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禄
陈恭禄( 1900~1966)著名历史学家, 中国近代史专家。1900年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为 镇江市 丹徒区) 高资镇。早年受业于青州知府 鲍心增。1916年,考入美国教会办的扬州 美汉中学。1921年考入 金陵大学,由化学而农科,后又入历史系学习。1926年毕业,获 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撰写《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这两本书填补了当时高等教育教学参考书的空白,深受欢迎。1928年开始任金陵大学历史系助教。1933年8月到 武汉大学任教,一年后任教授。在武汉大学主讲 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史研究(日本史、印度史)等课程。其间,于1934年完成了近60万字的巨著 《中国近代史》,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1936年重回金陵大学任教,由助教晋升为教授。抗战胜利后,继续在金陵大学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56年,发表了《对旧著的自我批评》一文,公开修正了过去的错误观点。1963年底,撰成《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对中国近代史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系统介绍、评价。曾任南京市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 南京历史学会理事。1966年10月8日病逝。主要著作有《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近代中国史料评论》、《曾国藩与海军》、《中国近代史》、 《中国通史》、《日本全史》、 《中国近百年史》、《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等。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2%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日本通史类著作。《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将日本两千多年的变迁历史,浓缩于短短的20万字中,对日本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社会演变等内容,其要言不烦,字字珠玑,是读者了解日本历史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
中国近代史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中国近代史》开篇从地理、自然环境出发,先概述了我国及周边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情况和生活特征,又从物产、思想、文学、科学、美术等方面对近代之前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梳理。《中国近代史》一书记述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涵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以来状况等几大主题,为中国近代史架构了基本的叙述轮廓。书中史料丰富,作者描写生动,给人以读章回小说的阅读酣畅之感。
日本简史(经典共读)
1人今日阅读
全书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详言日本地位;第二至六篇略叙日本民族由来、社会演进等;第七至二十四篇分述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政治政策、经济制度、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形。尤其关于中日邦交、蒙元征伐等内容,其叙述弥补了我国历史参考书的缺遗。此外,书中还对重点词句进行了标记,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一系列参考书目,以供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陈恭禄通史系列(套装共2册)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日本通史类著作。《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将日本两千多年的变迁历史,浓缩于短短的20万字中,对日本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社会演变等内容,其要言不烦,字字珠玑,是读者了解日本历史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重点阐述了印度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印度的社会变迁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读者了解印度文明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此外,书后还附有《印度大事年表》,以供读者参考研究之用。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近代史
1934年完成的《你一定爱读的中国近代史》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优选的一部专著,曾被选为代表民国时代优选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全书共19篇,约60万字,叙述起自晚清鸦片战争,迄于20世纪30年代初。跨越时间长,涵盖内容丰富,论断公允。其所论及领域极广,地理、民族、政治、经济、交通等。本书一书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时至今日,仍被公认为代表民国时代最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该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立立场和观点的著作。本书19章,近70万字,以叙述为主,分析辅之。本书根据近代以来发生的大事,分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以来状况等几大主题,为中国近代史架构了基本的叙述轮廓。尤为令人称道的是陈恭禄尝试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他认为“本书论断,著者非诋毁时人,或为之辩护,不过以公平之态度,说明其立场”,比如在讨论中外冲突及中外关系等问题时,“对于侵略之罪恶,决不为之稍讳”,但更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一味诋毁。由于本书持论公允,资料翔实,详略得当,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厚的中西资料基础、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性、可读性而备受赞誉,被誉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历史教科书之一。它代表了民国知识分子立场和最高学术水准。该书起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于北伐成功之后的1930年,系统叙述并评议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陈恭禄先生在撰写过程中既重视史料的准确性,又兼顾分析的深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断。他并未将历史事件简单地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主义观念,而是从更复杂的角度探讨了中外政教差异、农民运动、革命与封建思想的关系等多个层面。
中国近百年史
《中国近百年史》是历史学家陈恭禄的代表作,全书详细叙述了自道光初年至民国早期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该书内容涵盖内政、外交、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方面,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等重要历史事件均有专门论述。作者运用大量史料,结合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清晰的历史画卷。该书语言简洁明了,叙事性强,是了解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家陈恭禄的代表作,全书详细描绘了中国从晚清鸦片战争至20世纪30年代初的历史演变。该书以其详尽的叙述、公允的论断和广泛的领域覆盖,成为代表民国时代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陈恭禄在书中广泛涉猎中外文献档案,运用大量第一手史料,深入剖析了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的内在逻辑和深远影响,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立体丰满的历史画卷。该书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了解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中国近百年史
《中国近百年史》由陈恭禄所著,是一部洞察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佳作。全书从鸦片战争的硝烟开篇,详述太平天国兴衰、咸丰朝外交局势,再到甲午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至民国的内政外交。作者以详实史料、严谨笔触,勾勒出近百年间,中国在列强环伺下的艰难挣扎,以及各界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生动呈现了从沉沦到觉醒、奋进的曲折历程,是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典籍 。
简明日本史
《简明日本史》分为上下两卷,共二十四篇。《简明日本书》第一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此外,《简明日本史》还罗列了一系列参考书目,以供读者进行研究参考之用。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印度通史类著作。《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共分二十七篇,自印度国家、民族、文化的孕育形成,到印度近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将印度这一文明古国四千多年的历史,浓缩于短短的20万字中。《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重点阐述了印度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印度的社会变迁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读者了解印度文明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此外,书后还附有《印度大事年表》,以供读者参考研究之用。
中国通史(套装上下册)
《中国通史(上下)》是陈恭禄先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曾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陈恭禄先生学兼中西,这部《中国通史》提纲挈领、举重若轻,以自己的视角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疆域、人口、经济、民族、思想、宗教、艺术方方面面的繁复演变作了清晰梳理和深刻分析。 全书共60篇,70余万字,由史前写至清代,是一部持论公允、史料丰富、详略得当的中国通史著作。本书前20篇从史前写至三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出版,为当时高校通用教材;后40篇系根据陈恭禄先生的遗稿整理而成。
日本全史
《日本全史》全书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民国学术文化丛书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日本全史》分为上下两卷,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此外,书中还胪列了一系列参考书目,以供读者进行研究参考之用。
中国近代史(套装全2册)国学基础入门书 百科传统文化 近代历史文化文物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畅销书籍
《中国近代史(全二册)》是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先生自幼饱读诗书,1921年考入金陵大学,先是主攻化学,不久转入农学,最后进入历史系。先生博闻强记,潜心阅读中外史料,把近代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视野里去观察。鉴于当时社会上流布的中国近代史书参差不齐,1926年陈先生萌生撰述近代国史的念头,历时8年(1934年)《中国近代史》成稿,叙述了自鸦片战争至1930年代初的中国历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陈恭禄先生的这部作品既重史料,又兼分析,形成论断。该作品具备雄厚的中西资料基础和开阔的视野,信息丰富,知识性强,可读性强。历史是很好的老师,历经80余年再次修汀出版陈恭禄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史料价值。
中国通史(精装珍藏版)
本书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曾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全书共60篇,由史前写至清代,是一部持论公允、史料丰富、详略得当的中国通史著作,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疆域、人口、经济、民族、思想、宗教、艺术方方面面的繁复演变做了清晰梳理和深刻分析,是了解我国历史的经典之作。此次做精装出版,具有实用意义和收藏价值。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20世纪60年代初,陈恭禄先生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介绍”选修课,因无教本,遂自编讲义,后经数年修改,并充实内容,成为文稿,定名为《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史史料,如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等,并评论它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地方志和典章制度等。其分析利用史料的基本学术方法、精深的史料辨伪功夫,今日看来仍不失大家风范。为使陈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学方法惠泽当今学人,我们将这部自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后即无再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说》重新编辑出版。
陈恭禄史学论文集
《陈恭禄史学论文集》分论文、书评、序言、演讲与时论、论辩五个专题,系统收录陈恭禄此前未曾出版过的文章,每个专题内按时间先后排序,收罗广泛,展现了陈氏史学全貌。
印度通史大纲
《印度通史大纲》共二十七篇,一、二篇叙述印度名称的由来,地理形势的影响及其史料与民族;第三至十篇,叙述印人的印度时代;第十一至十九篇,叙述回人的印度时代;第二十至二十七篇,叙述英人统治印度的时代。此外,书后附录《印度大事年表》以供读者参考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