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
陈可冀(1930年10月-),男,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出生于福建,1954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 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是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清宫医案精选
2人今日阅读
本书基于临床实用性的原则,精选了具备完整的病证-症-法-方(药)的清宫医案,以临床科别(内、外、妇、儿等)为纲、疾病或证候名称为目进行医案精选编排,共载医案近1000例。每例医案分为医案序号、疾病名称或症状、治法、方剂、药物组成、药引、外治、患者、医家、评注等几个部分。在每一种疾病医案之前有一段文字介绍,此为通过“清宫医案分析系统”对具备一定数量的同一种疾病医案的数据挖掘结果的小结。本书医案以内科病证最多,共有28种疾病810份医案,妇科、儿科医案次之,外(皮)科、五官科医案较少。第二部分为医方部分,分为常见疾病清宫代茶饮方、清宫常用养生保健方以及常见疾病清宫外治方等,内容详备,可供临床参考。书后附有全书方剂名索引。 作者简介:作 者 简 介 陈可冀,男,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1979年受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团顾问等职,为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京春,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全国学术传承人及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及全国优秀继承人。
黄芪的基础与临床
1人今日阅读
黄芪被誉为“补气圣药”,药用价值极高,由于其所含成分复杂,临床各科应用广泛,亟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黄芪的学术专著。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黄芪的药用传承篇、药学研究篇和临床应用篇。该书视点独特,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药学理论,对肿瘤、心血管、肾病、肝病等多种严重疾病黄芪的药学价值、科研前景做了广泛、详尽、科学的论述。
中华茶文化与健康
1人今日阅读
陈可冀院士现年近90高龄,不仅在我国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而且自身喜欢饮茶,仍然身轻体健,笔耕不辍。本书为陈院士结合文献和多年自身养生实践,组织临床、文献、茶学、营养学等相关专家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与保健、历代本草典籍茶论研究、清宫医药档案代茶饮、差营养与健康等。
中华茶文化与健康(第2辑)
中华茶文化与健康(第2辑)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分为5章,首章为源流概述,第2章从儒学的“道中庸”、“谨孝道”、施“仁术”、“乐从和”与“以致用”诸方面探讨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第3章从“太极图说”“遏欲存理”“气化”理论和“格物致知”等角度谈儒学与中医理论的关系;第4章在儒医考辨基础上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49位儒医;第5章从清代朴学的今古文之争探析近代中西医汇通的背景;最后,从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展望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愿景。
岳美中医学文集
《岳美中医学文集》(精装)目录简介:1、辨证论治的探讨;2、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3、钻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作到古为今用;4、论中医基本功的锻炼;5、论读古医书与临证等。
清宫医案集成(套装上下册)
《清宫医案集成(套装上下册)》系对我国现存之宫廷医学载体——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包罗历朝帝、后、妃、嫔、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涉及内、外、儿、妇各科诸疾,分门别类,有案、有方、有评、有论。《清宫医案集成(套装上下册)》将先期出版之相关专著悉数汇集,以成全璧,勒为300余万字之巨著。《清宫医案集成(套装上下册)》全面展现了清一代宫廷医学的医疗特征以及高峰水平,从中不仅可窥见有关长寿、种子、美容、养生等大内秘方,尤可学习到当年御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供今日临床工作者之借镜。此外,禁苑秘辛、皇家医事并有与政治风云相关者,也可供今日史学之研究,或可澄清某些历史疑云。 《清宫医案集成(套装上下册)》适合医学院校师生,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史学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中医学和清代宫廷史感兴趣者阅读参考。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九辑).清宫药引精华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和简称,为方剂中之使药,是中医诊疗疾病特色之一。巧妙应用药引,具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和保护脾胃等作用。作者在整理清宫医案中。发现御医喜用药引,选用药引的技艺,可谓炉火纯青、精彩纷呈。把药引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遂将清宫医案的药引精华收集整理成本书。 《清宫药引精华》载单味、两味、多味药引400余例,中成药药引19种及多种贵重药。每味药首先介绍其科属、归经、功用、用量、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宫廷医案,指出各案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领、御医治法和议用的处方及选用的药引,并对每种药引的剂量、用法、功用、注意事项均予详细介绍。 《清宫药引精华》所收选的宫廷医案,鲜活生动,丰富翔实,特色鲜明,理法方药赅备,从药引应用的侧面,足可窥见御医精深高超的医术。是一部难得一见的挖掘和推广药引应用案例的参考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临床实用价值。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节选了清朝宫廷医案中具有代表性的慈禧、光绪两人的医方,诸如长寿、益补、调经、种子等方剂,概予精选收录,并加以客观的评议,其不仅是对我国传统医学的整理和保存,更能对现代医学有所启示。《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为中英双语对照,对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帮助中医走向世界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清宫膏方精华
本书从清代宫廷(太医院与御药房)医药档案,包括丸药配方档、御药房丸散膏丹配方、药库丸散膏丹配方档、修合成方、上用丸散膏丹配方簿等配本,及清宫配方治方手抄本与清宫医药档案散方等原始文献中精选膏方近300首,考证并说明其出处、完整组成与主治功效;归纳总结其临证使用特点与规律;追溯膏方的早期来源及后世流传,及其现代相关药理与临床应用情况,为清宫膏方从宫廷走向民间大众起到推广作用。
清宫配方集成
清官配方档将成方分为16门:风痰、痰嗽、伤寒、暑湿、燥火、脾胃、眼目、疮科、妇科、小儿、补益、泻痢、咽喉口齿、气滞、痰症、杂治;《清宫配方集成》在此分类基础上,结合临床分科现状与需要,将泻痢门归入脾胃门,将痰症门归人风痰门,将咽喉口齿门分为咽喉、口齿两类,另增加瘟疫、伤科、耳鼻、肛肠、美容等类,共20类方。针对具体每个配方的归类采取的原则是,原来已归类的参照原方,未归类的编者根据功效主治纳入;由于关注点的不同,每个配方或可有不同归类法。 清官配方的出处指的是该方来自清官何种档案或资料,包括丸药配方档、御药房丸散膏丹配方、药库丸散膏丹配方档、修合成方、上用丸散膏丹配方簿等配本,及清官配方治方手抄本与清官医药档案中散方等原始文献;出处还说明了配方同时见于《清太医院配方》、《清太医院秘录医方配本》、《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等专著中的情况。
片仔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片仔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收录了片仔癀历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从片仔癀的发展历史、保密配方、保密制剂工艺、现代质量控制方法、有效的安全性控制手段到片仔癀在保肝利胆、消炎止痛、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药效研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到片仔癀在病毒性肝炎、肝癌、结肠癌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再到治未病和保健美容养颜等方面的应用,较系统地论述了片仔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为读者全面翔实地了解片仔癀提供了科研理念和用药指导。
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中西医结合导论
《中西医结合导论(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作为一门专业性的引导课程,其目的与任务主要是帮助医学生在接触、学习具体的医学课程之前,对医学科学的整体概貌和中、西医发展简史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西结合临床运用和研究的价值所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中医美容笺谱精选
《中医美容笺谱精选》精选300余首古今美容方笺,分类介绍面部美容、五官美容、须发健美、体形健美、护肤助美、辟秽香身、养生美容等方笺,分列内服方与外用方,介绍来源、组成、用法、主治等,并酌情加入编*者的解说。全书集中反映了古今中医美容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科学引导美容行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陈可冀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选集
《陈可冀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选集》总结了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特色、学术观点,记录了陈院士常用的方药、临证经验,并有典型病案,突出陈院士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成就。书中同时载录了对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道路等的观点认识,深度挖掘其学术思想。
清宫医案研究(上下)
本书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专家通力合作,对我国现存之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系统整理研究,实事求是,有方、有评、有论;历时数载,终于完成了约两百余万字之巨著。书中不仅展示了清代历朝帝后纪妃及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名医国手之辨治经验,以及某些视为禁脔之宫廷药治,可供临床借镜。更可贵者,本书编著者对这些清宫医药档案进行了潜心研究,撰著系列论文,为医药界及史学界等各界学者、读者揭示了清代宫廷医学之成就及独特经验。本书之编著,于医于史,都有较高之学术价值。
国学举要.医卷
暂无简介
50岁登上健康快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增长逐渐成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舒适、温馨、健康、幸福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50岁登上健康快车:老年健康指导》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全书除了介绍老年人的基本生理特点、代谢状况、合理的膳食搭配和正确的用药方法及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外,还围绕老年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进行指导性讲解,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病、老年性痴呆、老年心理卫生等。《50岁登上健康快车:老年健康指导》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相信能对老年朋友防病保健起到有益的作用。
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WIMCO)以“继承创新,和谐结合”为主题,有关中国结合医学以及世界结合医学的论述和讨论很多,成为这次大会的热门话题。会议期间,在一次晚宴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位领导向我建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做一次调查研究和咨询活动,明确结合医学概念、现状及前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会十分赞成这个建议,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推进了这项长达两年的调研咨询活动,进行全国性问卷调查,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在国内有关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和教学单位,以及国外如美国国家补充/替代医学中心做必要的实地调查,形成了“结合医学现状与趋势展望调查报告”。本书就是以此为主体,并增加一些专家的论述,辑合成册,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协助出版。 结合医学在我国实际就是中西医结合以及现代医学与各民族医学的结合。在国外,还包括各类补充/替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其中包括科学研究、医疗活动及教学等多个层面。 《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介绍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新理念、新进展。《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书秉承“继承、创新、和谐结合”的主题,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医学调研咨询的结果为基础,并增加了一些专家的论述辑合成册,具很高的资料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
西苑医院多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有很多著名的该领域内的专家。本书精选了150篇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文章,这些论文也是对该领域很好的经验总结,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除了社会保障问题外,还有健康和生存质量等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此外,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中有许多被人忽视的盲点和误区。健康长寿不仅需要身边的人用爱心和耐心与中老年人进行沟通,更需要中老年朋友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丰富疾病防治知识。《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如何从宏观上做好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 二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三是总结并提炼出全书中有关健康的建议共186条。
医学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人员的SCI论文写作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先后主办多次“医学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研讨会”。《医学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即根据多次研讨会的专家授课,选取优质课程录音整理而成,收录了专家的精彩报告,其中介绍了中医药科研设计方法,并分享了典型SCI论文发表经验。《医学科研设计与SCI论文写作》从科研选题、临床设计、数据分析、临床研究实施管理、论文撰写、发表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介绍和探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实用性强。
师道师说:陈可冀卷
本书收录了陈可冀院士多篇医学方面的散文随笔,其本人从医的经历、与医学的渊源,多篇价值重大的医学论文,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医学历史和宫廷医学的文章。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他为多本医学书籍所写序言。内容涵盖全面广泛,意义重大。
实用血瘀证学(第2版)
传统中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以及针对血瘀证所采用的活血化瘀治疗,源远流长,理论独特,经验丰富,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病方面效果显著,因而深得国内外医药界关注。建国后由于国家重视、各种现代化检测手段的逐步建立,特别是伴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血瘀证及活血化瘀众多研究被列入重点研究课题,多年来在庞大研究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某些项目获国家发明或进步奖、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尤其是2003年,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奖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取得的高奖项,标志着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中活跃、深入、而且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用血瘀证学(第2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增加了活血化瘀经方研究、血瘀证各类兼证、血瘀证诊断研究概况、2010年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诊疗共识、血瘀证诊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展望、血流剪应力生物效应研究、气体信号分子研究等新理论、新方法,增补了一些活血化瘀药物和方剂的新研究结果。下篇针对活血化瘀治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更新、增补或删改了相关内容,着力加强了近年有关疾病的重大研究进展,对某一系统疾患均在开始部分进行了总体归纳,便于读者总体把握,显著突出了其在优势学科、优势病种中的应用,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活血化瘀治法的实用性。
十年一剑: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十周年论文集
《十年一剑: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十周年论文集》为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十周年论文集,内容共五章。第一章为院士论坛,汇集了十年来莅临该院学术年会的院士所做的精彩报告,涵盖临床实践、科学前沿、道德认知、导师素养、中药资源等不同领域。第二到第五章为心血管、肿瘤、骨关节炎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的临床、基础研究。 《十年一剑: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十周年论文集》主要反映了近年来院士们对多种疾病的认识及对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学术难题的思考和展望,同时遴选了该院近年来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成果,内容丰富,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中医药学人才的培养、中医文化的传播、科研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十年一剑: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十周年论文集》适用于广大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临床医生、教学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心血管病与活血化瘀:中国中医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50年论文选集
《心血管病与活血化瘀:中国中医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50年论文选集》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盘点五十余年来关于心血管病与活血化瘀理论思维及临床和基础医学实践的论文选集。回溯过去走过的路,展望富有挑战的明天,以便加大步伐,继续走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道路,进一步为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尽力,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宫廷医学(精装)
《中国宫廷医学(精装)》是融先秦至清末3000年中国宫廷帝后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和医史研究于一体的医学专著,是填补中国传统医学的空白之作。在收集现存宫廷医学史实和大量古代医学资料的基础上,按历史朝代时间先后,全面介绍了宫廷医事制度、老年帝后及著名皇帝的养生方法、医学人物、医案。
高级医师案头丛书:中医内科学
该书就现代医学内科常见症、难治病,从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临证灵活加减方面详加叙述,既体现中医传统理法方药的概况,又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针对性用药。在此基础上,又参阅了全国百余种中医文献,收集整理了数千家临床报道,精选老中医经验用方,筛选目前临床常见的中成药,总结有效的针灸、穴位注射方法,供读者临床选择应用。在各病的最后部分,专列了当代研究状况一栏,概括叙述中医证型研究、治法研究、老中医经验、单味药研究及复方研究的现状。各病结尾部分,特别论述各病的中西医结合辨治要点,就中西医两种治法如何优势互补、中西医多种治法如何结合应用和中医遣方用药的要点等,结合编写者经验体会,加以评述,使本书更切合临床应用。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七辑)·清代宫廷医话
清代宫廷医疗档案中蕴藏有万千奇珍,因系九重宫阙中事,鲜为人知。由于帝王后妃之健康起居。生老病死,都可能与政治风云变幻相关.因此格外引人关注。《清代宫廷医话》主编陈可冀院士,对清代宫廷医药颇有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清代宫廷医话》作者根据丰富翔实的清代宫廷医疗档案.以医话的形式讲述清代宫廷中与医疗、保健、养生驻颜等有关的遗闻轶事,广征博引,撷采崇严,融故事与中医药理论知识于一体,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使读者了解帝王后妃逸闻的同时,领略到品学兼粹而名动九重之御医风采。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清宫外治医方精华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清宫外治医方精华》是对清宫外治法的全面系统的研 究和整理。全书包括:口齿咽喉用散方、皮肤用散方、治疮疡散方、治外伤 散方、药膏方、面风贴敷方、洗头面方、洗眼方、肢体筋骨痛洗方、皮肤病 洗方、阴痒洗方、美容方、须发万,以及丸剂、锭剂、丹剂等26类,载方 600余首。全书剂型丰富,制备精细,用法独特,特别是外治美容,独树一帜,荟 萃了中医外治法的精华,可谓中医传统外治法中奇珍异宝。作者陈可冀院士,德高望重,对清代宫廷医学研究颇有心得。全书内容丰富,疗效可靠.简 便实用,颇有参考价值。每方后的按语,不仅解析方义。并指出制备本方的 宫廷御医和本方使用者,可谓简明医案的记载。为保持深宫秘验之原貌,处 方中辰砂、轻粉等,均予保留,剂量仍遵旧制。本书不仅适用于中医专业人士使用,对于广大中医爱 好者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也大有裨益。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第二版)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第二版)》由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组织全国中医老年医学专家共同编著。将所选珍贵典籍按内容分十大类,即专著类、养生类、医理证治类、医案类、医话类、方剂类,药物类、食疗类,针灸类及气功类。每类以书目为纲,朝年为序,逐一介绍其有关老年医学的精辟论述,重在节录条文,蔚为大观。可谓集古代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之大成。《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第二版)》可供征稽,可增阅历,可为临床实践借鉴。
中医英译思考与实践
《中医英译思考与实践》搜集了近三十多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医翻译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指导中医翻译有很大的价值。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以及相关书评等。作者都是在该领域内颇有经验的专家。相信《中医英译思考与实践》对读者在将中医翻译成英文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的结合医学人生——陈可冀院士英文论文选集(英文版)
陈可冀院士历年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精选英文论文100篇左右。按照"血瘀证与活血化瘀"、"老年医学"、"清代宫廷医学研究"、"医学人文"、"杂选"等将其发表的英文论文合集出版。陈可冀院士历年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精选英文论文100篇左右。按照"血瘀证与活血化瘀"、"老年医学"、"清代宫廷医学研究"、"医学人文"、"杂选"等将其发表的英文论文合集出版。
中成药家庭用药指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中成药家庭用药指南》是一套指导老百姓选购中成药的科普书。书中收载了以北京同会堂立品为代表的,国内名、特、优、新的中成药。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是《中成药家庭用药指南》的一个分册,全书详细叙述了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职感冒、咳嗽、哮喘、中暑等的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功能主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常凶病中成药家庭选用指导等方面的知识。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介绍了一些独到的中成药使用方法。
中医养生
中医的精华之一就是“治未病”,突出养生。《中医养生》全面概括中医养生的精华,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以偏概全,不搞绝对化,提倡防病于未然,提倡内外兼修,从起居养生,到按摩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导引养生、食疗养生,读者能从《中医养生》学到具体实用的中医养生知识。
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辨证标准及防治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主要证候辨证标准和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中医临床实践内容和规范等。该书作者权威,且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为平台,开展指南的发布、宣传和人员培训。
川芎嗪的化学、药理与临床应用(第2版)
川芎嗪是著名活血化瘀理气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近40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该书是作者从事活血化瘀药近60年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经验之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川芎嗪的化学研究、药代学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