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后乡土中国
1人今日阅读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后乡土中国”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
1人今日阅读
陆益龙,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
转型中国的纠纷与秩序: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本书以纠纷解决与秩序构建为逻辑主线,围绕着社会转型期中国基层社会的矛盾纠纷的现实状态、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以及影响选择的因素三个方面,对转型与纠纷、意识与纠纷、纠纷与行动、结构与建构、法律与社会等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经验分析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论、矛盾纠纷成因非转型性论、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与权威化并存论,以及法律意识工具化和功利化论。本书内容为法社会学研究拓展了新领域,为矛盾纠纷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同时也为纠纷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理论参考。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该书在理论上传承和发展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理论,以及中国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传统,从社会转型、社会行动、系统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视角,考察和探讨了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问题、趋势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在方法上,本书把对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分析与典型个案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经验的相互补充和印证。本书提出的基本理论是: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后乡土中国已经来临。后乡土中国的乡土性与传统乡土社会在结构上有了较大变迁,其突出的特征是结构上的双二元化以及边缘化趋势。新农村建设问题实质就是农村发展问题,多元的城市化道路和发展模式可能是后乡土中国的理想选择。
纠纷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学文库)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均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诸问题会在社会生活中显现,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构建和谐美好社会,需要正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并对这些问题加以系统考察和科学研究。 本书从法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动态监测和个案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矛盾纠纷及其治理问题,并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探讨了纠纷风险的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治水:环境社会学视角
该书是一部关于水治理的社会学研究,它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治理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经验考察,尤其注重考查水环境治理、水权交易、水环境问题及纠纷、水灾害等相关的社会性因素及其解决办法,并提出了节水型社会的制度设想。主要内容涉及水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反思、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制度建设、水库移民问题、水利扶贫、河长制、地下水问题、水环境问题及纠纷解决机制等。作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治水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和经验考察。其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意义。
百姓民生:百村调查报告
本书运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千人百村”调查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百姓民生状况,从基层视角和农民主体角度反映了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问题,围绕教育、医疗和养老三个焦点问题,以及与乡村社会治理和秩序密切相关的基层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等,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解读。 如果仅从时间维度看,“千人百村”调查似乎时效性不强;但要是换个角度看,则有另一层和更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亦即历史的价值和参照比较的意义。该项调查数据的独到价值在于,调查样本严格按照随机抽样原理抽选出来,被访者严格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问卷访谈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大学生用规范方法所做。本书既提供了乡村民生发展及基层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也回溯并再现了一个观照和关心百姓民生的时代的主要特征。
终结贫困:乡村脱贫的中国经验
本书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乡村脱贫攻坚的历史和扶贫脱贫经验,探讨了乡村扶贫脱贫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在讲好乡村扶贫脱贫中国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 研究既再现了乡村扶贫脱贫的实践过程,回顾了乡村扶贫脱贫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概括了乡村脱贫的一般规律,也致力于探索巩固脱贫成效的路径,展望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乡村巨变提供一个特别窗口。 本书的特点是用社会学范式讲述乡村扶贫脱贫的中国故事。在观察乡村贫困问题、分析乡村贫困发生机理、探讨乡村扶贫脱贫机制、总结乡村贫困治理经验、概括乡村扶贫脱贫模式、提出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主张时,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振兴研究也是农村社会学、“三农”问题研究的前沿领域。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梳理了中国社会学关于乡村治理、建设、发展和振兴方面的重要理论,包括平民教育、乡村建设、社区功能、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等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研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及实践的具体问题开展了探讨,并结合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提出了社会学角度的理论思考。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大社会实践,本书试图分析有关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和实质内涵,探讨不同理论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脉络,深入讨论乡村振兴实践的具体问题,为顺利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思考。
走向善治: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本书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未来乡村及乡村治理的想象和思考。主要内容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未来,以及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所需的制度支撑;乡村治理的未来走向,以及未来乡村治理的合理体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等。 本书还探讨了有关国家公园社区、乡村土地流转、人户分离现象、开发区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等问题。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既是将乡村治理研究具象化、经验化,即从现实经验出发去探讨乡村治理;也是为揭示乡村治理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未来乡村达到善治的多种途径。 立足于经验研究,注重客观理性和学理性分析,基于社会事实和社会转型内在规律,从社会学视角对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大方向做出判断和把握,这是本书研究的重要特点。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三版)(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
本书根据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课程建设与实际教学的需要,对《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进行了精心的改写和简化,压缩了篇幅和内容,使结构安排合理精练。同原书相比,精编版缩减了一半篇幅,但充分保留了《社会学概论新修》的基本特色——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注意吸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中国社会变化的实际。根据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的介绍等等。本书更具有通用性、普及性,更加适合非社会学专业的教学及各界人士使用。
定性社会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方法。本着找回定性研究之传统、发展定性研究之方法两个基本宗旨,《定性社会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定性社会研究方法。书中以定性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为基础,从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具体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完整地勾勒出定性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注重经典研究和实际应用是《定性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对定性研究中不同理论范式和方法的剖析,结合了对社会学人类学中的一些经典研究的回顾,因而也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运用定性方法来构建社会理论。
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陆益龙编著的,内容简介:户籍制度研究的意义、户籍制度研究的目标、户籍制度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假设和结构安排、中国户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49年以前等。
法律与社会
2002年10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和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讨会上就法社会学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研讨,同时,也实现了我国法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首次面对面的学术对话。本书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关于规则的研究”惧了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法律作为规则在中国的实施状况;第二篇“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法律”分章论述了“市民生活中的法律”、“调解、文化与治理”、“非诉讼调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篇“法律意识与权利研究”由一篇海外学者论文与一篇本土学者论文构成,提供了一个比较的视角;第四篇“中国的法治化研究”,作者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可能途径。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政治经济变迁史及现状的著作。以社会经济史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人的口述史材料以及实地田野调查资料,对小岗村5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变迁过程进行回溯和反思。 在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及当下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运动等方面,书中都从宏观制度背景和微观实际行动两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反观和探讨。通过对小岗村“大包干”前前后后历史及变迁过程的梳理和反思,提出了一个大胆理论命题:运动型的嵌入性政治是对村落经济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小岗村的经验留给人们的启示是:旨在改造乡土社会的理想是不能通过政治运动来实现的,政治的过度进入或嵌入化,往往可能破坏乡土社会自身的自主机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政治力量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向农民提供帮助、向农村投资。 注重事实与理论、科学分析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本书将为读者重新认识小岗村“大包干”和农村改革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
暂无简介
超越户口
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问题。其中包括:从正义论视角剖析了现行户籍制度与普遍正义原则之间的距离;从实证资料中分析了户籍制度对整个社会整合的影响;从户籍立法的角度探讨了作为一项社会管理制度的户籍制度的改革方向、路径和策略问题;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均衡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建构公民身份制作为户籍改革目标的理论设想。
中国历代礼仪文化丛书
暂无简介
流动产权的界定
本书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了水资源保护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在分析水资源的流动性、共有性、稀缺性和脆弱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本书提出集体行动、再分配的水利体制可能是导致或加剧水资源问题恶化的原因,要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工程导向的水利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产权制度、市场、信息、组织、规则和政府等几个方面完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机制。
农村社会学(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本书立足于中国经验,以中国农村的社会事实为依据,系统介绍和阐述了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基于对农村社会学前沿动态的把握并结合已有研究,作者重点从村落与农村社区、农民及其社会特征、农村社会关系与网络、农村社会的组织、农业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与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乡土文化与农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问题及应对方式以及农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等方面,提炼出基本概念、梳理了理论脉络、阐述了立场观点。 本书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为学习和研究农村社会学提供了一种体系框架,因而可作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亦可用作研究或实际工作的参考用书。
嵌入性适应模式
《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一部关于韩国华侨文化和生活方式变迁的著作。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方法。收集了有关韩国华侨的宏观背景资料和微观生活素材。基于这些经验材料,系统探讨和检视了海外华人华侨研究的相关理论,如文化同化理论、民族经济聚集区理论以及文化多元化理论等。 通过对韩国华侨的居住格局、民族与文化认同、职业获得、社会网络、社会行动以及未来趋势的经验考察,归纳出了嵌入式移民适应模式理论。认为韩国华侨所选择的适应模式既非同化模式亦非聚集模式,而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嵌入式适应模式,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韩国社会的排斥;二是来自自身的文化传统。