,更多啜饮着的是异域的文化和风情,作者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用细腻深透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座座小店的渊源、一排排座椅的情调,还有一位位饮客的神貌,再配以一幅幅层次丰富的图片介绍,和匠心独俱的细节装饰,使整个图书弥漫着如咖啡般浓稠的文化醇香。闲暇时读一册如斯美文,如同捧着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咖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今晚去哪里
这本书描写的是陈丹燕眼里的欧洲,慕尼黑、涅瓦大街、卢布林老城。文字清新、婉约。
百合深渊
《百合深渊》写的是四个大学时代的爱情故事,主角是几位女大学生,她们家景殊异,际遇不一,却同样体现了上海女子所特有的风骨。她们与异性、同性之间微妙情愫;对爱情的闺阁梦想;在现实面前有驻足不前;青春的挣扎与反叛,迷惘与哀愁……在作者笔下都温雅别致,诗情四溢。
白雪公主的简历(陈丹燕全新实验性长篇小说!莫言、孙甘露、葛剑雄倾情推荐!)
《白雪公主的简历》是作家陈丹燕的蕞新实验长篇小说作品,一部充分发挥图与文的想象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多层次开放的立体长篇小说。 小说分为“悬丝”“镜子”“蛇果”三个部分,分别带出以本、张洁、梅为主角的三段中年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枝蔓开“盗梦空间”式的多重子叙事线索,这些线索好似特写镜头一般把每一个主角的境遇、感情、心理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等种种细节展示出来。作者还将小说语言与自己平日里所拍摄的照片融合在一起,让虚构的书写在可触可感的空间氛围里拥有了真实的温度。在反复描摹的对“物”的寄托中,在哀伤的中年况味里,在对旧时光的凝视之下,读者或许会迷失在陈丹燕精心搭建的“盗梦空间”之中。
漫卷西风
《漫卷西风》介绍了我知道我有点想维也纳,所以我买下那本有太多德文,我几乎看不懂的图画书。柏林秋天的下午,天早早就要黑,满城灰色。而维也纳即使下雨,也是灰绿色的,它那样柔和。在柏林想维也纳,那真是极自然的事,也是极放任自己的事。柏林硬,维也纳软。柏林严肃,维也纳妖娆。柏林激励你上进,而且给你机会,维也纳鼓励你细腻,怎么细腻也不过分。在柏林你不得不让你的意识很合乎逻辑,尽可能的理性,做一个有秩序感的人。在维也纳你可以无穷无尽地翻检你的潜意识,将一切乖张的行为统统推给它,自己则可以体面地全身而退。我发现自己心里的极乐世界还悄然闪烁光芒,如同镜子大厅里无穷的反射与交相辉映。事实并没有打消它,而是将它变成纯粹的幻想,与现实生活撇清了干系。有时我远远地在喷泉那儿望着这淡黄色的巴洛克宫殿,墙壁上那几百扇紧闭着的窗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自己的希茜在窗子后面痛苦着,快乐着,我自己的公主的故事在窗子后面交织着现实与幻想。这就是我终于建立起来的,我的欧洲。《漫卷西风》作者陈丹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出版作品二十余部,至90年代开始,陈丹燕开始常年的旅行生活。欧洲是她的精神故乡。他乡的风土人情,异国的历史、艺术,作者边走边写,留下一本本细腻心思下的旅行记录。
英特纳雄耐尔
作者是一位有着独特视角的女作家,她的文字优美浪漫,带着对孩子们的温柔的关切。作者在描写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时,那种循循善诱的语气像是在给自家的小孩子讲故事,琐碎、细致,饱含启迪,让人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开始思考很多问题。
樱桃树下爱与弗
暂无简介
陈丹燕少女小说-名家短篇小说卷
《陈丹燕经典少女小说》汇聚了我国著名作家陈丹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中短篇小说。一系列的女孩故事,在灵逸的语态和简约的文字中,凝结为日常少女的形象体系,她们憧憬和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互爱、理解、沟通与宽容,在现实面前又时常陷入孤独的精神状态,但始终相信真诚、追寻阳光。 这些作品关注少女心灵成长的痛和迷茫,细腻而睿智,直达心灵,感动成长,是描写女生心灵和成长的经典文本。内中多篇作品获奖。
蝴蝶已飞
继“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后,推出“阅历三部曲”《唯美主义者的舞蹈》《上海色拉》《蝴蝶已飞(精)》。《蝴蝶已飞(精)》囊括了陈丹燕1986年至今的散文佳作,见证作者二十五年来目睹的世事,是为“阅历”。
告别(诺奖得主莫言推荐 陈丹燕30年地理阅读全记录 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 用阅读继续感受诗和远方)
疫病流行,战争爆发,时代变迁,全球旅行已失去太多可能。尽管阅读和旅行无力解决庞大而复杂的现实问题,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双看过世界的眼睛带我们去游历他方,借此获得一个向外看的机会。本书记录了作家陈丹燕30年“地理阅读”的旅行历程,她是资深的阅读者和旅行者,我们透过她机智、敏锐、细腻的观察之眼,看到外部世界的美好,意识到旅行和探险,迷人的景观和晴朗的天气,人的耐心和善意,都犹存于世界。现在不是背弃外部世界的时候,我们在地理阅读的文字中,去努力拥抱和爱惜这个备受摧残的世界。如今我回望那漫长的旅行,从叙利亚边境上的古城一直旅行到多瑙河,到亚得里亚海边上的杜布罗夫尼克,然后,从波兰边境上的古城克拉科夫到维也纳……漫长的地理路线,纷繁的战乱历史,我想要过许多年,旅行者才能无所顾忌地做这样漫长的旅行规划,并得到无数当地人的帮助和爱吧。——陈丹燕
慢船去中国
小说借上海滩一个显赫世家的沦落为背景,怀旧气氛与当代生活的冷峻交相辉映,通过女孩范妮的命运变幻,演绎了一部撼动人心的悲剧。 范妮的祖上靠做买办发迹,跟外国人有过不光彩的鸦片和人口贩卖生意,鼎盛时期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时代的风云突变,使这个家族渐次没落,虽然他们在最落泊的时候,仍保持着一丝上等人的体面和倨傲,毕竟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们于是把仅有的希望寄托在范妮身上,费尽心机送她出国。范妮就在整个家族重振家道的期望中跨出国门,以一颗高傲又孤独的心圆她的美国梦。在美国的学习生涯让范妮备尝艰辛,巨大的空虚感使她陷入一场猝不及防的恋爱,然后同样在猝不及防中有了身孕,恰恰是这个意外事故,就轻易击碎了范妮孤傲的外表下敏感柔弱的心灵,她疯了,疯在异国他乡,疯在整个家族落在她瘦弱肩上的不堪重负下,疯在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轻若鸿羽的飘渺中…… 范妮的故事完结了,但这个家族的故事没有完,妹妹简妮替代了范妮的使命,再赴美国,几年后,她获得了成功。她的角色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她似乎在新的时代里,那么不经意,又那么执拗地重温了她的家族古老的梦想,就像历史的某种巧合,有那么一点欣然,却不无凄凉辛酸。
起舞
这是一个女人的心声。她将与你一起分享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成长心事以及成长经验。从孩童到结婚,从亲情到爱情,一切女人的体己话,都写在这里。 我相信女人的一生,也要靠某种梦想的鼓励生活下去,这种梦想有时伤害她,有时将她的生活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却仍旧是她内心的支柱。成长的过程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它包括在表达和体会纯真感情时最初的造作。要慢慢等你所经历的生活,来帮你洗去它的铅华。无论用什么眼光眺望镜中的女人,都能发现她有了一种情色的美。那种美是知晓秘密后的默而不宣,是被打碎了什么的释然与放肆。是在泥沼里嬉戏的欢陕与惊慌。因为你生育了自己的孩子,你发现了自己的天性。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先有了责任,然后付出,然后才产生爱,就像鲜花是开在泥土里的一样,爱是产生在全力的付出之中。爱情没有了以后才能看出来,你和那个他,是血肉相连了,还是成为陌路。家庭是一个不怎么能讲原则的地方,因为有世界上最混乱也最柔软多变的感情在里面。三十岁以后,那些在你忙于应付的生活里被你向后推去的心愿,在你对时间的惊异里纷纷站了起来。 你遇到的那个人,像一根火柴一样,划亮了你的生命。他让你明白自己的心还可以这样激烈地再跳动一次,你心里还有许多没有被照亮过的柔情,你的生命还可以再次盛开。这个人,你自己,在爱情中,那种孤注一掷,那种火一样的忙乱和失控,还有内心的灼痛,爱情从来就不只是甜美的感情,灼痛必不可少。生活对女人的侵蚀有两种:一种是贪婪和过度,像夜夜出入于晚会;另一种是劳累和磨损,像双手日日在冷水量浸得又红又肿。一个女人四十岁了,在惊艳于生活的同时,已经开始接受生活本来的面目,懂得不向它拼命所要。也许就是因为懂得了不要,才有了惊艳的喜悦。女人的心思总是百转千回,因为太多太细太难照顾,而让人不免生厌,为了不让人,有时也不让自己生厌,大多数女人都选择了沉默。生活重新造就了你的脸,一张注释着你经历的脸。它与你心里有多少善,有多少恶有关。了解到爱情是会开,也会谢的蛤了,一个女人的态度,并不是释然,而是犹有不甘。她此后的生活,就是在不甘中争取和挣扎,用千百种方式。生活原来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
绯闻
暂无简介
我要游过大海
陈丹燕这样推荐这本书:我想,如果一个人无论如何,还是想寻找世界的意义,一个人越过千山万水,是想能看到世界上终有一处,古老的一切仍生机盎然,人们安顿在自己的根里,哪怕经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踏伐,都没有被割裂。那么,这个人就该去爱尔兰找一找。
清瘦的日子
《清瘦的日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赤子之心
这是著名作家陈丹燕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推出的纪实作品。 作品通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志愿者的角度来写大地震,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面地反映了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从物质到精神的震荡,因为避开了耳熟能详的材料,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普及了志愿者的概念。中国的志愿者事业虽然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但真正为中国老百姓知晓,却正是通过2008年的两件大事——大地震和奥运会。可以说,中国的志愿者事业正在渐渐为民众所熟悉,在这样的时刻,以志愿者为描述的对象,无疑是很新很时尚的题材。而作家对志愿者理念的描述,对志愿者事业的分析和展望,在当代纪实作品中还未见到过。 同时,作品在更高的层面上写了中国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当所有的父母们慨叹自己家里的小皇帝们怎生担当得了人生大任时,地震恰如一块试金石,七零后、八零后们的表现令自己和周围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正如作品中一个被采访者所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承担的机会。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变得多么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作品把地震中一代青年人的行为呈现在世界面前,渴望社会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代人。 作品保持了陈丹燕作品一贯的细腻和冷静,摹人状物生动有趣,上海风格浓郁,是一部极有特色的作品。
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的歌:儿童文学卷,ISBN:9787800945182,作者:严文井,曹文轩主编
令人着迷的岛屿
哈利波特的魔法石,恩雅的吟唱,《大河之舞》热烈的旋转,叶芝的情诗,酋长乐队悠长的笛声……跟随由陈丹燕编写的这本《令人着迷的岛屿》中的优美之物,一路寻到凯尔特人翠绿的原乡
独生子女宣言
空前绝后的一代人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我们,即将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一代人,我们了解吗?
于是有了一朵玫瑰
你也盼望有一天走得远远的去看广阔的世界。要是你也这么想着的话,我要祝福你。祝福你以后的某一天,实现它,获得它,丰富的你的生命。祝愿将来的有一天,一个什么城市,有一朵红玫瑰为你生长,而开花,而被剪下来,而被运到城里,而养在清水里,它等待你的来临,等待你的手紧紧地握住它,等待你伏下身来闻闻它的芳香,然后说:[真香啊。]于是,又会有一朵玫瑰。 目录: 总序 我希望你是一个纯真的孩子 奇迹是一个你无法想象也无从控制的东西 人的生活真的是很奇妙啊,里面充满了因和果 我觉得自己是在天和地之间飞,像一只鸟 世上原本没有永恒的事物 幻想也是人生永远的权力 返身走回二十年前读过的书本里去 理想来了,有时竟是一个你不认识的事物 真理要经过你的心,才能成为你自己的 又会有一朵玫瑰
校园情事
暂无简介
天使肚子痛
这是著名作家陈丹燕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长篇系列小说。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宁歌、庄庆、丁丁等有血有肉的青春少女的感人形象。作品既写了在学习的重压下、她们成长中的烦恼;也写了在青春发育期,她们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揭示了处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的早熟、封闭、敏感和驿动。呼唤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作品对女中学生的心理描绘细腻而有韵致。既有诗情画意的浪漫;也有温馨忧伤的凄美。这种唯美的写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令人震撼、深思、回味。
都市女人风情
都市女人风情,ISBN:9787507814613,作者:季小兵主编;王安忆[等]著
写给还未长大的人
對還未長大的人,有甚麼期望,有甚麼忠告呢 ? 來自十位中港台的大作家以過來人的身份,用輕鬆的筆觸,寫出他們小時候的難忘經歷及夢想,以及不做便會後悔的事情,鼓勵小朋友要珍惜擁有的東西,也要多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